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一個常識:什麼是準公共産品

作者:被化名為黃波

我長期對社會領域的事情比較關心,對醫療、教育和養老等問題寫過多篇文章進行讨論,今天再聊聊這個話題。

我始終認為,對于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産品的供給完全實行産業化固然不應該,但是這類社會産品并非完全的公共産品,仍然有着市場屬性,是以可以也應該有一部分放給民間,實行市場化營運。

關于什麼是“公共産品”和“準公共産品”,先讓我們看看百度上是怎麼說的。

一般說來,公共産品(此處指純公共品)是指那些為整個社會共同消費的産品。嚴格地講,它是在消費過程中具有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産品,是任何一個人對該産品的消費都不減少别人對它進行同樣消費的物品與勞務。公共産品有三個特點:一是非競争性。邊際成本為零。這裡所述的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個消費者對供給者帶來的邊際成本,例如增加一個電視觀衆并不會導緻發射成本的增加。邊際擁擠成本為零。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都不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數量和品質。如國防、外交、立法、司法和政府的公安、環保、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從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門所提供的公共産品都是屬于這一類,不會因該時期增加或減少了一些人口享受而變化。此類産品增加消費者不會減少任何一個消費者的消費量,增加消費者不增加該産品的成本耗費。它在消費上沒有競争性,屬于利益共享的産品。二是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某些産品投入消費領域,任何人都不能獨占專用,而且要想将其他人排斥在該産品的消費之外,不允許他享受該産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所有者如果一定要這樣辦,則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因而是不合算的,是以不能阻止任何人享受這類産品。例如:環境保護中,清除了空氣、噪音等污染,為人們帶來了享受新鮮空氣和安靜環境,如果要排斥這一區域的某人享受新鮮空氣和安靜的環境是不可能的,在技術上講具有非排他性。三是非分割性。非排他性是指某些産品投入消費領域,任何人都不能獨占專用,而且要想将其他人排斥在該産品的消費之外,不允許他享受該産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所有者如果一定要這樣辦,則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因而是不合算的,是以不能阻止任何人享受這類産品。例如:環境保護中,清除了空氣、噪音等污染,為人們帶來了享受新鮮空氣和安靜環境,如果要排斥這一區域的某人享受新鮮空氣和安靜的環境是不可能的,在技術上講具有非排他性。

混合産品是兼具公共産品和私人産品屬性的産品。在公共産品和私人産品之間,還存在許多不具有純粹的公共産品或私人産品的屬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或多或少地同時具有這兩種産品性質的産品和服務,通常稱之為混合産品或準公共産品。準公共産品亦稱為“混合産品”。這類産品通常隻具備上述兩個特征的一個,而另一個則表現為不充分。從整體上講,混合産品不能同時具有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否則其就成為純公共産品。同樣混合産品也不能同時具有競争性和排他性,否則其就成為私人産品。既然混合産品兼具公共産品和私人産品的屬性,那麼根據其所具有的兩種産品屬性的不同組合狀況,可将其分為以下三類:一是非擁擠性公共産品:具有非競争性的同時也具有排他性這類混合産品在具有公共産品非競争屬性的同時也具有私人産品排他的屬性。比如公園,就是這種類型的混合産品。在遊客沒有超過一定人數的條件下,遊客的增多并不會影響原有遊客的效用水準,即公園的消費具有非競争性;但公園可設定圍牆或欄杆将不買門票者拒之門外,即其消費也具有排他性。二是擁擠性公共産品:具有非排他性的同時也具有競争性這類混合産品在具有公共産品非排他屬性的同時也具有私人産品的競争屬性。比如公有的草場就是這種類型的混合産品。由于草場公有,是以大家都可以到草場放牧,即草場具有非排他的屬性。但是如果超過草場的載畜量,草場的使用就具有了競争性。三是利益外溢性公共産品:在一定條件下具有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這類混合産品在一定條件下具有非競争性和非排他性是指,隻要不超過一定的限度,該産品的消費是非競争的和非排他的,但若超過一定的限度,則具有競争性和排他性特征。比如,不收費的橋梁,隻要不産生擁擠,則具有非競争和非排他的屬性,但如果産生了擁擠,就具有了競争性,為了解決擁擠問題,政府就采用收費的辦法,于是也就具有了排他性。顯然,這類混合産品與前兩類混合産品是不同的,前兩類混合産品是同時兼具公共産品和私人産品的屬性,而後者則是在不同的時間或者說在不同的條件下,要麼具有公共産品的屬性,要麼具有私人産品的屬性,判斷其到底是具有公共産品的屬性,還是具有私人産品的屬性,應考慮特定的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從上面的定義不難看出,教育、醫療和養老都不是純粹的公共産品,而是準公共産品。既然是準公共産品,就有一定的産業屬性,就應當向民間開放市場。這三類産品當中有一塊應當作為公共産品,那就是“基本公共服務”。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基本”兩個字,也就是說這種基本服務一定不能是“高檔服務”,隻要能夠保證達到最基本的服務要求就可以了。具體到教育、醫療和養老三個行業而言,“基本”的教育就是要滿足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能夠達到考試及格即可。注意,“及格”這個詞的本意就是達到了基本标準,至于“良好”和“優秀”則不一定是“基本”的含義。是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補習班就屬于可以放開讓民間興辦的産業,在這個補習班當中可以讓有意願也有能力的人通過接受付費服務,将孩子的成績提高到“優秀”。同樣的,優質學校或者說優質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而要解決稀缺性的有效手段其實還是市場。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最好的方法還是允許興辦集聚優質師資的民辦學校,實行優質優價。醫療也是如此,保基本的公立醫院的軟硬體條件不必要求很高,可以低收費甚至不收費,但是看病需要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預約排隊,如果想要看病“不難”,那麼可以到私立醫院就醫。我在二十多年前去新加坡參觀那裡的公立醫院,在新加坡每天平均氣溫在30度的情況下,公立醫院的病房是八人一間而且隻有吊扇沒有空調,但是那裡的收費極低。如果你覺得這個條件你不能接受,那麼可以去高價的私立醫院。養老同樣是如此,公立養老院也是保基本,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服務,可以自費到私立高檔養老院去。

當然,這裡有兩個大前提,一個是基本服務的水準也不能敷衍,首先要保證做到“及格”,否則就失去了為民生兜底的“保基本”屬性;另一個是要真心鼓勵民間投資社會服務企業,包括私立學校、醫院、養老院以及服務老年人娛樂的各類俱樂部(取代現在的所謂“老年大學”。關于“老年大學”的話題,我在過去已經不止一次地提到這種機構本來就不是什麼“老有所學”的機構,而是“老有所樂”的機構,其屬性不是“保基本”,而是“錦上添花”的服務)。要允許這些機構高薪聘請優質的資源,讓優秀教師、醫生等能夠有條件獲得更高的收入。

你可能會說,這不公平,憑什麼讓人花高價才能得到優質的社會服務。我想說的是,在資源稀缺的大背景下,用市場調節供給其實是最公平的。如果不允許市場調節,面對資源稀缺就會有其他的手段進行調節,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權力或者人情的介入,那其實更不公平。說句實在話,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凡是能夠用錢買到的東西,其實是最便宜的東西。

說一個常識:什麼是準公共産品

給我的小書做個廣告,還請大家捧場!

說一個常識:什麼是準公共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