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和马元镇:生态养殖 “牛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作者:陇南西和发布

近年来,马元镇依托独具特色的草山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着力强龙头、建基地,补链条、聚集群,提升技术支撑,强化饲草青贮,为“牛”的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镇肉牛养殖量达到六百余头,肉牛产业已经成为马元镇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西和马元镇:生态养殖 “牛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春日的马元草长莺飞,风景如画,来到鲍河村天然大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排排宽敞、整齐的圈舍映入眼帘,一头头肥硕的肉牛正在牛栏里悠闲地啃食饲草。合作社负责人蒲孝贤正在给牛添加饲草,看着眼前一头头花色完美、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大肥牛”,他一脸自豪。

蒲孝贤自创办西和县天然大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来,潜心研究肉牛品种、饲草搭配、养殖防疫和市场行情,心无旁骛搞养殖,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实现养牛效益“芝麻开花节节高”。同时,作为鲍河村党支部书记,他躬耕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履职践约,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内群众入股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按照每户入股1万元标准,保底每户分红600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蒲孝贤时常向周边的养殖农户传授养殖技术,搭建销售渠道,激发农户养牛的积极性,提高养殖水平和致富能力,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牛气十足的致富路,真正让牛产业“牛”起来,村民富起来。

西和马元镇:生态养殖 “牛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我养的这些肉牛都是西门塔尔品种牛,每头都在700公斤左右,采用收购周边群众的青储饲料每天定时喂食,因为我自己忙不过来,所以就带动乡亲们到牛场务工,平均为务工群众每人增收3000元以上。”蒲孝贤介绍说。

在马元镇,像蒲孝贤这样的养殖能人不在少数,但部分受资金、养殖技术、发展规模限制,在发展过程中举步维艰。2023年,在了解到全镇肉牛养殖产业蕴含的巨大能量和良好前景后,马元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抱团发展”优势,变“单打独斗”为“融合发展”。

“近年来, 马元镇坚持党建引领,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按照“1246”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抱团发展”优势,变“单打独斗”为“融合发展”,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模式和“组织引导、合作社为主、自愿联合、 民主理” 的原则,联合镇内7家合作社成立西和县聚润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全镇肉牛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品牌化迈进。逐渐走出一条符合镇情实际、地域特色鲜明、能够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振兴之路。截至目前,全镇肉牛养殖达到8百余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掌中宝”。马元镇副镇长南浩介绍道。

西和马元镇:生态养殖 “牛产业”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马元镇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培育上多点开花,打造以生态养殖、旅游观光、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娱乐餐饮为主的田园综合体。以“支部引领、示范带动、村集体和群众获益”为发展模式,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道路,让群众增收致富有“犇”头,产业兴旺有盼头。

记者:常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