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務院披露推動國際碳市場建設的相關進展

美國務院披露推動國際碳市場建設的相關進展

科技戰略

美國務院披露推動國際碳市場建設的相關進展

據美國務院4月19日消息,美國務院披露推動國際碳市場建設的相關進展:成立加速森林融資降低排放(LEAF)聯盟,制止和扭轉森林砍伐;落實能源轉型加速器(ETA),支援開發中國家能源轉型。美國務院表示,LEAF 和 ETA 倡議開創了全球行業規模的碳信用額方法,兩項倡議執行均要求參與公司落實排放與碳信用透明原則。并且,ETA宣布成立進階咨詢小組,為ETA設計及營運提供咨詢建議,主席由美前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裡擔任。

美衆議院通過950億美元的國家安全一攬子計劃,為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太地區提供外援

據CNN 4月20日消息,美衆議院當日通過《2024年以色列安全補充撥款法案》、《2024年烏克蘭安全補充撥款法案》、《印度-太平洋安全補充撥款法案》以及《21世紀通過力量實作和平法案》。法案規定為烏克蘭提供610億美元,為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為印太安全提供80億美元,并要求TikTok不出售就在全美禁止。據悉,四項法案将合并為一項修正案,并送出至參議院,參議院将在4月23日進行投票。目前,拜登正督促參議院通過該法案,以便其盡快簽署。

資訊

美國英特爾公司釋出大型神經形态計算機Hala Point,可模拟人腦處理和存儲資料方式

據中國科技網4月18日消息,美國英特爾公司釋出世界上最大的神經形态計算機Hala Point,可模拟人腦處理和存儲資料方式。Hala Point包含11.52億個人造神經元,分布在1152個Loihi 2晶片上,每秒能進行380萬億次突觸操作,可提高人工智能模型的效率和能力。英特爾稱,Hala Point在運作優化問題時耗費的能源僅為傳統計算機的百分之一,未來,希望這種神經形态計算機能建立可持續學習的AI模型。

美國微軟公司推出AI架構VASA-1,可生成逼真的對口型人像視訊

據品玩網4月22日消息,美國微軟公司推出AI架構VASA-1,可生成逼真的對口型人像視訊。VASA-1能夠将靜态圖像或繪畫與音頻檔案結合,生成具有動态面部表情和頭部動作的面孔。這意味着,僅憑一張圖檔和一段聲音,就能創造出一個仿佛真實存在的人物的形象,其嘴唇動作甚至能與語音或歌曲完美比對。這項技術可能被濫用于建立深度僞造視訊,是以微軟并未公開任何線上示範、API、産品或相關實施細節。

馬來西亞計劃建設東南亞最大的內建電路設計園區

據路透社4月22日消息,馬來西亞政府表示,計劃建設東南亞最大的內建電路設計園區,并将提供包括稅收減免、補貼和免簽證費在内的激勵措施,以吸引全球科技公司和投資者。馬來西亞是半導體行業的主要參與者,約占全球測試和封裝的13%份額,其最新目标是将吉隆坡打造成區域數字中心,目标是到2030年跻身全球創業生态系統指數前20名國家之列。

生物

世衛組織概述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的最新術語

據WHO官網4月18日消息,世衛組織釋出《關于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的拟議術語的全球技術磋商報告》,介紹了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的最新術語。報告指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如:COVID-19、流感、麻疹、MERS、SARS和結核病等。此次磋商為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達成了一緻原則,為下一步開展相關技術和多學科研究提供新的起點。

美國PathAI與谷歌雲合作為病理學實驗室提供基于AI的圖像管理

據WHO官網4月18日消息,美國病理工智能技術公司PathAI與谷歌雲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旨在為解剖病理學實驗室提供基于AI的圖像管了解決方案。根據協定條款,PathAI将在谷歌雲基礎設施上支援對圖像管理系統AISight的通路,提供統一案例和相關圖像管理結局方案,并新增用于實時協作、案例審查和使用者之間更無縫互動的工具。此次合作為滿足AI藥物發現、實驗室營運和生物标志物量化等需求提供了安全、可擴充的解決方案,有助于精準醫療的發展。

