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作者:卓越

明清小冰河期,發生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當時就連廣東、海南等地區都狂降暴雪,安徽、江西等地,在盛夏六七月份也有降雪的記錄,這種異常的天氣,也間接導緻了明朝的滅亡。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什麼叫做“小冰河期”呢?簡而言之,就是世界氣候系統中的一次“脈動”,是指在相對溫暖的時期裡,所出現的較冷的時期,在這期間,地球氣溫會大幅度下降,直接導緻的結果,就是嚴寒天氣不斷,糧食減産。

而根據史料記載,在大陸古代曆史上,曾出現過四次“小冰河期”,分别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這三次,以及明朝末期至清朝中期這一次。

而其中的明清小冰河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它氣溫最低的階段,恰恰在公元1600年至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朝末期,在這個時間段裡,寒冷達到了一個巅峰期。

當時的中國,連溫暖的廣東、海南等地區,在冬天都天降暴雪,一些很少上凍的内陸湖泊,如太湖、鄱陽湖、洞庭湖等,冰凍數尺,京杭大運河的北段,連續數年,每年冰凍期長達110天,甚至在當時,長江都出現了大面積結冰的現象,更令人稱奇的是,在安徽、江西等地,正值盛夏,卻飄起了鵝毛大雪。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寒冷,直接導緻了糧食大面積減産,以至于無數黎民百姓流離失所,而更嚴重的,是小冰河期所帶來的次生災害,讓當時本就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再也堅持不住,最終轟然倒塌,而這場百年難遇的極寒,一直持續到清朝中期,才逐漸消退。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明清小冰河期最早開始于元代。

根據曆史資料文獻顯示,在元朝統治的近一百年時間裡,小冰河期已經初顯,當時給元朝帶來了包括水災、旱災、霜雪災以及蝗災、雹災等共計約454次各類自然災害。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開始,小冰河期進入平緩階段,但自然災害依舊連年不斷,直至明朝嘉靖年間,小冰河期開始有了災變的前兆,冬天的氣溫開始較往年有所降低,進入萬曆年間後,災變開始十分明顯。

而在崇祯登基前後,小冰河期達到了巅峰,各種異常的自然災害頻發,這也就是民間所傳,崇祯帝登基十八年,“旱九年,澇九年”的根本原因。

在當時,氣溫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寒冷,究竟有多冷呢?

首先,廣東、江南等氣候溫暖地區,冬日漫天大雪

根據《廣東通志》記載,萬曆四十六年,廣東大部分地區,開始天降大雪,不僅白天黑夜下個不停,并且雪片猶如鵝毛一般。

這種異常的氣象,讓當地的老人都十分驚懼,從未見過這種場景,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從那一年開始,幾乎每年的冬天,廣東都會迎來一次比一次大的暴雪。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廣東雪,寒甚,白晝雪,下如珠,次日複下如鵝毛...父老懼言,從來未有,此後連歲皆如此。”---《廣東通志》

要知道,廣東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這裡的氣溫,一般常年都保持在9℃~24℃之間,用溫暖濕潤來形容毫不為過,但在崇祯登基前後,這裡竟然連年大雪甚至暴雪,足以可見,當時究竟有多冷。

不僅僅是廣東,包括江南地區,也出現了極端寒冷的天氣,根據《明史·五行志》記載,在公元1454年,江南多地連将四十多天大雪,以至于蘇州、常州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

其次,内陸湖泊上凍,京杭大運河北段連凍數月

明末清初時,有一位學者名叫談遷,他曾著有一本《北遊錄》的書,在該書中,他以親身見聞,描述了當時嚴寒天氣下,所形成的災害。

他曾經從家鄉杭州出發,前往京城,交通工具是京杭大運河上的船隻,在他出發的時候,時間為陽曆7月初,到達京城的日期為陽曆11月17日,而就在他到達的次日,也就是11月18日,京杭大運河的北段,就開始出現封凍的情況。

按照我們現代的氣象情況,陽曆11月,至少在内陸,河流還很少出現上當機冰,最起碼也要到12月中下旬,才會逐漸封凍,但在當時,11月中旬,就已經因為寒冷,導緻河流冰凍。

不僅如此,根據談遷的記載來看,北運河的冰凍期,也較之之前延長不少,足足達到了110天左右,這就說明,當時的氣候,已經達到了相當嚴寒的地步。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除此之外,根據《江南通志》的記載,像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這些内陸湖泊,連續數年,河面上的冰層厚度多達幾尺,最重要的,這并非偶然現象,在當時,幾乎是年年都有。

包括前文提到的廣東地區,在萬曆末年時,大雪曾經連下五六天,山谷都被冰雪封住,這可是自大明建國以來,都聞所未聞的事情。

當時在江南,河面上的冰,從吳江一直凍到嘉興,人們為了能夠出行,必須得找來壯士用工具鑿冰,即便如此,每天船隻也就能前行3-4公裡,足見冰層之厚。

還有,北方地區雨雪冰雹等惡劣天氣層出不窮,安徽、江西夏日飛雪

南方尚且嚴寒如此,北方地區那就更不用說了,如山東、河南、直隸等地,冬天時大雪就像飯團子一樣,拼命地下。

像“雪止,平地三尺餘“這種記載,隻是普通情況,更多的是類似于“雨雹,大者如盤,小者如碗”、“開原大雨雪,畜多凍死”這樣的記載,可以說在那個時期,幾乎整個北方,這種極端天氣十分常見。

