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作者:外向藝術家v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無數武俠小說愛好者。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世界,曆曆在目,情節精彩絕倫,人物性格鮮明立體。然而,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大多以宋元明清為背景,唯獨缺少了盛唐時期的江湖故事。這令人費解,因為唐朝可謂是中華文明的黃金時代,文治武功,無所不備。武林高手輩出,俠士遍布江湖,這樣的時代背景豈不是最适合書寫江湖傳奇?為什麼金庸先生卻對這個時代避而遠之?是出于某種特殊的原因,還是有什麼隐情我們所不知曉?讓我們一探究竟。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金庸對唐朝的獨特情懷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金庸先生自小生活在浙江鄉村,祖上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周伯英是位教師,母親亦是教書匠,家中書籍遍布,金庸從小就酷愛讀書。尤其是那些記載唐朝盛世的典籍,更是讓他如癡如醉。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那個時候,金庸最喜歡讀的就是《舊唐書》和《新唐書》。這兩部巨著詳細記載了唐朝的興衰曆程,從太宗文皇帝一手締造的大唐盛世,到後期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的動蕩時期,書中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一股滄桑氣息。金庸讀來如癡如狂,對唐朝的曆史了如指掌。

除了史書,金庸也酷愛唐詩。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哀思懷古、白居易的清新俊逸,無不讓他心馳神往。他甚至将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這句詩銘記于心,視為人生座右銘。可見金庸對唐朝文化的熱愛程度。

長大後,金庸考入武漢大學西語系,主修英語。他的導師是著名學者吳宓,曾在劍橋大學留學多年。在吳宓的影響下,金庸對唐朝史更加着迷,他的畢業論文就是研究唐朝的東宮太子繼承制度。論文獲得了導師的高度贊賞,為金庸日後在劍橋大學攻讀曆史學博士奠定了基礎。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離開母校後,金庸先後在《大公報》和《新晚報》任職。雖然工作繁忙,但他從未放棄對唐朝曆史的鑽研。在香港的日子裡,他經常到大學圖書館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唐朝的知識。可以說,金庸對唐朝文化有着獨特而深厚的情懷。

唐朝時期的武林江湖世界

唐朝可謂是中國武林文化的孕育期。在這個文治武功并重的盛世,各種國術門派開始在全國各地悄然崛起,武林高手輩出,俠士遍布江湖。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最著名的當屬河南嵩山少林寺。早在北魏時期,佛教就在嵩山小有滲透,到了唐朝,少林寺已成為天下第一大叢林。寺中僧人除了修習佛法外,還專研國術,以鍛煉身心。少林國術以"内家拳"為主,講究氣沉丹田、意守後腦,動靜之間,陰陽并濟。少林寺的武功日益精進,門下高手如雨後春筍,聲威遠播。

除了少林寺,另一大武林重鎮就是河北的峨嵋山。峨嵋派武功以"内家劍"為主,劍法精湛絕倫,堪稱天下第一。峨嵋女俠們不但武功高強,且多才多藝,有詩書畫之雅,有俠義豪情,可謂才貌雙全。

再有一股武林力量就是江湖上的遊俠。他們四處漂泊,行俠仗義,時常與官府唱反調。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虬髯客和李靖,他們與紅拂女并稱為"風塵三俠"。虬髯客本是個武林高手,後來因為一次冤案入獄,在獄中留下了虬須,從此得了"虬髯客"這個綽号。李靖則是一位武藝超群的将軍,曾在黃巢起義時立下赫赫戰功。至于紅拂女,她是一位俠女,手持紅羽毛扇,身手不凡。三人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聞名遐迩。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除了這些正派武林門戶,唐朝時期還有一些邪門歪道。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全真教,全真教主張"内丹術",修煉成仙,教中高手擅長一些陰邪狠辣的功夫,如"五雷咒"、"伏魔杖法"等。全真教在河南嵩山一帶頗有勢力,與少林寺時有龃龉。

