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作者:晨霧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洲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支援烏克蘭

原創 小靠 一個寫東西的地方 2024-04-12 20:30

晨霧 / 轉帖

原創作者:告非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這是2024年4月12日的俄烏哈以戰況研判系列原創文章。

特别提示下,昨天的文章很不錯,其中講到了德國為什麼要在立陶宛建設一家炮彈工廠,以及烏克蘭盟友國家推動軍工動員對戰争走向的影響問題。但因推送乏力的緣故,可能很多讀者朋友還沒看過,建議大家可以看下:

烏求索7套“愛國者”;德國在立陶宛建炮彈廠

今天首先要彙報的一則消息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今天公開表示,如有必要,白俄羅斯準備幫助俄羅斯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

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我笑了。老狐狸覺得現在烏克蘭打不動了,該“迎王師”了,是以他就跳出來,想要幫助普京探探烏克蘭的虛實。多麼“暖人肺腑”的一個“老好人”啊!

奸滑之人投機取巧,十分正常。我笑的不是這個。

可笑的是,連盧卡申科都看出來,烏克蘭處于極其危急的關頭,而烏克蘭最依賴的美國盟友,竟然對此無動于衷。約翰遜還在借故拖延,格林各種放狠話,川普仍在大言不慚“24小時”解決烏克蘭戰争,拜登則沉默不語。

這麼明顯的事實,看不出來?讓人寒心呐!

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日前講了一段很沉痛的話,應該是美國國會“卡脖子”援烏法案以來,歐盟官員講過的最沉痛的發言。

雖然這段發言看了讓人非常不好過,但這是真真切切的歐盟官員對于現狀的思考。實際上,因為經常報道對烏克蘭不利的消息,我的戰況報道最近閱讀量和打賞都大幅下跌。如果僅為了自己收入考慮的話,我甯可不報道這番話。但是,考慮再三,為了讓大家了解到真實的資訊,我還是願意詳細介紹這番話。

懇請大家不要因為看了不開心,就不願意打賞。如果大家的格局都僅限于此的話,那等于逼着我編造謊話、瞎話,逗大家開心。那樣的話,我就成了“花剌子模信使”。

何塞普·博雷爾說,美國拒絕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和川普關于退出北約的言論已經對歐洲和整個世界的安全基礎造成了“不可逆轉的裂痕”。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博雷爾是在4月9日的歐羅巴論壇上發表了這次關鍵的演講。他說,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擔任世界上那些分享西方價值觀并反對“紅色威脅”的國家的主要安全保障者的地位。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軍隊是易北河以西所有國家安全的關鍵因素。蘇聯解體後,美國也将前華沙國家納入保護之下。

但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今天來看,75年來堅定不移的東西不再如此:“我們需要讓歐盟公民明白,在冷戰期間和之後保護我們的美國保護傘可能不會一直敞開。也許,取決于誰在華盛頓執政”。

他明确地表示,美國根本不想再處理歐洲安全問題。是以,即使是北約的保證也已經變得非常短暫。

博雷爾呼籲,歐盟應該增強自身的實力,這樣才能在今天這個情勢下,加強北約成員國遵守承諾的意願。他說:“我們不能依賴美國的支援和美國保護我們的能力。我們必須建立我們的共同防禦能力。我們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坦率地說,我認為博雷爾這種呼聲非常迫切,也非常及時。影響今天烏克蘭受援助情況的,既有美國的扯皮,也有歐洲的虛弱。倘若歐洲人在過去的20年内真的認真履行了保護自己的職責,讓軍費開支多于GDP的2%,他們今天肯定有能力援助烏克蘭,甚至有可能讓克裡姆林宮不敢輕舉妄動,根本就不會發生戰争。

然而今天的現實情況是,整個德國境内隻有10套“愛國者”、法國陸軍的炮彈隻夠打一周的仗,荷蘭沒有主戰坦克。這讓歐洲幾乎是赤身裸體面對着野心家。

現在我們先抛開假設的情景,回到現實。博雷爾接着指出,北約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安全工具,但歐洲國家自己也有義務建立一個單獨的歐洲安全體系。畢竟,北約是雙向的,“美國的參與都是虛幻的。畢竟,就像美國不想在歐洲打仗一樣,歐洲也不願意在太平洋打仗”。是以,博雷爾進一步指出,一旦歐洲獨立地解決其安全任務,那麼也就“不再需要北約”了。歐盟根本無法再奢侈地信任美國的承諾是任何聯盟的基礎,也并不是缺了美國就無法建立“共同的東西”。

博雷爾的話相當“政治不正确”,但這反映了歐洲人現實的恐慌情緒。由于美國的懈怠和軟弱,導緻歐洲人認為有必要組建自己獨立的安全聯盟,這樣就不再需要美國。但這與近幾十年來歐洲和美國緊密團結的曆史傳統背道而馳,倘若這一構思成為現實,未來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必将被颠覆。

當然,這也與美國的利益背道而馳。缺少了歐洲盟友的支援,美國龐大的海外利益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川普想要的“解散北約”。如今川普自己不敢提這個口号,倒是歐洲人自己提出來了,還是從一貫比較親美的博雷爾口中。

何況,如果美國不能履行對歐洲盟國的義務,那麼對亞洲盟國的承諾如何得到保證?南韓、日本是否将尋求更可靠的合作夥伴、更強大的安全保障以及全球安全的其他結構性轉變?