而更令人稱奇的,是出現了夏日飛雪的情形。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在東北黑龍江雙城,農曆七月,農作物上出現了嚴重的霜凍,同年六、七月份,安徽、江西等地,竟然出現了夏日飛雪的奇觀。

要知道,在嘉慶年間,已經是明清小冰河期的尾聲,氣溫在此之後逐漸開始回升,但就是這個時間段,還會出現夏日飛雪、霜凍的情況,可想而知,在小冰河期的巅峰階段,也就是明末清初時期,氣溫會達到如何低的程度。

類似于上述的記載,在相關史料裡數不勝數,當時的極端天氣,可以說是百年難遇,而因為惡劣氣候,所導緻的次生災害,更是不勝枚舉,幾乎是接踵而至,這種罕見的自然災害,給當時的大明,造成了沉重的一擊。

其一,糧食減産

極度嚴寒帶來的第一個直接後果,就是糧食大幅度減産。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由于農作物無法抗擊突如其來的嚴寒,是以就造成了農作物被凍死,這也是糧食減産的直接原因,而在古代農業社會,糧食減産,就是一種緻命的打擊。

沒有糧食,人就會餓死,在當時,“木皮石面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的情形随處可見,幾乎全國各地,都面臨着這一情況。

溫度的下降和幹冷天氣的不斷持續,讓農作物因為溫度不合成批的凍死,以至于顆粒無收,也讓無數農民是以破産,舉家逃亡。

當時,在江西有一種柑橘,由于味道甜美,向來是皇家貢品,當地很多農戶以種植這種柑橘為生,而到了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時期,這種柑橘卻多被凍死,以至于大量的果農損失慘重,再也沒有人敢種植這種柑橘了。

這隻是當時農作物減産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顆粒無數的記載,種種異常氣象,讓農民沒有糧食,是以就導緻不得不流離失所,淪為沿街乞讨的災民。

其二,旱災、蝗災

崇祯年間,出現了罕見的十年大旱,從他登基的那年,也就是公元1628年開始,中國北方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災。

根據《漢南續郡志》,崇祯元年,陝西全境“天赤如血”,因為極度幹旱,當時可謂是“赤地千裡,寸草不生”,而這種大旱,在崇祯一朝,幾乎年年如此。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而在河南,情況就更慘了,老家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在崇祯七年,曾上書給崇祯,詳細記錄了當時河南大旱之後,真實的慘狀。

“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挽輸。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呂維祺奏疏

同樣,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而在旱災過後,接踵而至的,就是鋪天蓋地的蝗蟲,這兩個均是先後發生,幾乎沒有例外。

赤地千裡,緊接着又是飛蝗蔽天,農作物即便是沒被旱死,也逃不過蝗蟲的啃咬,最終就造成,百姓食不果腹。

據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中記載,當時陝西的百姓,由于沒有吃的,不得不上山采摘蓬草食用,饒是如此,還是不能解決饑餓的問題,之後又争相剝樹皮吃,等樹皮吃完,就開始吃觀音土,最終因為腹脹,活活撐死。

更多餓的兩眼通紅的人,開始“人相食“,前文所講的”父子夫婦相剖啖“,在當時十分尋常,而在丞相村鎮的角落裡,更是”死人棄孩,盈河塞路”。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其三、鼠疫

崇祯年間的鼠疫,是從“腺鼠疫”逐漸演變成“肺鼠疫”,相對而言,後者的傳染性更強,毒害性更烈。

鼠疫的形成,是由于長時間的寒冷與幹旱,導緻缺乏食物的老鼠等動物,湧向人類居住區域,同時,也帶來了傳染性極強的瘟疫。

同時,由于大量的人被凍死、餓死,得不到及時埋葬的屍體,再經過幹旱天氣,最終形成各類病毒,擴散在空氣之中。

崇祯時期的鼠疫,最早從順德府、河間府和大名府開始蔓延,逐漸傳染至華北各省,再蔓延至京城、天津,最終形成全國大面積感染的局面。

而在崇祯十六年夏秋至崇祯十七年春季,是當時鼠疫的一個爆發期,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鼠疫已經從“腺鼠疫”變成了“肺鼠疫”,并由河北傳染至京城,導緻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約為40%,甚至更多,可謂是“十室九空”。

與此同時,天津、陝西、山西、河南以及江南地區,鼠疫幾乎普遍存在,随處可見因感染鼠疫,以至于百姓“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的情形。

彼時,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阖門死絕無人收葬者,比比皆是。

三百年前的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期,由于小冰河時期到來,是以就迎來了一系列極為罕見的極端天氣,各地頻現酷寒氣象,導緻溫暖的廣東、江南等地區,都出現了冬日天降暴雪的情況,而一些内陸湖泊,同樣是冰凍數尺,大寒的同時,還伴随有旱災、蝗災以及鼠疫等次生災害,以至于百姓凍死、餓死無數,在這種極端天氣頻發的情況下,大明才最終沒能抗住,走向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