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馬上就要迎來五一小長假了,說實話,我最擔心的不是孩子在家使勁亂造,而是學校又布置一堆沒有意義的作業和打卡任務!!!

這些任務美名其曰:

為了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讓家長和老師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去,見證孩子的成長。

但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後我發現,

做父母的哪是簡單參與一下,完全是深入其中。孩子不一定得到成長,我倒是被訓練的脫胎換骨了。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留給孩子的作業

最後完成的往往是父母

身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在學校裡全面發展。

不僅對課本上的知識了如指掌,還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德智體美勞,一個都不少。

可從這幾年開始,我發現無論是幼稚園還是國小,不同階段的父母對無意義的作業都按捺不住吐槽,因為作業是越留越離譜了。

各式各樣的拍照、打卡、朋友圈集贊這種“形式主義”的就算了,還有些作業的難度根本無法想象。

連續30天觀察月亮,并畫下來,

數一億顆米粒,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咱們先暫且不說這些高難度的作業,孩子到底能不能完成,試問下這些真的能起到鍛煉和發散思維的作用嗎?

就拿第一個來講,

根據後續的新聞報道,這位孩子的家長因為心疼娃,自己代勞畫月亮,一個月瘦了8斤。

而且這麼一通操作下來,孩子沒啥變化,費的是家長!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費神費體力隻是一方面,還費錢!

電視劇《歡樂家長群》裡,

劉果甯學校留下的手工作業是“用廢舊的紙箱子做一個機器人”,父親劉向上得知後,

本是内心想着“不就是個手工作業嗎,這個哪裡會難”的無視态度,誰知道手工的複雜程度遠超自己想象,

後來咬牙花500塊錢請到了道具老師來幫助孩子完成。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我都能體會到,下班回家好不容易擺脫從職場的疲憊抽離,又要打起精神給孩子做功課那種虛無的絕望!

種種例子讓事實更确鑿:說是為了鍛煉孩子而留下的作業,最後往往會精準的鍛煉了孩子的父母。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無意義的作業

能督促孩子的學習嗎

我當然明白,學校最初設定打卡和課後作業任務的初衷,是為了讓每個孩子都真正的學到知識。

但就現在各個家庭的回報情況來看,真可以達到理想效果嗎?

第一,關于各種打卡任務。對于暫未擁有電子産品的孩子來說,親自打卡根本不可能。于是乎,打卡就變成了父母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其次,難道孩子的學習隻能通過打卡才能證明?

就像這位媽媽說的那樣,學校規定孩子運動打卡,每天完成跑步一公裡和跳繩九分鐘,然後用APP打卡才算完成作業。

讓她困擾的是,平時她帶孩子滑雪遊泳、普拉提攀岩,都因為打卡限制的操作,是以不算運動了?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第二,關于手工實操類的任務,孩子親手實踐的機率不僅微小,還會在班級裡形成攀比的心态。

想起朋友有次和我吐槽,自己孩子的家庭作業要求用手工折紙做個卡通人物。

好一個屋漏偏逢連夜雨,朋友和她老公都不是動手能力極強的人,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給娃做出來了個不太好看的,想着先交上去把任務完成了。

結果第二天孩子放學後,氣嘟嘟的哭着埋怨他倆:“你們做的太難看了,别的同學都笑話我!”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要知道,手工作業是為了在動手過程中拉近父母和孩子距離的活動,結果卻演變成同學之間的攀比大賽!動手能力不見得提高多少,自尊心卻碎了一地。

再者,無意義的作業或者任務,不僅不能督促孩子的學習,還會讓孩子早早的學會應付和摸魚。

要知道家長工作一天已經很累了,回家還沒有休息到位,就要開始幫助孩子解決學校裡留下的高難度作業。

往往是為了完成而完成,為了打卡而打卡,根本談不上講究啥品質。

長期以往,也會給孩子留下一種印象:面對作業和任務,應付的态度出現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是以借此機會,真的想替各位父母跟學校說一句,

良好的習慣,不是通過打卡來養成的;全面發展,也絕不是通過繁雜的任務去探索的。

無論是親子關系還是孩子增長眼界拓寬知識面,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而并非一次兩次的任務。

如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和主動性,都是徒勞。

打卡作業也是一樣,積極主動的孩子,不需要打卡監督,相反,就算孩子真的沒有完成作業或者任務,也會絞盡腦汁的應付打卡。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孩子的全面發展

靠打卡不夠

想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更全面的發展,學校到底應該怎麼做?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想起最近網上火起來的徐海路幼稚園,有網友說,這樣的學校,應該大力推廣。

為什麼?

因為學校裡的勞動課,把孩子們真真正正的培養成了全能王,織毛衣、鹵豬頭、捏榆錢窩窩...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看孩子熟練的手法,說真的我都自愧不如。

這位叫航航的6歲孩子,自稱已經“從藝2年”,在家裡最拿手的是面條,在學校最拿手的是炒花生,還會炒龍蝦。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徐海路幼稚園之是以會火,不僅僅是幼齡的孩子們,在鏡頭前展示技能時帶來的反差感,

還有它的教學理念,是真正能夠做到讓孩子們在課堂以外的地方全面開花。

不僅讓他們認識了蔬菜、珍惜糧食,還讓孩子從小就具備了責任感和條理性。

第一批幫娃寫作業的家長,徹底告别夫妻生活

而這樣的課程,隻需要在學校完成,不會對父母有任何的要求,更不會浪費孩子們在家和爸爸媽媽單獨的相處時間。

這個狀态,或許才是學校、父母理想中孩子全面發展的樣子之一。

每每跟身邊已當父母的朋友聊起無意義的作業,大多數都有吐槽不完的話。

但慶幸的是,這并不是無解的難題。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兩會上,教育界人大代表已經為咱們發聲:取消一切與教育無關的任務!

第一:取消手抄報作業

第二:取消各種無用的打卡任務

第三:取消家長作業任務

第四:取消觀看視訊的任務

第五:取消家委會

第六:取消老師的各種任務,專心教學,讓老師真正教學,讓家長專心上班管好後勤,還教育界一片藍天。

雖然落實需要時間,但相信這一天并不會太晚到來。

最後,

讓孩子學會更多技能、掌握更多知識,擁有更好的未來,是學校和父母的共識,

可當作業滿溢,學習成長對于孩子和父母來講,成為了一種累贅,那就失去了教育原本的意義。

能激發起孩子興趣的學習,一定是快樂輕松,而不是高壓和負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