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作者:王不熟

山東青島的一家理發店在為一名學生進行行發型設計後,因價格問題與孩子的母親發生争執。女店員稱,原本應收取138元的費用,而母親隻付了24元并離開,雙方是以還在街上發生争吵,互錄視訊,女店員還直接問學生,你覺得你媽這樣做對嗎?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這個沖突的焦點引起廣泛的社會思考:消費者的知情權、價格的合理性以及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在這起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雙方的态度和行為。理發師在理完發後,女士并未支付全額費用,理發師在闡述自己的權益的同時,也擺出了手機進行錄像。反過來,在錄像過程中,孩子的母親也直言不諱的質問:學生理發為何需要138元?并指出收費殺人。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講究成本效益,無論是大小消費,都希望在自己可接受的價位内擷取最優質的服務。然而,在涉及服務業,尤其是理發店這種高度個性化的服務中,價格與服務品質之間的關系究竟如何,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标準。

看看網友怎麼說: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理發店老闆看了會不會吐血

對于孩子的母親來說,138元的理發費可能超出了她的心理預期,而對于理發師來說,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是值得這個價格的。這一消費糾紛的背後,其實正是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與商家所認為的"成本"之間的不比對。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學生理發138元,母親隻支付24元,雙方發生分歧引熱議

其中,最值得大家關注的是交易之前的資訊不對稱,如果在消費前沒有明确的價格告知,那麼在服務結束後提出高額的價格,無疑會引發消費者的質疑和反感。在這方面,商家有必要增強消費者的知情權,明碼标價,避免因資訊不對稱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此外,我們也需要正視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明确自己的消費需求,對價格有明确的認知和預期,避免盲目消費,進而減少消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争議。

這本是一個很小的事件,卻引發了熱議,說明理發店跟顧客之間因為收費問題始終沒有達成過統一,我們是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理發店,理發店也應該明碼标價,告知顧客服務需要支付的費用。這也提醒我們,在進入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消費,一定要問清楚價位,合适咱們就進,不合适就走,避免遇到這位媽媽的情況,可想而知,孩子是最冤枉的,就剪個頭發,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不知道會不會受到影響,不管怎麼樣,還是呼籲朋友們,擦亮自己的眼睛,不當冤大頭!!!

此文僅提供熱點内容,不摻雜個人情感,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