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國祥 |張毓華坐毛驢車為維吾爾族農民看病

作者:雲蔔堂

作者 袁國祥

袁國祥 |張毓華坐毛驢車為維吾爾族農民看病

1983 年 8 月 10 日,陸軍十二醫院主治軍醫張毓華在上班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我當時在西藏阿裡軍分區當政委,聽到這個消息後使我難過了好幾天。因為我和這位老醫生早就熟悉,五十年代他給我治過病,我當時患了肺結核,他是内三科管我病房的醫生。1960年初我寫過他的模範事迹——《待病人如親人,待病兒如子女》,不僅在南疆軍區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上得到宣揚,而且還登上會刊《大躍進中的尖兵》一書中。因為那時他已是十二醫院出名的模範醫生,而我是政治部組織科幹事,整理他先進事迹材料的任務很自然地落在我身上。

張毓華是陝北榆林人,和我同歲、同年入伍,隻是他原來當護理員、護士,我當攝影員。1956年,他從軍醫學校畢業,來到祖國西陲邊疆喀什的陸軍十二醫院當醫生,但很快又被派到阿裡兵站跟随駱駝運輸隊上昆侖山執行任務。他那時年輕力壯,不怕任何困難,和維吾爾族戰士一起翻雪山,涉冰河,住帳篷,喝奶茶,不僅治好了不少運輸員的高山特發病,保證了運輸任務的完成,而且沿途還為柯爾克孜族牧民治病,其中一位婦女的肺炎被他治好後,她用五彩線精心繡制了一個手電筒套,竟在路邊等了一個多月,才把它送給了傳回途中的張醫生。

1957 年 10 月 1 日,新藏公路通車,駱駝運輸宣告結束。1958年夏,張毓華又被配屬給南疆軍區管轄的唯一的汽車連,開始往中印邊防、阿裡高原運送物資。9 月 9日,當他随車隊傳回時,在阿黑欄幹附近的山谷中,發現有外國人活動。于是,張毓華提起槍來跟随連長邢書祥帶了十幾個駕駛員去捕獲了侵入大陸領土來偵察的7個印度軍人和他們的十匹馬。當他們把這批人送到邊防部隊審問後,又拉上邊防戰士,去帕郎卡波抓回了另一批印度人和他們的馬匹,進而為捍衛大陸神聖邊防立下了功勳。這批印度人在承認了非法越境,并具結悔過後,經外交途徑于10月22日從喀喇昆侖山口遞解出境。

1961年,十二醫院接上級通知,要派一名得力醫生去神仙灣哨卡搶救一名病危的戰士時,張毓華自告奮勇要求前去,他認為自己多次上過山,身體經過考驗,再說他也曾治好過一些高山病人,有了點經驗。上司認為理由充分,就派他同邊防團的同志一起上了喀喇昆侖山。那時,神仙灣沒有公路,他們騎馬到了高達 5380 米的全國第一哨神仙灣,連夜診治輸氧,挽救了戰士的生命。接着,他又在駱駝背上抱着病号,跋涉了 4 天,終于把這位戰士安全送到了當時的康西瓦指揮所。像這樣上高山救傷員的任務,以後他還執行過幾次,被他救治好的戰士把他當做親人,常依依不舍地送他離開邊防哨所。

袁國祥 |張毓華坐毛驢車為維吾爾族農民看病

1957 年,我得了肺結核病,而且左肺上葉有了空洞,住進了十二醫院内三科(即傳染科)後,我情緒有點悲觀,但科主任孫琦技術高超,主管醫生張毓華态度極好。他們對我說,現在有鍊黴素和 菸肼等特效藥,治好你的病完全可能。因而,他們除給我打針服藥外,還從我鼻孔中,通過喉嚨插管子,直通我肺中,灌上藥水後,讓我頭胸向左下方,把藥水都流到空洞中,以收殺死結核幹菌的功效。說老實話,這種治法是很殘酷的,一般護士,甚至張醫生都給我插不進去皮管,因為人的氣管中就不允許異物進入,特别是通過咽喉的時候,強烈地咳嗽使人無法抑止。因而有了兩次經驗後,以後插管子都由我自己來操作,盡管很痛苦,但我還是下狠心插進去。就這樣,我每周灌一次藥,大約灌了半年時間。而且在灌藥後,還要在腹腔中打上氣,讓橫膈膜上鼓,把肺部空洞壓縮以求鈣化。以後,我被轉到烏魯木齊總醫院治療,經檢查、化驗,總院肺科大夫驚訝地說:“沒想到你的肺病治得這樣好!