總的來說,唐朝時期的武林門戶已經初具雛形,各派高手英雄輩出,俠士遍布江湖,形成了一股獨特的武林文化和習俗。這為後世的武俠小說奠定了豐富的曆史底蘊。

金庸筆下的唐朝英雄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雖然金庸先生沒有專門以唐朝為背景寫過武俠小說,但在他的作品中,卻時有唐朝英雄的身影一閃而過。這些英雄形象或許隻是一筆帶過,卻也足以讓我們窺見金庸對唐代俠士的獨特設想。

最著名的當屬《神雕俠侶》中的虬髯客。這位武林高手本是個遊俠,因一次冤案入獄,在獄中留下了虬須,從此得了"虬髯客"這個綽号。小說中寫道,虬髯客"生于唐朝,武藝高強,是當世第一好手"。他與李靖、紅拂女并稱為"風塵三俠",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聞名遐迩。

金庸對虬髯客的描寫,無疑是借鑒了唐朝杜光庭的《虬髯客傳》。不過在金庸筆下,虬髯客的形象更加英武不凡。他不但武功卓絕,而且"為人正直爽率,決不徇私舞弊"。當年他被冤入獄,也是由于堅持正義、不願僞造口供。這種俠義精神,正是金庸對唐朝英雄的了解和诠釋。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另一位唐朝英雄就是李靖了。李靖原是一名武藝超群的将軍,曾在黃巢起義時立下赫赫戰功。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寫到,李靖"生于唐朝,武藝高強,是當世第一好手"。他與虬髯客并列為"天下第一、第二高手"。不過可惜的是,金庸對李靖的描寫就止于此,未能展開太多筆墨。

再有一位就是紅拂女了。她是一位俠女,手持紅羽毛扇,身手不凡。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寫到,紅拂女"生于唐朝,是當世第三高手"。她與虬髯客、李靖并稱"風塵三俠",在江湖上行俠仗義,是唐朝時期的傳奇人物。

從金庸對這三位唐朝英雄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唐代俠士的基本設想。首先,他們都是武功高強的一代宗師,足以稱雄武林。其次,他們都懷有俠義之心,行俠仗義,維護正義。再次,他們都是遊俠好漢,漂泊江湖,不事權貴。可以說,這正是金庸對唐朝英雄形象的理想化寫照。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當然,除了這三位,金庸筆下還有其他唐朝英雄的身影,比如《射雕英雄傳》中的"鐵絲大師"鐵家老人。不過他們的描寫就更加簡略了,難以一一道來。但從有限的描寫中,我們仍可看出金庸對唐朝英雄的基本設計思路。

假如金庸真的動筆寫一部以唐朝為背景的武俠小說,相信他一定會為這些英雄人物注入更多的個性和故事情節,使他們的形象更加鮮活立體。那将是一部多麼精彩絕倫的武俠佳作啊!可惜這一切隻能留作遺憾了。

金庸避開唐朝的深層原因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雖然金庸先生對唐朝文化有着獨特而深厚的情懷,但他最終還是沒有以唐朝為背景創作武俠小說。這背後必然有着某些深層的原因。

首先,金庸對唐代社會生活習俗的了解還存在一些盲區。他自己就曾坦言,寫曆史小說時需要對"吃飯怎麼吃法、穿衣服怎麼穿法、做什麼車、騎馬怎麼樣、屋子結構怎麼樣、床怎麼樣"等細節有透徹的把握。而對于距離自己太過遙遠的唐代,這些生活細節往往難以完全掌握。

金庸一生潛心研究的是明清時期的社會風俗,對于唐代的生活方式缺乏深入的體會。他擔心寫不出唐人的真實生活面貌,反而會給讀者一種生硬和做作的感覺。正如他自己所說,越是早期的朝代,年代越遠,考證的難度就越大。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其次,金庸對于寫作唐代故事心有餘而力不足。唐朝這個時代已經留下了太多經典之作,如《隋唐演義》、《說唐全傳》、《唐傳奇》等,光是虬髯客、李靖、紅拂女這些人物的傳奇故事就已經被寫得繪聲繪色、栩栩如生了。