西湖大學開發并開源基于結構詞表的蛋白質通用大模型

據ScienceAI公衆号4月19日消息,西湖大學科研團隊使用目前最多的4000萬個蛋白質結構,在64張A100上訓練了3個月,最終開源了具備650M參數量的模型SaPro。該模型利用Foldseek将蛋白質結構進行編碼,并使用結構嵌入方式建構出新的結構感覺詞表,以此訓練增強模型的表征能力。實驗結果表明該模型蘊含豐富的結構資訊,在各種蛋白質結構預測等任務的表現遠超ESM-2等之前的序列和結構模型。

NTI召開首屆國際人工智能生物論壇

據NIT官網4月17日消息,美國降低核威脅倡議組織(NTI)召開首屆國際人工智能生物論壇。與會者包括來自中國、印度、奈及利亞、英國、美國的進階生物安全專業人員、人工智能專家和政策制定者,共計超25人。會議重點是确定國際人工智能生物論壇的範圍、制度結構和初始優先事項,以使其能夠成功降低與快速推進人工智能能力到工程生命系統相關的風險。

ARPA-H尋求改進面向公衆的醫療聊天機器人準确性和安全性的技術

據ARPA-H官網4月19日消息,美國衛生進階研究計劃署(ARPA-H)啟動聊天機器人準确性和可靠性評估(CARE)探索主題(ET),以資助改善面向患者應用的聊天機器人輸出的測試和評估。CARE ET旨在以計算方法的效率和人類專家的準确性更好地評估醫療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式,并幫助降低ARPA-H未來大型語言模型(LLM)組合的風險。該提案将資助兩個技術領域,即改進即時生成技術和開發新型聊天機器人評估技術,未來有望助力臨床診斷、生物醫學研究等更廣泛的健康相關領域。

能源

南韓啟動核動力船舶和浮動小堆電廠研究計劃

據中核智庫4月19日消息,南韓船舶和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宣布已啟動一項研究計劃,将在2024—2028年期間研發核動力船舶和浮動小堆電廠的核心技術。該研究所即将研發核動力高速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可容納1.5萬個标準集裝箱)的核心技術,包括核動力船舶的概念設計、一體化核動力船舶安全分析架構的制定,以及推進器的設計和核動力推進系統的概念設計。此外,該研究所還将開展浮動小堆電廠的研究和設計工作。這種電廠可向島嶼供電,并為小堆商業化應用開辟新管道。

海洋

英媒稱美國計劃開發潛射核彈頭W93

據參考消息網4月22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在全球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之際,五角大樓正準備開發40年來第一款核彈頭W93。英媒報道稱,該核彈頭采用潛射設計,是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申請的2025年193億美元預算中的項目之一,其生産工作将于30年代中期啟動。據報道,W93彈頭将裝備在美海軍下一代“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潛艇和現役的“俄亥俄”級潛艇上。除W93之外,國防部還将投入近30億美元,對美軍武器庫中其他核彈頭進行現代化改造。

美菲啟動2024年度“肩并肩”聯合軍演

據環球網4月22日消息,4月22日上午,2024年度的菲律賓與美國“肩并肩”聯合軍演在馬尼拉啟動。菲律賓軍方稱,此次軍演将持續到5月10日,參演士兵超過16700名,其中包括11000名美軍和5000名菲律賓士兵。“肩并肩”是菲美年度正常聯合軍演。菲律賓與美國于1998年簽署《來訪部隊協定》。協定規定了美方軍人、軍事相關人員以及軍事裝備進入菲律賓的條件、活動範圍以及可獲得的便利,包括雙方舉行軍演的相關安排。

