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作者:汽車商評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資料顯示:2024年1-3月,吉利汽車累計零售銷量達388680輛,同比增長46.2%,作為長期穩居中國汽車銷量榜單前5的車企,吉利汽車無論在傳統燃油車市場還是新能源市場都很“吃得開”。尤其近年來随着吉利汽車整體向着電氣化方向轉型,推出了多款優質新能源産品,成為了吉利汽車銷量保持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車企之一,吉利汽車自然不會錯過2024北京車展這麼一個大舞台,旗下多款重磅産品齊聚一堂之際,還釋出了多項先進技術。而據《汽車商評》了解,本次北京車展基于GEA架構開發的吉利銀河原型車——銀河星艦也正式亮相。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所謂“原型車”,用更通俗的說法來诠釋便是“為未來品牌的新車打個樣”。是以,今天我們在銀河星艦上所看到的内容,諸如設計、科技和配置,在未來都會出現在吉利銀河系列新的量産車之上。

首先從設計上來看,銀河星艦采用了新能源汽車比較标志性的封閉式造型,前臉設計如一張弧面,沒有贅餘的元素,看上去簡約、清爽,同時吉利扁平化的亮銀色徽标在素淨的前臉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既點明了身份,又美觀。前大燈則是時下流行的貫穿式造型,尤其是LED日間行車燈在點亮後顯得格外突出,像是向着前方平直發射的一道光波。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銀河星艦的車身造型也極盡簡約,車身型面上沒有任何凸起性的設計元素,如此對于整車的風阻優化能夠起到一定作用,而通過光影在泛着進階感的車漆上來回遊走,讓銀河星艦呈現出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在此基礎上,搭配銀河星艦别緻的封閉式造型輪毂,使其看起來更有“未來科幻戰車”那味兒了。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銀河星艦的尾部造型很有層次感,采用了貫穿式造型尾燈,平直的燈組中間采用了獨特的紋路,像是被塗抹上去的顔料,一筆成型,讓原本單調的畫面一下子就生動了起來。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作為“原型車”,銀河星艦也力求在科技體驗上給使用者帶來震撼。

衆所周知,目前中國大部分汽車品牌,已經完成了電氣化的上半場,正式步入智能化的下半場。是以現在已經到了大家開始比拼誰的科技含金量更高的時候。

近年來吉利汽車大規模增加在電氣化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開發了全球首個“硬體、系統、生态、AI”四位一體的AI智能架構——GEA架構。而銀河星艦正是基于GEA架構打造。與此同時,吉利汽車所建立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總算力也做到了全國第一,達到102億億次/秒,這将為吉利星睿AI大模型在汽車産品上各個次元的智能化體驗優化、落地提供堅實的基礎。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而由技術到實踐,這份強大的科技力量展現在可以讓光變得更加智慧,除了顯示資訊之外,還可打造智慧光幕、關聯智能語音。而在艙内,以AI大模型為核心延展的各項功能也将獲得更具互動體驗感的優化,比如打造AI全景聲環繞音響、AI數字底盤,随着技術更新,還能夠将AI用于仿真調校訓練等場景,讓吉利的汽車能夠線上上得到更多的邏輯調整以及驗證。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汽車智能化不一定僅追求一些“高大上”的酷炫科技,也可以很有趣。

基于星睿AI大模型吉利汽車還打造了全球首個可根據語音指令完成轉向、平移、放倒的AI智能座椅,有趣的還是它還能自動駛出車外再根據導航的行駛一公裡,有時候車到不了的地方,讓座椅帶你去。還有全景聲AI智能音響Flyme Sound “無界之聲”,通過AI全景聲的智能算法使得音效覆寫全艙,帶來更有代入感的聲樂體驗。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2024年完成兩次衛星發射後,目前吉利已經擁有兩軌20 顆衛星部署為未來智能化汽車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駕控層面,打造了能夠實作多域融合的數字底盤,不僅反應速度僅需4毫秒,還可實作人駕駛漂移、極限自動控車避險,帶來更穩定的駕乘體驗,行車安全性可得到有效保障。

用AI大模型造車,座椅也能自動駕駛,從銀河星艦看吉利“炫技”

除此之外,還有內建46%熱效率發動機的新一代雷神電混+碳化矽混合驅動內建技術;CLTC工況效率高達90.04%的銀河11合1智能電驅;神盾短刀電池等,對産品的能耗、續航表現起到全面優化作用。

寫在最後:在今年北京車展的舞台上,比看見新車更值得關注的是以吉利為代表的中國車企在電氣化、智能化領域實作的技術創新。中國汽車工業之是以能夠在短時間内快速完成對新能源領域的“搶灘”,正是源自每一家車企、每一個品牌在汽車技術上的大規模投入與突破進取,相信當未來吉利的這些智能、車控等層面的技術應用于量産車上,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正面效益。

聲明:以上内容由《汽車商評》撰寫原創文章,文字素材:來源自行撰寫及官方,圖檔及部分圖檔來源:網絡/官方/自行拍攝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汽車商評将在24小時之内進行第一時間處理。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