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作者:沒有八卦會殺死星星

之前談過也許是全國最大膽也最“叛逆”的高中——甯波惠貞進階中學。

那裡有巨大的“空中森林”,含氧量十足的空中氧吧可以給重度用腦的孩子們及時補充能量。

當身處一個柔軟舒适的自然環境中時,身心的愉悅和放松是繁重學業最好的強心劑。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其實類似惠貞進階中學這樣的校園改造項目在深圳這個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裡已經有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突破了。

2017年啟動的深圳新校園行動計劃是為了解決高密度大城市深圳福田區學位之痛的問題而進行的一次讓校園與自然和城市共處的積極探索。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該計劃總共有29個校園建設和改造項目,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多所學校投入了使用。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面對可能幾倍于原校區的擴建需求和現實存在的土地稀缺問題,新沙國小主持建築師謝菁認為:“高密度不等于我們要犧牲掉空間的品質。”

尤其對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國小生來說,高密度絕對不能給孩子們造成空間上的逼仄感和緊張感。

紅嶺實驗國小是深圳新校園行動計劃的重要起點。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從解決學位問題的實際效果上來看,紅嶺國小從原先的24個班擴充到了36個班,總建築面積達到了傳統學校的三至四倍。

用垂直疊加的混合模式最大程度上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在綜合評估、規劃建築高度和密度的基礎上,實作了空中環形跑道和運動場的建設需求。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一改傳統學校走廊狹窄、教室相隔很近的空間緊密感,紅嶺國小教室之間有足夠大的公共空間可供孩子們放松、休閑。

很多孩子放學以後都不願離開校園,他們在校園裡玩耍嬉戲,盡情享受這從外到内的空間解放與心情放飛。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有許多家長笑言,這個學校最大的問題是孩子們不願意回家。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從鳥瞰圖來看呈現出“S”型的新沙國小,“S

”的兩個彎一面朝向校内的樓梯,一面朝向校外的風景。

坐在教室裡,校外的風景也可以盡收眼底。

開闊的大平台把一樓覆寫住,像是給教學樓穿上了一條裙子。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體育館、多功能廳和圖書館等空間較大的場所因為整體擡高的樓層而變為了可能。

平台與平台之間是互動交流設施,庭院裡的山丘設計極大地豐富了孩子用肢體感覺世界的趣味性。

去年才投入使用的福田中學原本被稱為“高密度之王”。地處深圳福田區的中心位置,改造工程要把原先3萬平米的校園擴建4倍。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除了最常用的擡高樓層的改造方法,為了友善校園内部的縱向交通,在5至7層插入了快捷通道,把三棟教學樓連成一個整體。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在一位開明的校長的倡導下,福田中學突破了原有校園封閉的建設思路,把所有公共設施建在臨街的一側。

一條天橋連接配接起公園和學校,學校可以和周邊共享設施資源。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新沙國小也有類似的理念,這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最底層是共享給街道的騎樓空間,也是孩子們放學以後休閑、寫作業和交流的空間。

筆架山中學把操場溢出,在放學後或者節假日開放給社群使用。

探究式體驗學習既是世界教育的潮流也是校園建築空間變革的前提。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這些拓展探究體驗學習的空間已經漸漸成為學生們的生活、成長和學習的夥伴。

而因為這些“夥伴”的存在,學習正在從教室之内拓展到整個校園乃至周邊的公共區域。

學習本就不應該被限制于那一間小屋子裡和那一張小黑闆上,學習需要溝通交流,需要沉浸體驗,需要銳意探索,而不斷改革和拓展的校園空間,給這樣的探究體驗學習提供了無限可能。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當學校真正成為學習、交流和探索的聖地,當校園内外都彌漫着自由、舒适、清新的學習氛圍,那學習就會自然生發,茁壯成長,孩子們也可以真正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和成長的快樂。

拓空間、無圍牆、促探索,校園空間變革讓學習自然生長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願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碼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誼,您的支援就是我每日更新的最大動力與溫暖鼓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