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作者:黑夜縱談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在大陸的中部地區,曾有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困擾了當地好幾代人的正常生活。如今,它不僅成了一片綠洲,還成為了中國人種洋芋的“樂園”,甚至産量達到了萬餘斤,被人稱為“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

“沙漠變良田”,它的身上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曆史悠久

這塊被稱為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就是大陸的“毛烏素沙漠”,同時它也是大陸著名的“四大沙地”之一。

因為毛烏素沙漠在曆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内,都是一塊“不毛之地”,并沒有多少經濟價值,這就導緻它的地理位置相當尴尬。

不論哪個省份擁有它,都要面臨着治沙、防沙的難題,勢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治理。而且,“毛烏素”真的很大。

很多人一想到沙漠,第一反應基本都是塔克拉瑪幹沙漠。而“毛烏素”雖然比不上塔克拉瑪幹,但也有着四十多萬平方公裡。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如果将這麼大片的沙漠全放一個省裡,那勢必會給該省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是以,在最初建國劃分省份邊界的時候,陝西和内蒙古兩省就幹脆直接将毛烏素沙漠當做兩省的交界處。

毛烏素沙漠雖然曾經經濟價值不高,但它的曆史可是十分的豐富。根據當地的縣志記載,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彼時的“毛烏素”還不全是沙漠,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綠。

雖然比不上江南的“魚米之鄉”,倒也是不愁雨水,再加上這裡有不少連綿的山脈,是以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萁山”。

後來,随着北方匈奴的崛起,為了防止匈奴南下入侵中原,曆代都開始在此處屯兵戍邊。得益于這裡的水草豐茂,北方的匈奴也偏愛這裡。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每當匈奴腹地發生發生自然災害,匈奴首領就會帶領部族南下“毛烏素”,來搶奪地盤和放牧。

是以“毛烏素”在很長第一時間内,都是漢族和匈奴的“必争之地”。随着北方各遊牧民族的興起,再加上中原王朝的不斷内亂,最終導緻在之後的曆次争奪中,“毛烏素”徹底成為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重要畜牧基地。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當時的牧民哪裡懂得合理放牧,他們隻知道搶來這塊水草豐美的地盤不容易,能多放牧就多放牧。而且,這裡又靠近長安等中原大城市,住在這裡還可以買到中原地區的生活用品。是以,開始不斷有牧民從北方沙漠深處遷徙到此。

随着此處的牧民越來越多,“毛烏素”根本就承載不了這麼多的牛羊。很快到了明朝中期,“毛烏素”那脆弱的生态環境還是崩潰了,原來不少盛長水草的地區都開始退化。

而且這裡還不是直接退化成沙漠,而是變成一個個沙丘。因為這種沙丘很不牢固,“侵略性”很強,隻要風一吹,就會向四處擴散。

“毛烏素”徹底成為了“毛烏素沙漠”,甚至一度還成為大陸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丘型沙漠之一。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毛烏素”數千年來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漢族的雜居的區域。是以,這裡的文化遺産也是相當的豐富。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裡曾經長期被黃河水滋養,自然也就成為了黃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還從這裡出土了大量文物和古城遺迹,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榆林古城”。

洋芋解決沙漠

因為氣候、人為等問題,毛烏素沙漠的沙化問題幾百年來變得愈發嚴重。這裡氣候幹旱、水資源匮乏、土地貧瘠,是以這裡的植被覆寫率極低,基本上就是種什麼死什麼,生态環境極其脆弱。

建國後,當地政府為了保障居民生活,将沙漠地區的人們開始搬遷到外邊,基本上隻有一些野生動物在還在那裡生活。

然而,随着我們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對于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毛烏素沙漠”真的太大了,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一下,那真的太浪費了。于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政府開始大力開展沙漠治理工程。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在最開始治理“毛烏素沙漠”時,當地政府嘗試了很多手段。類似什麼建造防風林帶,修建水利工程的方法都嘗試了一遍。

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說,效果還不明顯。因為“毛烏素沙漠”的侵蝕性太強,往往是這邊剛種上樹,那邊就被風沙掩蓋了。

