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24歲女生病逝,葬禮在八寶山舉行,撒貝甯緻悼詞,校長送行

作者:紀人物

2003年8月,一位北大24歲的女生病逝。葬禮在埋葬了無數英雄的八寶山舉行,北大校長、撒貝甯等一衆知名人士到場。

北大24歲女生病逝,葬禮在八寶山舉行,撒貝甯緻悼詞,校長送行

這裡埋葬着無數革命先烈,都是為中國建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人。

這一天,無數人歎息、哀婉,感歎命運不公。為何要将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奪走,明明她的前途是如此的廣闊?

她究竟是誰?

1979年,張培祥出生于湖南的一個小村莊。

盡管家徒四壁,父母親依舊對這個新生命的到來滿懷歡喜,用自己的全力愛她、将她撫養長大。

張培祥乖巧懂事,從小和父母一起做農活,能盡一份力是一份力。

小時候,她常常和母親一起挑擔賣米。

母親擔着重的那一擔,小小的她肩膀上扛着稍輕的,母女倆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着田路,去到場上等着米販子來收米。

種田、賣米的童年生活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到了上學的年紀,父親毫不猶豫地送她去上學。

一輩子務農的他們,有一個樸素的觀念,就是一定要讀書,書沒有白讀的。

眼看着貧寒的家、卧病在床的父親,張培祥也朦朦胧胧地懂得了讀書的意義。

于是,沒有什麼文化熏陶的她,在學校竟然一直名列前茅。

但這個家庭實在是太過貧困,家裡卻無力支撐她繼續讀書了。

這個消息對于她無異于晴天霹靂。

姑姑一家聽說張培祥辍學,心裡覺得惋惜不已。看到她學習如此用功、成績又如此優異,他們便将張培祥接來,供她上學。

失而複得的機會對張培祥來說格外可貴,她滿懷希望地開始學習,比從前更要刻苦。

不久便傳來好消息,她考上了市一中。

然而,市一中的學費和生活費又是姑姑一家難以承擔的,張培祥再一次面臨辍學危機。

北大24歲女生病逝,葬禮在八寶山舉行,撒貝甯緻悼詞,校長送行

不過老天或許是眷顧她的,在醴陵四中教書的堂叔在得知張培祥竟然考上了市一中,也不願讓孩子就此放棄,于是将她安排在了四中就讀。

張培祥的名号在四中非常響亮,她不僅各科成績優異,而且文采斐然,寫的作文常常被各個老師當做範文朗讀。

她對學習是發自内心的熱愛,可是,國中畢業後卻主動要求報考中專,想早點走上社會報效父母。

四中的校長羅定中聽到她的決定,吓了一大跳,連忙去勸說她和她的父母。

“我教了一輩子書,沒見過這麼優秀的孩子。”他臉上的誠懇絕無假意,“無論如何,書必須讀下去。”

張培祥的父親不禁哽咽起來:“我都知道,但是家裡實在……”

如果不是沒有辦法,誰願意走這樣一步呢!

“學費不是問題,全部由我一人承擔!”

羅定中拍拍胸脯,利落道。

就這樣,他成了張培祥的貴人。

張培祥在學校始終刻苦學習,沒想到,不幸再一次襲擊了她的家庭。

高二那年,父親被查出腎結石,母親患有乳腺癌,得知這個消息的她,瞞着所有人外出打工,校長得知後,急忙托人四處尋找她。

4個月後,他終于聯系上了她。

校長的第一件事便是告訴她:“你的任務就是讀書,其他都不用擔心,放心交給我們。”

十幾歲的女孩在外漂泊談何不易,四個月來的委屈在聽到這句話時再也壓抑不住,張培祥大哭起來。

回到學校後,她繼續用功,勢必要用好成績回報一路上關心她、支援她的善良的人們。

功夫不負有心人,聯考後捷報傳來,她以湖南省第五、株洲市文科狀元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法學系錄取。

北大24歲女生病逝,葬禮在八寶山舉行,撒貝甯緻悼詞,校長送行

踏破坎坷終成大道,此後的人生路,終于“順遂”了起來。

這個“順遂”也隻是相對于之前的苦難與打擊,她的大學路,比常人要艱苦數倍。

進入大學後,她始終刻苦學習,拿到各種獎學金。

她在課外的時間寫稿賺錢,以“飛花”為筆名創作的劇作《大話紅樓》脍炙人口,以自己真實經曆寫就的《賣米》紀實文學獲得了北大校園原創大賽一等獎,被譽為“可入選國小國文課本”的佳作。

積攢了一定的名氣與能力後,她還在湖南衛視擔任編劇。

在校期間,她的收入不僅讓自己可以負擔學習與生活支出,還可以寄回家補貼家用,甚至是将全家人接來北京遊玩。

就在生活蒸蒸日上、越來越有盼頭的時候,命運又給了她最後一記重錘。

她的皮膚表面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青紫和紅點,而且經常頭昏氣喘,渾身乏力。去到醫院檢查後,才查出來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接着立即住院。

許許多多的社會人士向她伸出援手,希望可以留住這條年輕的生命,讓她可以繼續在人生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然而,病情惡化得太過迅速,張培祥在2003年8月27日晚9時去世,年僅24歲。

九月,北京大學在八寶山菊廳為張培祥舉行隆重的追悼會,學校的校長、黨委書記、班主任,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主持人撒貝甯分别緻悼詞。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大概就是在描述張培祥的一生。

她的一生隻有短暫的24歲,經曆的苦難卻是常人的數倍。

然而,直到死前,她以“飛花”名義的絕筆信中,語氣都歡快、活潑。她自嘲“沒有傾國傾城貌,空有多愁多病身”,全篇都在安慰讀者,告訴大家自己的病情尚還安穩。

她面對苦難的樂觀與積極昂揚的鬥志,實在鼓舞人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