天天看點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作者:草根練劍

摘自網絡;作者 雷頤: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1840年,鴉片戰争打開了中國國門。13年後的1853年,鄰國日本也被迫“開國”。此後,日本依靠明治維新快速崛起,而中國居然從中起了推動的作用。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1853年7月8日,四艘黑色外國巨艦突然出現在鎖國已久的日本江戶灣水面。這是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裡準将率領的4艘軍艦組成的艦隊,此行使命是将美國總統要求日本開國的信交給日本政府。

佩理得到指令,如果日本最後拒絕,可以使用武力迫使日本開國。

這是日本曆史上的劃時代的事件,由此,日本被迫開國,進而維新,大踏步邁入“現代國家”。在日本的開國和維新過程中,恰恰是中國起了西方了解日本、日本了解西方這種雙向互動的視窗、中介作用。

這種視窗和中介作用,對日本的開國和維新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

鴉片戰争讓日本覺醒

佩裡艦隊出現在日本海面的1853年畢竟不是“馬禮遜号”被日本炮擊的1837年,這16年間發生了一件震撼日本的大事,即中國的鴉片戰争。

日本聽說比它強大得多、先進得多、一直是它景仰、學習對象的中國,在鴉片戰争中居然被小小島國英國打敗、被迫打開大門的消息,不得不震驚異常。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鴉片戰争爆發

日本朝野有識之士想方設法,通過種種管道擷取中國鴉片戰争的情報。

雖然長期閉關鎖國,但日本一直注重海外情報搜集,規定長崎港的中國和荷蘭商人必須向長崎地方最高官員報告海外消息,這種報告被稱為“風說書”。

中國鴉片戰争的消息,最初就是通過風說書傳到日本的。日本将鴉片稱為“阿片”,有關鴉片的風說書就被稱為“阿片風說書”。

這些風說書屬于官方秘密檔案,由長崎地方官上交幕府,隻有幕府進階官員才能閱讀。

但阿片風說書的内容還是通過種種管道,傳到民間。日本朝野,此時急迫了解中國鴉片戰争的情形,盡量搜集有關情報。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虎門銷煙

日本對中國鴉片戰争的一個直接的制度性反應是1841年放寬了《異國船隻驅逐令》,規定如果外國船隻提出要求,地方官可提供燃料、淡水和食品。

1842年,日本正式廢除《異國船隻驅逐令》。

2

一本被中國禁止的書

對日本影響至大至深、起到震撼作用的,則是魏源受林則徐之托編撰的《海國圖志》。

1839年底,林則徐組織翻譯英國人慕瑞1836年在倫敦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譯名為《四洲志》。

此書介紹了關于世界幾大洲的新知,對近代中國“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

同時,為了克敵制勝,林則徐還組織編譯了有關西方近代船艦、火炮的資料,有“師夷”仿造之意。作為高官,林則徐深谙國情,知道此書如果出版将會遭到嚴批,是以未将《四洲志》付梓。

可是此書仍傳了出去,受到責難。但林則徐已經感到中國将面臨一個全新的敵人,必須了解這個敵人、了解世界,并“師夷長技”,最後才能戰而勝之。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本用以中國看世界的《海國圖志》

1841年夏秋,已被革職遣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路過鎮江,與好友魏源同宿一室,對榻暢談。林則徐将《四洲志》等編譯的有關外夷資料交給魏源,囑其編撰成書。

魏源不負重托,于《南京條約》訂立後不久整理成《海國圖志》于1842年出版。

《海國圖志》對世界五大洲和許多國家的曆史、政治、地理、經濟、宗教、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況作了詳細的介紹。魏源在叙言中開篇就說:“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而作。”

以夷攻夷,就要了解各夷、即了解世界,才能利用諸夷之間的沖突、讓其互相進攻;以夷款夷,就是利用諸夷之間的沖突來維持和局,其中重要一點就是中國應與各夷通商,使有關各夷為了自己利益而彼此牽制,達到息兵休戰的目的;師夷長技,就是指學習、仿制夷之先進武器。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林則徐視察澳門

兩國交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敵人武器強于己方,自己一定要千方百計學習、仿制,這本是常識,但在當時的中國,這卻是萬不可行的罪過。

林則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壓力,及至魏源提出“師夷長技”,受到的抨擊更為猛烈,群情洶洶,指責其為“潰夷夏之防”、“以夏變夷”、為“倡亂之階”……當時即有人說“舉世諱言之,一魏默深獨能著書詳求其說,已犯諸公之忌”。很快,此書被禁。

3

禁書傳入日本,命運大不同

1851年,《海國圖志》傳入日本,傳入數量極少,隻有幾本。由于在介紹歐美各國時必然要提到有的國家信天主教、基督教,雖然有關内容非常少,但因幕府嚴厲禁教,此書被禁。

1854年,日本被迫開國,對世界茫然無知的日本急切需要了解世界,此書成為不二之選,随即解禁,幕府要求各級官員熟讀。這本書強烈震撼了日本,到1856年各種版本就達23種之多。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江戶時期的日本閉關鎖國

面對西方列強侵略,是“鎖國攘夷”還是“開國攘夷”,在日本國内也有激烈争論。《海國圖志》對世界大勢的介紹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點,使“開國攘夷”成為主導性意見。

所謂“開國攘夷”,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翻版。

佐久間象山是開國攘夷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讀魏源的《聖武記》時就激動地寫道:“嗚呼!予與魏,各生異域不相識姓名,感時著言,同在是歲。而其所見,亦有暗合者,一何奇也。真可謂海外同志矣。”

