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和馬元鎮:生态養殖 “牛産業”唱響鄉村振興新牧歌

作者:隴南西和釋出

近年來,馬元鎮依托獨具特色的草山資源和生态環境,大力發展生态養殖産業,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思路,着力強龍頭、建基地,補鍊條、聚叢集,提升技術支撐,強化飼草青貯,為“牛”的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全鎮肉牛養殖量達到六百餘頭,肉牛産業已經成為馬元鎮的特色産業、富民産業。

西和馬元鎮:生态養殖 “牛産業”唱響鄉村振興新牧歌

春日的馬元草長莺飛,風景如畫,來到鮑河村天然大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排排寬敞、整齊的圈舍映入眼簾,一頭頭肥碩的肉牛正在牛欄裡悠閑地啃食飼草。合作社負責人蒲孝賢正在給牛添加飼草,看着眼前一頭頭花色完美、毛色光亮、膘肥體壯的“大肥牛”,他一臉自豪。

蒲孝賢自創辦西和縣天然大地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來,潛心研究肉牛品種、飼草搭配、養殖防疫和市場行情,心無旁骛搞養殖,通過多年的“摸爬滾打”,實作養牛效益“芝麻開花節節高”。同時,作為鮑河村黨支部書記,他躬耕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履職踐約,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帶領村内群衆入股合作社發展肉牛養殖産業,按照每戶入股1萬元标準,保底每戶分紅600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蒲孝賢時常向周邊的養殖農戶傳授養殖技術,搭建銷售管道,激發農戶養牛的積極性,提高養殖水準和緻富能力,帶領鄉親們走出了一條牛氣十足的緻富路,真正讓牛産業“牛”起來,村民富起來。

西和馬元鎮:生态養殖 “牛産業”唱響鄉村振興新牧歌

“我養的這些肉牛都是西門塔爾品種牛,每頭都在700公斤左右,采用收購周邊群衆的青儲飼料每天定時喂食,因為我自己忙不過來,是以就帶動鄉親們到牛場務工,平均為務工群衆每人增收3000元以上。”蒲孝賢介紹說。

在馬元鎮,像蒲孝賢這樣的養殖能人不在少數,但部分受資金、養殖技術、發展規模限制,在發展過程中舉步維艱。2023年,在了解到全鎮肉牛養殖産業蘊含的巨大能量和良好前景後,馬元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抱團發展”優勢,變“單打獨鬥”為“融合發展”。

“近年來, 馬元鎮堅持黨建引領, 立足自身資源禀賦,積極探索産業發展路子,大力發展優勢産業,按照“1246”的産業發展思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抱團發展”優勢,變“單打獨鬥”為“融合發展”,堅持“支部建在産業鍊上, 黨員聚在産業鍊上,農民富在産業鍊上”的“三鍊”模式和“組織引導、合作社為主、自願聯合、 民主理” 的原則,聯合鎮内7家合作社成立西和縣聚潤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動全鎮肉牛養殖産業向規模化、标準化、現代化、品牌化邁進。逐漸走出一條符合鎮情實際、地域特色鮮明、能夠帶動群衆穩定增收的振興之路。截至目前,全鎮肉牛養殖達到8百餘頭,成為群衆增收緻富的掌中寶”。馬元鎮副鎮長南浩介紹道。

西和馬元鎮:生态養殖 “牛産業”唱響鄉村振興新牧歌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今年,馬元鎮将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在産業培育上多點開花,打造以生态養殖、旅遊觀光、果蔬采摘,休閑垂釣,娛樂餐飲為主的田園綜合體。以“支部引領、示範帶動、村集體和群衆獲益”為發展模式,走規模化、标準化、專業化道路,讓群衆增收緻富有“犇”頭,産業興旺有盼頭。

記者:常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