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作者:黑夜纵谈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在大陆的中部地区,曾有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困扰了当地好几代人的正常生活。如今,它不仅成了一片绿洲,还成为了中国人种土豆的“乐园”,甚至产量达到了万余斤,被人称为“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

“沙漠变良田”,它的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历史悠久

这块被称为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就是大陆的“毛乌素沙漠”,同时它也是大陆著名的“四大沙地”之一。

因为毛乌素沙漠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块“不毛之地”,并没有多少经济价值,这就导致它的地理位置相当尴尬。

不论哪个省份拥有它,都要面临着治沙、防沙的难题,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治理。而且,“毛乌素”真的很大。

很多人一想到沙漠,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而“毛乌素”虽然比不上塔克拉玛干,但也有着四十多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如果将这么大片的沙漠全放一个省里,那势必会给该省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在最初建国划分省份边界的时候,陕西和内蒙古两省就干脆直接将毛乌素沙漠当做两省的交界处。

毛乌素沙漠虽然曾经经济价值不高,但它的历史可是十分的丰富。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彼时的“毛乌素”还不全是沙漠,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绿。

虽然比不上江南的“鱼米之乡”,倒也是不愁雨水,再加上这里有不少连绵的山脉,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萁山”。

后来,随着北方匈奴的崛起,为了防止匈奴南下入侵中原,历代都开始在此处屯兵戍边。得益于这里的水草丰茂,北方的匈奴也偏爱这里。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每当匈奴腹地发生发生自然灾害,匈奴首领就会带领部族南下“毛乌素”,来抢夺地盘和放牧。

所以“毛乌素”在很长第一时间内,都是汉族和匈奴的“必争之地”。随着北方各游牧民族的兴起,再加上中原王朝的不断内乱,最终导致在之后的历次争夺中,“毛乌素”彻底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畜牧基地。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当时的牧民哪里懂得合理放牧,他们只知道抢来这块水草丰美的地盘不容易,能多放牧就多放牧。而且,这里又靠近长安等中原大城市,住在这里还可以买到中原地区的生活用品。所以,开始不断有牧民从北方沙漠深处迁徙到此。

随着此处的牧民越来越多,“毛乌素”根本就承载不了这么多的牛羊。很快到了明朝中期,“毛乌素”那脆弱的生态环境还是崩溃了,原来不少盛长水草的地区都开始退化。

而且这里还不是直接退化成沙漠,而是变成一个个沙丘。因为这种沙丘很不牢固,“侵略性”很强,只要风一吹,就会向四处扩散。

“毛乌素”彻底成为了“毛乌素沙漠”,甚至一度还成为大陆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丘型沙漠之一。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毛乌素”数千年来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汉族的杂居的区域。所以,这里的文化遗产也是相当的丰富。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曾经长期被黄河水滋养,自然也就成为了黄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从这里出土了大量文物和古城遗迹,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榆林古城”。

土豆解决沙漠

因为气候、人为等问题,毛乌素沙漠的沙化问题几百年来变得愈发严重。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所以这里的植被覆盖率极低,基本上就是种什么死什么,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建国后,当地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将沙漠地区的人们开始搬迁到外边,基本上只有一些野生动物在还在那里生活。

然而,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毛乌素沙漠”真的太大了,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一下,那真的太浪费了。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开始大力开展沙漠治理工程。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在最开始治理“毛乌素沙漠”时,当地政府尝试了很多手段。类似什么建造防风林带,修建水利工程的方法都尝试了一遍。

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说,效果还不明显。因为“毛乌素沙漠”的侵蚀性太强,往往是这边刚种上树,那边就被风沙掩盖了。

再加上实在是太干旱了,不少以耐旱闻名的树种到了这里都种不活,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规模化的“防风林”。为了种出一片“防风林”,甚至了花费两代人的心血。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既然种树的效果不好,那么不妨尝试种些别的试试看。于是,在众多农业院校的支持下,当地政府开始采用高效的滴灌系统,这样可以做到一边减少水分蒸发,一边提高植株的存活率。

有了稳定的供水,那么要种什么作物好呢?为了找到合适的作物,农业学家们在我们所食用的作物里反复挑选、反复实验,最终找到了适宜在沙漠中种植的土豆。

经过多次理论推敲,专家们最终决定在“毛乌素沙漠”大规模种植土豆。后来经过实践证明,效果确实不错,种植下去的土豆生长很好。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而且,土豆的根系相当的发达,几颗土豆就可以稳定住一平米的沙漠,不让这些沙子再去侵蚀别的地方。

谁也没想到,困扰了几代人的沙漠问题,最终被一个小小的土豆解决了。

沙漠为啥能种土豆

其实,有过种植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单纯的种植土豆并不复杂,但是如果想要达到最大产量,那还是相当有难度的。不仅要采用科学的播种方式,还要注意所播种的土豆品种是否能够适应沙漠生长。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多次组织农业专家进行座谈会。在专家们的建议下,当地政府在种植前,先对准备种植土豆的沙漠地区进行土地治理。

由于沙漠化的土壤本身就十分的疏松,所以不需要人工过多的干预就可以种植,这点就省下来不少的人力物力。只需要在滴灌系统中加入一些液肥,就可以满足土豆所需的基本肥料。

对于土豆的选种,就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为了挑选出最适宜在沙漠地区种植的土豆品种,农业学家们通过对现有的土豆品种进行了多次改良,最终才确定了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的良种。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土豆治沙”,单靠当地政府当地一人之力略显单薄。于是,发动当地群众一起来种植土豆,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在沙漠里种植土豆饼不需要自己投入过多的精力,因为良种和技术都会有专人负责,自己只需要注意日常的管理即可,收获的土豆还能丰富自己的经济收入,所以大部分居民都积极参与其中。

据报道,在“毛乌素沙漠”中,曾有一对夫妻通过两亩地的种植,成功产出了1万多斤的土豆。这不仅是农业上的奇迹,也是全球治沙中的奇迹。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靠土豆治沙的成功,也印证了“种地”才是中国人民的民族特性。看到这么一大片空地,如果不种点什么心里就很难受。

就这样,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毛乌素”地区的居民靠着一个个小土豆完成了治沙问题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靠着这成片成片的土豆种植园,“毛乌素沙漠”的沙漠面积已经大大缩小。

而且,因为土豆的根系十分发达,所以即使不靠“防风林”,土豆也能生长的很好。再加上沙漠本身的土质就很疏松,很适合土豆向下扎根。

这也大大降低了类似沙尘暴之类的自然灾害发生,使得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为了扩大治沙效果,当地政府在推广“沙漠土豆”的同时,也不忘种植人工林。曾经尘土飞扬的沙漠,如今已被绿意盎然的人工林所取代,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不少林木资源。

靠着这一个个小土豆,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开始有所增加。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基础设施,当地政府新建不少道路、学校和医院,在使当地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吸引来不少远方的游客,来一睹这一“世界奇迹”。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如今,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沙漠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也成为了中国人种土豆的乐园。也难怪会有人调侃道:“毛乌素沙漠”是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产出1万多斤

结论

“毛乌素沙漠”的成功,不仅“利在当下,更是利在千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加强各地的沙漠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毛乌素”土豆治沙的经验可以被其他国家借鉴,以便共同应对全球沙漠化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