《海國圖志》解禁後,他更是認真閱讀,寫了大量讀書筆記。他開設了“象山書院”,《海國圖志》是指定重點讀物,培養了吉田松陰等一批開國攘夷的志士。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明治維新的胎動之地:松下村塾

而吉田松陰後來主持“松下村塾”,《海國圖志》也是指定重點讀物。

在吉田松陰主持松下村塾才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卻培養出了明治維新的風雲人物高杉晉作、久坂玄瑞、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井上馨、前原一誠等。

4

禁書在革新後仍有用

明治維新後,新政府邀橫井小楠擔任“參與”之職,參與權力中樞。在新政府的上司人中,因他年歲最高、且有改革實踐經驗,是以他的建議多被采納,對明治政府的改革大有貢獻。

但最初,他卻是贊同、主張“鎖國攘夷”,正是在認真閱讀《海國圖志》後,才一轉而變為堅決的開國論者。他不僅主張使用、仿制西方武器,還主張學習其政治制度。

由于日本是被美國打開大門,是以《海國圖志》中的“美國篇”引起日本思想家的格外重視。

橋本左内是幕末著名志士,《海國圖志》解禁後,他認真閱讀并向他人推薦,對美國和英國部分尤其用心。

得益于書中有關美國、英國的介紹,他的思想超越其他開國攘夷論者之處在于,他不僅主張仿制西洋武器,而且強調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是以商立國,強調商業、貿易的重要性。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武士

他還介紹分析了外貿中出口與進口關系,提出不僅出口有利于本國、而且進口也有利于本國。尤其難能可貴、甚至超越時代地提出與外國人交易不僅限于物品交易,“智慧之交易更為重要”。

“智慧之交易”就是知識、思想的交流。并且,他還破天荒提出應以“選舉之法”來選拔、作用官員。

從1854年解禁到1868年明治維新的十幾年中,《海國圖志》起了巨大的啟蒙作用,正如梁啟超1902年在日本寫作的《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所說:“魏氏又好言經世之術,為《海國圖志》,獎勵國民對外之觀念。此書在今日,不過束閣覆瓿之價值。”

然日本之平象山(即佐久間象山)、吉田松陰、西鄉隆盛輩,皆為此書所激刺,間接以演尊攘維新之活劇。

有感于此書在中日兩國命運、作用的大不相同,梁氏緊接此句寫道:“不龜手之藥一也,或以霸,或不免于洴澼絖,豈不然哉!”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複古”诏書,标志明治維新的開始。

一本中國禁書,為何成為日本強國的秘籍?

王政複古是明治維新的一個高潮

《海國圖志》原來是為了打開中國人的眼睛,使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初級啟蒙讀物,但卻被當時的中國拒絕,無意中啟蒙了日本人,對明治維新起到催化作用。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富國強兵道路,反過來一次次侵略中國。

未能成形的“中國知識”,意外成為“日本經驗”,此為清政府的悲哀。

當變革走到某個階段時,巨大的阻力就會出現。甲午戰争前的晚清正是這一現象的注腳,在四十年了解世界、學習西方的“洋務運動”之後,大清國的改革開始出現停滞和倒退。

——群眾越來越排外

随着洋教的傳入,義和團、紅燈照等民間團體紛紛興起,捍衛本土文化和傳統意識,“扶清滅洋”,清廷也覺得“民氣可用”、“上下一心”。

——官府越來越自信

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宗旨下,晚清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以富國強兵,練西洋式的軍隊,買了軍艦,修了鐵路,創造了中國工業史上多個第一,自覺腰杆硬了起來,決心讓英日德等列強看到大清的國力,最終在甲午年和庚子年兩場戰争中,大國夢被無情的擊碎。

——上層越來越擔心

一直以來,洋務運動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宗旨,然而,經曆了戊戌變法的動蕩後,從太後到士紳都意識到西方傳入的不僅是器物的繁榮,還有制度的影響。當不可變的“祖宗家法”遇到了大危機時,執政者更加傾向于走回頭路。

而處在風口浪尖的清末改革派,知名學者雷頤在《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中揭示了他們的處境:既要維新,又要做事,還要自保,更要背鍋。

晚清争議最大,但也最務實、最有手腕的人,當屬“東方俾斯麥”李鴻章莫屬,他既能清醒的看到曆史大趨勢:學習西方和繼續改革;又能現實的看到當時的小趨勢:改革的艱難和危險。然而,就是在變革的困境下,他将圓熟老練的生存智慧用到了極緻,洞察形勢、權力與秘密的關系,并深入利用。

——既要維新,該抓權就抓權,能抗旨時就抗旨,能鑽空子就鑽孔子,對維新派明抓暗保。

——又要做事,遇到紅燈繞路走,修鐵路、架電線、派留學生……推着中國走上了現代化程序。

——還要自保,一面聖人言,一面厚黑術,等待下一次“倒逼變革”時機的到來。

雷頤老師是當代研究近代史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在其《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1900:中國切片》《帝國的覆滅》清末三部曲以及《不讓歲月空流逝 | 雷頤讀史筆記》中,對晚清覆滅史中的政治、社會和經濟邏輯,晚清改革派的生存處境,上司者在大動蕩中的通權達變和權術手腕,都生動畢現,更是入骨三分的揭示了中國政治語境中的權力秘密。

雷頤先生是國内清末史研究“第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