空洞閉縮了,痰不帶菌了,你可以放心出院了。”但為了鞏固治療效果,我又堅持向腹中補充注氣一年多,這才完全好了。是以,我感謝為我治好了病的醫生、護士,更感謝也是先進工作者的孫琦主任和張毓華醫生。如果沒有他們,我怎麼會和健康人一樣又能上喀喇昆侖山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又能上阿裡高原守衛了10年邊防呢!

正因為我在内三科長期住過院,親自感受過醫生、護士,特别是張毓華親切良好的醫療作風和服務态度,是以當 1959 年底,十二醫院推選内三科為先進機關,立三等功的張毓華為先進個人,并出席南疆軍區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時,我很高興地接受了采訪撰寫他們先進事迹材料的任務。張毓華是個老實人,自己不會說什麼,隻會說那是我該做的。但其他醫生、護士我都很熟悉,很快就掌握了情況,拿出了兩篇稿子。寫内三科的标題是:“妙手紅心,起死回生”,以大量事實說明了這個醫療戰線上的先進機關情況,因而被登在《大躍進中的尖兵》的靠前部份。而寫張毓華的模範事迹的那篇“待病人如親人,待病兒如子女”的文章,則登在書的靠後部份。現在翻開那本小冊子來看,張毓華努力學習,積極工作,一心一意為病人的具體情節,如為解不下大便的病人用手指掏,對出不來氣的小兒對口呼吸等,至今仍令人感動。

當然,張毓華更多的模範事迹還是以後 20多年的時間中創造的,特别是他鑽研中醫、中藥治療常見病,地方病,而且為當地群衆醫病療傷中做出的顯著成績,我是常有所聞。因為,在《喀什日報》上就看到過不少表揚他的稿件。如他曾為腦血管患者熱西提消除了後遺症;為嚴重胃病患者吐爾遜治好胃酸痛;使耳病患者棗古西麗聽到了聲音;讓失語患者艾斯卡爾恢複了語言功能。特别是他用蚯蚓和白糖治好了不少群衆的腮腺炎;用苦豆子草的藥劑,治好了不少農民的皮膚病。1971年6月,他到疏勒縣農村巡回醫療中,竟用“八針一罐”的療法,治愈了700餘名維吾爾農民的腸道傳染病。至于他給這個病人付藥費,給那個病人送糧食,救助暈倒在門口的産婦進醫院,抱回路遇的受傷小孩來包紮傷口等事例更是不少。總之,他做過的好事很多,經常受到群衆的稱贊和部隊的表揚。1982年,張毓華曾被十二醫院推選出席過疏勒縣、喀什地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的民族團結表彰大會。

張毓華艱苦樸素,清廉正直,不吸煙,不喝酒,一件襯衣穿了 13 年還舍不得扔掉。他為各族人民群衆無償醫療做好事,群衆給他送點瓜果、蔬菜他都堅決不收。他常說:“用醫療之便,收病人的禮物,是一種卑劣的行為。我是黨培養起來的醫生,如果要感謝,那就感謝黨,感謝解放軍吧!”

當張毓華犧牲的消息傳出後,駐地附近的300多各族群衆來十二醫院的太平間中向他哀悼,他們想起張毓華醫生曾經給他們的溫暖與關懷,不少人掉下眼淚,有的則大哭起來。城區公社二大隊的不少維吾爾族老鄉,竟按本民族的風俗,男的40天不刮胡子,女的40天不梳頭,以此來悼念張毓華的亡靈。1984年清明節,竟有2000多軍民來烈士墓前進行悼念活動,《喀什日報》收到群衆頌揚張毓華信件多達60餘封,電視台記者前來采訪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1984 年 7 月 25 日,烏魯木齊軍區授予他“全心全意為邊疆各族人民服務的好軍醫”的榮譽稱号,并通過《解放軍報》、《新疆日報》、《戰勝報》等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一個學習張毓華的活動在邊疆軍民中廣泛開展起來!

張毓華同志安息吧!您全心全意為邊疆軍民服務的精神将會永遠留傳下來,成為促進民族團結,加強邊疆建設的一種無形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