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作者:大千世界

導語

“旅行者一号已經進入星際空間了?”

2012年,有網友看到有關旅行者一号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的新聞,心中十分好奇,太陽系的邊界究竟在哪裡,又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但是這一資訊本就傳導時斷時續,再加上傳遞過程中不同傳媒的了解,資訊産生扭曲,導緻資訊不真實,令不少人心中更加充滿好奇。

那太陽系的邊界究竟在哪?

旅行者一号又是否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了?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一、地球成為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2006年,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授意除名,從此冥王星成為“矮行星”,原有的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地球的人類,也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文明星球”上的生物,真正是來自“第三行星”。

此外,20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進入太空時代,先後發射出“月球探測器”“水星探測器”和“金星探測器”等探測器進行太空探索,期間也發現一些“月球”“水星”“金星”等行星的一些資訊。

1977年,美國秘密發射出了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探測器進行太空探索,同時也是考察對外太空探索技術的能力。

兩顆探測器飛離地球後,越過“太陽風”區後,進入太陽“電磁風”區,接着又進入“太陽系邊界”。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當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後,它們的簽名和銘牌成為人類首次置于星際空間的物質,也是人類首次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是以,旅行者一号也被人稱為人類的“使者号”。

2012年,有媒體爆出美國宇航局向地球發來了旅行者一号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的新聞。

收到這一消息的美國宇航局專家表示:“這一消息是來源真實的”,旅行者一号已經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了。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美國宇航局解釋:“旅行者一号上的幾顆測速儀拍攝的照相點用來計算距離,通過這些資料經過計算得知旅行者一号離開50千米,是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體,進入星際空間,将永遠飛往宇宙深處。”

為此,人們對于太陽系的邊界十分好奇。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二、傳遞中資訊扭曲。

随着旅行者一号飛向“星際空間”,關于太陽系的邊界的一些相關消息也傳開,但是這些消息又有哪些呢?

這些消息被稱為“太陽系邊界”的真實消息,隻是在傳遞的過程中,部分傳遞工具不能有力的受到,導緻傳遞的消息由于信号幹擾等因素降低了真實性,被人類誤認為傳遞的消息是由于傳遞工具原因,不過,這一想法也說不通

随着時間的推移,旅行者一号的探索範圍也在不斷的擴大,關于太陽系的邊界也常常為人們所關注,并且也傳出很多關于太陽系的“邊界”消息。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為此,人們對于太陽系的邊界十分好奇,但是由于一些人猜測旅行者一号進入星際空間後隻是在旋轉,是以,就會有人懷疑傳遞的消息是否真實,甚至被人誤認為信号被幹擾,是以消息才會傳遞出錯。

并且當時傳遞消息的技術水準還不夠,信号受到很大的幹擾,導緻消息的傳遞十分不容易,而且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足夠的傳遞範圍,由于旅行者一号探測器探索範圍的不斷擴大,遠離地球,導緻傳遞的消息也受到限制,最大的問題出現在,消息的重複傳遞和接收。

消息被重複傳遞後,人類對于消息的真實性有所懷疑,是以即便是美國宇航局的專家澄清:“消息是真實的”,仍有許多懷疑的聲音出現。

2012年,有媒體爆料有關旅行者一号進入星際空間的消息,這一消息被一些人所認可,但也有許多人表示懷疑,是以這一消息并沒有得到廣泛的傳遞,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被遺忘。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直到2019年7月份,有國外公衆号開始傳遞:“旅行者一号周圍的磁層、等離子系已與太陽系中的等離子系差異越來越小。”

這一消息再次刺激了人們對于太陽系邊界的好奇心,人們開始重新搜尋之前有關旅行者一号進入星際空間的消息。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三、太陽系邊界在哪裡?

那麼太陽系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據專家介紹:“太陽系的形态是一個球狀的,旅行者一号要想離開太陽系,還需要飛行3萬年才行。”

太陽系就如同蜘蛛一樣,它有一個“網狀結構”的科殼,而且太陽系“帶”狀,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流星帶”也在太陽系的範圍内。

在天文學領域,太陽系定義并不是僅僅是由太陽和圍繞太陽運動的天體構成,而是由太陽引力所維持的運動規律,但此前人們對于太陽系的邊界十分的模糊,直到有“旅行者”探測器飛離地球,越過“太陽風”區,進入“太陽系邊界”,太陽系的真正範圍才被人們揭曉。

太陽系的邊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穿越點”位于:“風暴”和“星際”交界處,而這也就是“旅行者”在第一時間飛過的地方,人們才認知到太陽系的邊界。

關于“風暴”和“星際”的區域還有一個名稱被稱為“日層”和“夜層”,這兩個區域是由南極大氣科殼資料所揭曉的。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而這兩個區域并不是有一個明顯的邊界區分開,隻是人們對于這兩個區域的研究資料都一樣,同時,這兩個區域存在着一個缺陷,就是人們無法通過實驗的方式去檢測,隻能通過探測器的資料擷取,是以“旅行者”兩台探測器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旅行者”兩台探測器被稱為“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旅行者一号探測器在1977年冬天發射升空,而“旅行者二号”在1977年夏天發射升空。

兩台探測器的搭載内容也有所不同,旅行者一号上有一台備援的機器,而旅行者二号上的機器并沒有備援。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當時的發射設計也不一樣,因為旅行者一号的速度更快,飛的更遠,是以對于飛行器的發射設計有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承重的限制,發射工作也沒有辦法,是以設計備援的機器,以備不時之需。

旅行者探測器的使命是造成撞擊,以期能在太陽磁層周圍的“風暴”區域的接線端上搭台架橋,以此來推定太陽的磁層形狀。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當時,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的探測器搭載了一個“磁場計劃”以百萬分之一的精确度來測定,檢測附近的行星的磁場,并且人們建造了一個“金屬接線端”用來檢測磁力,另外,在夜晚可通過太陽的光照來充電,給接線器提供能量。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結語

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兩台探測器,都離開了太陽系,飛入星際空間,但旅行者二号的發射時間晚于旅行者一号,是以有着更高的飛行速度,很快就能夠追上旅行者一号,也就是說,随着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探測器的飛行,人類對于太陽系邊緣的掌握也會更清晰。

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兩台探測器的探測能力,可以使它們能夠在遠離人類的地方工作,同時為人類探測未知世界,為人類未來太空探索提供重要的資料,或許未來會有更多探測器飛出太陽系,帶來更多的發現。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

人類于太陽系邊緣的定義和認知,可能也會随着科學研究的深入而發生改變,太陽系的形态可能會有新的解釋和了解,而旅行者一号的存在和使命,反映了人類對于外太空的探索和渴望。

還得再飛3萬年,旅行者一号發射44年後,太陽系邊界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