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作者:瑩尾狐科學

今天(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現在也要把這份責任感,傳遞給孩子們。與地球有關的冷知識有哪些?如何教孩子保護地球?有關地球的紀錄片有哪些?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地球的英語“Earth”這個詞起源于盎格魯-撒克遜語(古英語)裡的“Erda”,意思是“地面”“土壤”。雖然名字叫“地面”,地球表面卻有71%被水覆寫。

地球的品質為5.975×10^24千克。時至今日,它還在不斷吸積宇宙空間的彗星、隕石、宇宙塵埃和星際分子等物質。

據專家估算,地球每年大約可獲得10萬噸的星際物質,其中宇宙塵埃就達23430噸。是以,地球每年都長胖一點點。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46億年前地球從一片混沌中誕生以來,共有超過1萬億種生物在其上生息繁衍。現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活物?到門口小花園,用勺子挖一勺土,那裡面“生活”的有機生命體就比地球上人類的數量還要多。

大約6.2億年前,地球的一天隻有21.9小時。可見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逐漸變慢的,不過,對于我們來說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隻有每100年70毫秒,是以想要地球的一天多出1小時,還要再等1億年。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曆史上,地球上發生過多次磁極倒轉,北變南,南變北,最近的一次是在78萬年前。有科學家懷疑,地球磁極倒轉曾是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

我們的地球能在宇宙中安然生存,要感謝木星。木星體積大、品質大、自轉快,引力也比一般行星大,原本飛向地球的隕石都被木星所吸引,紛紛撞向它。

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具有闆塊構造的行星。7個巨大的闆塊正在向不同方向移動,塑造了地球上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征。别看每年也就移動1-10厘米,全球範圍内的碳循環就靠這每年幾厘米了,這樣才能防止地球過熱。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地球上97%的水是鹹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70%在極地結成冰塊,其餘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是人類難以汲取的深層地底中。

大約3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所有土地都是一個整體。在侏羅紀時期,泛古陸分裂成兩個大陸,随着時間的推移,它們分裂推移成現在的樣子。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蔚藍之境》兩部關于地球的紀錄片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從身邊的事情做起,節約用水、用電,保護動物、植物,做好垃圾分類、低碳出行。

來源:綜合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