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作者:烏鴉君的急救職場

在大多數人看來,“混動”和“增程”似乎沒有太大差别:畢竟,兩者都可以使用油電混合動力,在燃油和電力之間切換,以提高駕駛效率。

然而,隻有真正深入了解和體驗後,我們才能明白它們之間的本質差別。

是以,不少人在不慎購車後才恍然大悟,後悔未能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甚至懊悔不已。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人到底忽略了什麼關鍵因素?作為消費者,我們該如何在“混動”和“增程”之間做出選擇?

今天,我将用一篇文章,給大家講清楚這件事。

首先,先給大家聊聊插電混動汽車的前世今生。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01插電混動汽車的前世今生

提到插電式混動汽車(PHEV),最早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

那時,還是電車的天下,為了解決電車續航問題,羅納-保時捷(Lohner-Porsche)在1899年生産了Mixte Hybrid。

這種車輛結合了汽油引擎和電動馬達,并允許外部充電,這是現代PHEV的基礎概念。

然而,直到21世紀初,插電混動技術,才真正開始得到重視,并逐漸發展。

畢竟,很長一段時間裡,石油資源都是過剩的。

直到危機的出現,大家才開始思考,應該如何節省能源——于是插電混動汽車,開始重新煥發光彩。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不過,真正的轉折點應該是2012年,伴随着豐田推出的普銳斯插電混合版(Prius Plug-in Hybrid),現代PHEV的發展開始走向成熟。

很多車企都看到了這種動力方式的優越性,于是,市場上出現了更多的PHEV車型。

因為相對于純油而言,它有了不錯的純電續航,在市區出行的情況下,特别經濟;相對于純電而言呢,又有了燃油系統,直接可以驅動汽車,進行長途旅行。

說白了就是,PHEV的設計更注重靈活使用「内燃機」和「電動機」的組合,來優化能源消耗和增加續航裡程。

它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混動汽車,兼具了燃油和純電的雙重角色。

聊完了插電混動汽車,再談談增程汽車的曆史。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02 增程汽車的曆史

當我們談論增程式電動車(EREV)時,我們實際上在讨論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它在電車的世界中,扮演了一種特殊的角色。

因為相較插電混動而言,增程汽車的出現,并不是為了解決油耗的問題,而是為了解決純電汽車的“續航焦慮”。

說白了就是,增程式汽車的核心設計理念是電驅動優先,但配備一個内燃機作為“增程器”,當電池電量耗盡時,這個内燃機啟動,為電機供電,而不是直接驅動車輪。

這種設計讓增程式電動車在電力耗盡時,仍能繼續行駛,極大地擴充了行駛範圍。

盡管如此,這個概念并非毫無前例。

實際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汽車工業就已開始探索,能夠延長電動車續航的解決方案。

然而,直到2010年雪佛蘭Volt的推出,才标志着增程技術,開始走向真正商業化。

但有趣的是,從全球範圍内來看,增程的市場占比都不高。

唯獨中國,因為理想汽車的帶動,增程才開始走向“神壇”,被越來越多車企所接納和推廣。

那到底是增程汽車好,還是插點混動汽車合适呢?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03 普通人應該如何選擇?

關于這點,不存在哪種特别好,都有自己的優勢,重要的是根據這兩者的不同,去抉擇最适合自己的汽車。

說白了就是,從經濟性的角度出來,插電混動會更加優異——雖然兩者城市出現都差不多,但一旦進入高速工況,差別就出來了。

畢竟,長途出行時,增程汽車多了一道能源轉化的過程,并不通過内燃機直接驅動——是以這樣的差異,高速油耗往往更大。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但從智能化的角度來看,增程汽車又更加合适了。

畢竟,相較插電混動汽車,它更像電車,而大部分智能系統又都依賴電驅。

在這樣的情況下,它的精準性和及時性,往往優于插混,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智能駕駛更好的車型,都是增程汽車的原因。

當然,基于可靠性而言,插電混動更加複雜,增程更簡單,是以,前者的故障率,可能大于後者。

當然,這并不絕對,還是要看車企的技術水準和成熟度——隻能說從先天條件來看,應該是如此。

吃了虧之後才知道,“混動”和“增程”汽車不是一回事,差別太大

總而言之,追求更高的智能性,增程汽車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反之,追求更好的經濟性,更低的油耗,插電混動往往更加合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