金庸深知自己的文學才華有限,難以超越這些前人的經典描寫。他曾說過,自己寫三國故事肯定比不上《三國演義》,是以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對于唐代故事來說,金庸同樣心有戚戚焉。

再者,金庸對于唐代社會的某些特質也存有疑慮。比如唐朝是一個門閥士族社會,與金庸所熟悉的鄉紳地主社會有着較大差異。金庸擔心寫作時會不自覺地帶入了自己的生活體驗,使得唐代社會的描寫出現偏差。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此外,金庸還對日本文學中唐風色彩頗有微詞。他認為日本武士道小說中的技擊遠沒有中國武俠的多樣性。如果寫唐代故事,難免會受到日本文學的影響,使得作品"日化"。這是金庸所不願見到的。

最後,金庸對于寫作唐代故事缺乏足夠的動力和熱情。相比之下,他更喜歡書寫一些動蕩年代的故事,如宋蒙戰争、明清易代等,因為這些亂世會孕育出更多的英雄人物和曲折離奇的命運。而唐朝這個相對穩定的盛世,反而難以激發他的創作靈感。

總的來說,金庸避開唐朝背景的深層原因,既有對唐代社會生活缺乏全面把握的客觀因素,也有對前人經典作品心有戚戚的主觀因素,還有對唐代社會某些特質存有疑慮的個人原因。這些綜合因素最終導緻了金庸沒有以唐朝為背景創作武俠小說。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金庸武俠精神的延續

雖然金庸先生沒有以唐朝為背景創作武俠小說,但他筆下那種俠義精神、反抗暴政的英雄氣概,卻與唐代遊俠們的風骨不謀而合。可以說,金庸武俠精神實際上是對唐朝俠士傳統的一種延續和發揚。

回顧唐代那些遊俠好漢,他們大多懷有反骨,敢于直言進谏,甚至公然與朝廷對抗。比如虬髯客,就因一次冤案入獄,在獄中留下虬須,成為"虬髯客"。他本是一代武林高手,卻因不願僞造口供而遭牢獄之災,可見其俠義操守。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再如李靖,他本是一名将軍,曾在黃巢起義時立下赫赫戰功。但後來因直言進谏而遭貶谪,最終成了一名遊俠。紅拂女更是一位俠女,手持紅羽毛扇,行俠仗義,與虬髯客、李靖并稱"風塵三俠"。

這些唐代遊俠們敢于反抗暴政,維護正義,正是金庸筆下人物的寫照。比如郭靖、楊過、張無忌等,都是那種仗義執言、反抗暴政的俠士形象。他們雖身處亂世,卻從不放棄正義和良知。

除了俠義精神,金庸筆下的武林人物還有一種獨特的江湖氣質,這同樣可以從唐代遊俠身上找到影子。唐代那些遊俠漂泊江湖,行俠仗義,與官府唱反調,正是一種徹底的江湖人生。

金庸為什麼沒有以唐朝為曆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呢?

金庸筆下的人物也是如此,他們大多在江湖中遊走,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如郭靖黃蓉夫妻就是典型的江湖人家,他們雖有門派根基,卻也常年在外漂泊。楊過、張無忌等更是徹底的江湖浪子。

可以說,金庸武俠小說中那種反骨的俠義精神,自由自在的江湖氣質,都與唐代遊俠們有着内在的淵源關系。盡管金庸沒有直接書寫唐朝,但他的武俠精神卻是對唐代俠士傳統的一種繼承和發揚。

當然,金庸武俠精神并非完全照搬唐代遊俠的作風,而是在吸收了唐代精神的同時,又融入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體悟。比如金庸筆下的人物更加注重仁義道德,更加強調武學的内在修為,這些都是金庸自己的創見。

總的來說,金庸武俠精神雖然沒有直接寫在唐朝背景下,但它卻與唐代遊俠們的風骨不謀而合,可以說是對唐代俠士傳統的一種延續和發揚。這種精神核心,正是金庸武俠小說永垂不朽的重要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