航空

美國防部計劃将F-35戰鬥機服役時間延長至2088年

據國防科技要聞4月19日消息,美國防部計劃延長F-35戰鬥機的服役時間,預計投入總成本将超2萬億美元。此次預計成本較美政府問責局在2023年9月評估的1.7萬億美元預算成本有所增加,其中包括近1.6萬億美元的使用保障費用(比2018年預計的1.1萬億美元增加了44%)和約4420億美元的采辦費用(涵蓋研發費和采購費)。美政府問責局在送出給國會的報告中指出,國防部現在計劃使F-35服役至2088年,比之前預計的服役時間多11年。美政府問責局認為,更長服役壽命、通貨膨脹等因素是F-35總成本增長的重要原因。

航天

美空軍研究實驗室授予BlueHalo公司價值2440萬美元合同,用于評估衛星在定向能幹擾下的性能變化

據SpaceNews網站4月20日消息,美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授予BlueHalo公司一份價值2440萬美元的合同,用于評估衛星在定向能幹擾下的性能變化。該合同旨在支援AFRL衛星評估中心測試雷射等定向能手段對航天器部件和材料的影響,并利用資料建立用于預測分析和研究的高保真計算機模型。根據合同,該公司将進行定向能影響航天器預測分析、衛星模組化、韌性研究和創新測試環境方面的工作,分别評估自然和人為定向能對太空系統的影響。

斯洛文尼亞簽署《阿爾忒彌斯協定》

據SpaceNews網站4月20日消息,斯洛文尼亞與美國簽署《阿爾忒彌斯協定》,成為第39個簽署該協定的國家,也是繼瑞士、瑞典之後NASA在一周時間内簽署的第三個國家。斯洛文尼亞表示,此次簽署将加強斯洛文尼亞與美國在深空探索、太空研究等航天領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為增強斯洛文尼亞發展航天領域提供支援。《阿爾忒彌斯協定》旨在為美國及其盟友在月球探測和月球礦産開發過程中提供一系列準則,為太空資源開發利用等活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新材料

美國西北太平洋實驗室研究發現可捕集雙倍碳的新化學物質

據雙碳情報4月22日消息,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發現可捕集雙倍碳的新化學物質——二氧化碳酸酐(CO2 anhydrides)。研究人員在對單組分貧水溶劑進行實驗和模型研究時發現CO2捕集伴随着溶液中反膠束狀四聚團簇的自組裝。這種靈活的結構會發生一系列轉變以适應捕集的CO2分子,CO2最終到達簇的核心。該結構顯示了一個氫鍵的内部核心,類似于酶的活性位點,是以一旦兩個CO2分子都在簇内,它們就可以互相反應,使得能夠形成含CO2的分子物種,,如氨基甲酸、氨基甲酸酐和烷氧氨基甲酸酐。該研究為具有更高CO2儲存能力的材料開辟了道路,并為氨基甲酸酯在未來作為CO2齊聚或聚合的引發劑提供了可能。

先進制造

澳洲研究人員開發出載藥3D列印薄膜,可用來治療癌症

據南極熊3D列印網4月22日消息,澳洲科學家首次研制出一種載藥3D列印薄膜。其由含有特定劑量抗癌藥物5-氟尿嘧啶和順鉑的凝膠制成,可殺死癌細胞,顯著降低複發率,并能最大限度減少傳統化療的毒性。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國際藥學雜志》。

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與德國EOS公司和AMCM公司合作成立增材制造卓越中心

據3dprint網站4月19日消息,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将與德國增材制造領軍企業EOS與AMCM合作在該校制造技能精英中心(ECMS)内成立增材制造(AM)卓越中心。該中心得到了英國區域創新基金(RIF)的部分資助,旨在推動研發創新,并專注于材料和過程開發。新設施将配備由nLIGHT雷射器更新的EOS M 290機器,強化光束成型技術。此外,該中心還将探索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雷射處理資料。此舉不僅強化了伍爾弗漢普頓在先進制造領域的地位,也标志着英國在全球高端制造競争中迎頭趕上的決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該中心将專注于銅材料的應用研究,預計将在英國重點推進的關鍵礦物資源戰略中起到示範作用。此外,英美兩國近期聯合禁止進口俄羅斯鋁、鎳和銅,顯示了對增強供應鍊的共同關注。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美國務院披露推動國際碳市場建設的相關進展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大陸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态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号,緻力于向公衆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位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号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