再加上實在是太幹旱了,不少以耐旱聞名的樹種到了這裡都種不活,是以很難在短時間内産生規模化的“防風林”。為了種出一片“防風林”,甚至了花費兩代人的心血。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既然種樹的效果不好,那麼不妨嘗試種些别的試試看。于是,在衆多農業院校的支援下,當地政府開始采用高效的滴灌系統,這樣可以做到一邊減少水分蒸發,一邊提高植株的存活率。

有了穩定的供水,那麼要種什麼作物好呢?為了找到合适的作物,農業學家們在我們所食用的作物裡反複挑選、反複實驗,最終找到了适宜在沙漠中種植的洋芋。

經過多次理論推敲,專家們最終決定在“毛烏素沙漠”大規模種植洋芋。後來經過實踐證明,效果确實不錯,種植下去的洋芋生長很好。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而且,洋芋的根系相當的發達,幾顆洋芋就可以穩定住一平米的沙漠,不讓這些沙子再去侵蝕别的地方。

誰也沒想到,困擾了幾代人的沙漠問題,最終被一個小小的洋芋解決了。

沙漠為啥能種洋芋

其實,有過種植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單純的種植洋芋并不複雜,但是如果想要達到最大産量,那還是相當有難度的。不僅要采用科學的播種方式,還要注意所播種的洋芋品種是否能夠适應沙漠生長。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地政府多次組織農業專家進行座談會。在專家們的建議下,當地政府在種植前,先對準備種植洋芋的沙漠地區進行土地治理。

由于沙漠化的土壤本身就十分的疏松,是以不需要人工過多的幹預就可以種植,這點就省下來不少的人力物力。隻需要在滴灌系統中加入一些液肥,就可以滿足洋芋所需的基本肥料。

對于洋芋的選種,就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為了挑選出最适宜在沙漠地區種植的洋芋品種,農業學家們通過對現有的洋芋品種進行了多次改良,最終才确定了可以進行大規模推廣的良種。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為了最大程度的實作“洋芋治沙”,單靠當地政府當地一人之力略顯單薄。于是,發動當地群衆一起來種植洋芋,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于當地百姓來說,在沙漠裡種植洋芋餅不需要自己投入過多的精力,因為良種和技術都會有專人負責,自己隻需要注意日常的管理即可,收獲的洋芋還能豐富自己的經濟收入,是以大部分居民都積極參與其中。

據報道,在“毛烏素沙漠”中,曾有一對夫妻通過兩畝地的種植,成功産出了1萬多斤的洋芋。這不僅是農業上的奇迹,也是全球治沙中的奇迹。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靠洋芋治沙的成功,也印證了“種地”才是中國人民的民族特性。看到這麼一大片空地,如果不種點什麼心裡就很難受。

就這樣,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毛烏素”地區的居民靠着一個個小洋芋完成了治沙問題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題。靠着這成片成片的洋芋種植園,“毛烏素沙漠”的沙漠面積已經大大縮小。

而且,因為洋芋的根系十分發達,是以即使不靠“防風林”,洋芋也能生長的很好。再加上沙漠本身的土質就很疏松,很适合洋芋向下紮根。

這也大大降低了類似沙塵暴之類的自然災害發生,使得當地居民的生命财産安全得到了保障。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為了擴大治沙效果,當地政府在推廣“沙漠洋芋”的同時,也不忘種植人工林。曾經塵土飛揚的沙漠,如今已被綠意盎然的人工林所取代,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氣和不少林木資源。

靠着這一個個小洋芋,當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開始有所增加。為了改善當地居民的基礎設施,當地政府建立不少道路、學校和醫院,在使當地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同時,也吸引來不少遠方的遊客,來一睹這一“世界奇迹”。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如今,這片曾經荒無人煙的沙漠已經變成了一片綠洲,也成為了中國人種洋芋的樂園。也難怪會有人調侃道:“毛烏素沙漠”是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

世界上最沒“尊嚴”的沙漠:被中國人用來種洋芋,産出1萬多斤

結論

“毛烏素沙漠”的成功,不僅“利在當下,更是利在千秋”。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将繼續加強各地的沙漠治理工作,持續推進生态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希望“毛烏素”洋芋治沙的經驗可以被其他國家借鑒,以便共同應對全球沙漠化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