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找回優越感!原來在紐約時報眼裡,這樣的中國才是可敬可愛的中國

作者:生思孰慮
找回優越感!原來在紐約時報眼裡,這樣的中國才是可敬可愛的中國

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讀者投稿,作者是一位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美國人,也算一位“作家”吧,出生于1955年,見證了中國整個的發展曆程和中美關系的演化。

她講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上海,圍繞着上海展開。因為她的父輩就是一位富裕的上海人。

從她講述的視角,我們很容易去回顧中美之間心态和關系的發展曆程,而看完之後,我們也能感同身受地了解,美國人現在為什麼看中國那麼不順眼了。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1979年,我母親在南京一家醫院裡拿出了Ok繃。護士們驚訝地聚集在它周圍。“西方什麼都有!”他們說。

就是通過描述作者回國探親的經曆,在不同的時段,中國發展處于完全不同的階段,中國人看待外部世界,對待外國人的态度和心态,都是完全不同的,并且一步步發生變化。

這1979年,作者應該24歲,那時的中國,剛剛恢複聯考。改革開放也剛剛起步。

找回優越感!原來在紐約時報眼裡,這樣的中國才是可敬可愛的中國

在那個年代,美國人的一枚小小Ok繃,就足以讓中國一家醫院豔羨不已。同時也讓美國人(華裔)無比知足。因為羨慕意味着征服,意味着臣服,也就可以讓美國人享受高高在上的禮遇:

我們去中國探親時,我的上海親戚同樣對我們漂亮的牙齒和充足的體脂驚歎不已,更不用說我們對美國洗碗機、冰箱和空調的描述了。伴随着敬畏而來的是貴賓待遇。主人拿出一瓶瓶昂貴的橘子汽水,将它們與昂貴的溫啤酒随意混合。

顯然,這種崇拜和禮遇,是讓人沉醉的。

接下來,時間來到了1981年。作者此時的身份成了“外國專家”。

1981年,我回到山東礦業學院教英語。我的學生是準備出國留學的煤礦工程師,他們可能會帶回更安全的采礦技術。我是他們的“外國專家”。是以,我在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不僅有一個坐式廁所,還有熱水供應,這是前所未聞的奢侈。我的阿姨(或管家)會在屋頂的一桶水下面生火,準備好之後,轉動我浴缸裡的水龍頭把手。

除了上面說到的崇拜和禮遇,這裡還增加了身份上的特殊待遇,成了“專家”,在當時的中國社會顯然是進階知識分子。相信作者那時候在美國,還無法享受這樣的待遇,畢竟她在來中國,也隻是教英語而已。成為專家,同樣讓人上頭。

下課後,我的學生會把凳子拿到籃球場上,每個凳子面向不同的方向,他們會連續幾個小時坐着學習。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希望國家變得強大,他們對像我這樣的西方人心懷感激。雖然我們是外國人,但我們幫了大忙。
找回優越感!原來在紐約時報眼裡,這樣的中國才是可敬可愛的中國

這個時候,因為上頭了,心裡舒坦了,他們看待中國人也是積極正面的:中國人熱愛學習,不怕吃苦,熱愛祖國,懂得感恩。都是正面印象。

這樣的好光景,還持續了幾十年。

幾十年後,中國蓬勃發展。多年來,在我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客座藝術家和一名遊客的多次到訪中,上海酒店的從業人員總是雙手奉上,點頭緻意,面帶微笑地把我的信用卡還給我。

也就是對外國人的另眼相看,特殊禮遇,一直持續到這個時候。至少在服務行業,人們對外國人還有特殊的崇敬。

直到中國徹底發達了。

但是在中國的繁榮時期,據說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建築起重機都在這座城市裡,從曾經的稻田中升起摩天大樓,人們的态度已經發生了變化。我的信用卡被單手退回;接待員幾乎沒有擡頭。我的親戚也不再要求我給他們帶美國貨。“中國什麼都有,”他們當時說。正如許多人自豪地宣稱的那樣,20世紀是美國的;21世紀是中國的。

這時候,不僅對美國人的崇拜已經蕩然無存,特殊禮遇當然無存,甚至都“不再需要”,還自豪地用中國來引領一整個世紀。

對,到這裡,終于變味了。甜味下去了,酸味上來了。在此之前,中國是可敬可愛的中國,而從此之後,再也無法正眼看中國。

而這個過程中,中國人怎麼一步步從卑微到自信,美國人一步步從自信到不甘,表現得淋漓盡緻。

正因為作者是一位華裔美國人,是以她能把這個心路曆程更完美地記錄下來,表現出來。

真正美國人的感受也許未必這麼豐富和真切,但背後的演化邏輯是一緻的。

當然,作者并未就此停筆。而是用上海終于“心累”了來講述近些年上海的一些變化。

在作者看來,現在終于又再次找到了心理上的優越感。意思是,現在上海雖然什麼都有,環境優美整潔,社會安定團結,但是大環境變了,把上海人折騰得心累了。是以即使上海人什麼都有了,總歸還是缺少了一些東西。

但顯然是一種非常短視的行為。上海的外國人離開了一些,但很快就會回來。經濟有一些波動,這都是發展中必須經曆的波折和探索。搞經濟,是我們最拿手的好戲。無論股市還是經濟形勢,都在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而我們的再次繁榮,是在吸取此前曲折經曆後,總結經驗基礎上,再次實作了繁榮,是高于原來的繁榮,也是更有把握的繁榮。

相信屆時作者還會再次失望。更加徹底的失望。因為現在的美國,可是亂成了一團,各種國内沖突激化,國外紛争不斷,還要陪着兩個老頭玩投票的遊戲。

那才叫讓人心累吧。

是以美國現在為什麼看中國處處不順眼?都是這種優越心理徹底喪失,美國需要找到代償機制,像這位作者一樣,通過貶低和打壓中國,來獲得丢失的優越感。

紐約時報也需要這樣一位作者,來幫它吐露自己壓抑的心聲。

最後,放上百度百科的作者簡介:

任璧蓮 (Gish Jen),美國作家,畢業于哈佛大學,獲英語學位。

1955年生于紐約長島,1977年畢業于哈佛大學、獲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而後在斯坦福商學院進修、中途辍學,1983年在愛荷華大學寫作班獲得小說藝術碩士學位,1991年開始文學創作。

找回優越感!原來在紐約時報眼裡,這樣的中國才是可敬可愛的中國

主要好像寫過一些華人移民美國身份認同方面的小說吧。貌似經常給紐約時報投稿,還獲過紐時報的獎,屬于老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