也就是說,對美國來說,放棄烏克蘭,就等于放棄歐洲盟友;放棄歐洲盟友,美國在全世界提供的安全産品的信用也将崩潰,到那一天,美國就是妥妥的最大輸家!

一貫口頭呼籲“歐洲獨立”的法國,現在也加大了音量。法國新任總理加布裡埃爾·阿塔爾在通路加拿大時接受加拿大媒體采訪時表達了類似觀點,稱歐盟的安全不應取決于美國,歐洲應該主要依靠自己,歐洲需要北約以外的第二個“救援者”。

不過,少了美國,烏克蘭還不至于立刻失敗。博雷爾稱,“盡管烏克蘭還不是歐盟成員國,但烏克蘭戰争對整個歐盟構成了威脅”,“我們不能将烏克蘭人民的命運與歐盟人民的命運分開,特别是因為普京決心将其破壞穩定的活動擴充到整個聯盟”。

博雷爾的這番話表明,歐盟上司人将盡力承擔起拯救烏克蘭的任務。我們從德國、波羅的海國家以及北歐國家的全力以赴的援助當中,确實可以看到這些國家支援烏克蘭的誠意,英國雖然不是歐盟國家,但也在盡全力支援烏克蘭。

但是,之前我也分析過,歐洲國家既往的安全投入實在是太薄弱了。如果美國從援烏事業中退出,歐洲國家是否能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撐住烏克蘭?如果烏克蘭能撐住,歐洲國家的軍工動員是否能達到支撐烏克蘭收複失地的程度?歐洲人和歐洲政要的決心,是否能支撐烏克蘭到獲得最終全面勝利的那一天?這些問題,目前還很難預測。

我個人的看法,依然是呼籲美國衆議院加速通過援烏法案。這對烏克蘭來說是極其有力的支援,有了這份支援,烏克蘭就可以堅持下去,并逐漸收複失地。

這對歐洲來說也是莫大的支援,讓他們有理由繼續團結在美國周圍,成為對全世界和平最有力的結構性支撐力量。

最後,這對美國本身也極其有利,這将決定性地削弱那些嘗試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野心家。

我認為,美國絕不能放棄烏克蘭,因為他們龐大的海外利益不容割舍,他們與歐洲盟友曆史上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也絕不容在今天割斷。

說一千道一萬,選擇支援烏克蘭,就是選擇了現實利益、長遠利益和政治正确、曆史正确;而放棄烏克蘭,無異于自毀長城!

川普和共和黨應該放下黨争,以美國人民的利益為重,以全世界的和平與道義為重!

俄烏總體戰況簡報:

1、戰争第779天,根據烏總參當地時間今晨釋出的戰果報告,在過去的一天裡,在整個前線一共發生了78次戰鬥。

到昨天為止,俄軍已累計傷亡451730人,昨日新增損失840人。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烏軍還摧毀了俄軍坦克總計7146輛,新增9輛;裝甲車13698輛,新增19輛;火炮11486門,新增34門。

2、當地時間今天淩晨到早晨,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飛彈襲擊,烏克蘭防空網攔截了17架沙希德無人機當中的16架。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ISW網站今天發表文章稱,俄軍正在利用烏克蘭缺乏防空系統的窘境。他們增加了襲擊前線的次數,同時攻擊烏克蘭的能源系統。這樣,烏軍被迫在保衛前線或保衛定居點之間做出兩難的決定。

這一觀點與我昨天文章中的說法完全一緻。其實不是我特别聰明,而是誰都能看出,僅有的三套“愛國者”系統,無論怎樣安排,也不可能既保衛了基輔、哈爾科夫、敖德薩、利沃夫,又能在前線擊落那些每天投擲50到70枚滑翔炸彈的Su-34們,現在這些Su-34在距離前線70到90公裡的地方就丢下炸彈,隻有“愛國者”才能擊落它們。

烏克蘭常駐聯合國代表謝爾蓋·基斯利齊亞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表示,隻有 3% 的俄羅斯彈藥擊中了軍事目标。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他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破壞戰略和恐怖戰略,向烏克蘭城市和村莊發射了近 1000 枚飛彈、約 2800 架沙希德無人機和近 7000 枚制導滑翔炸彈。隻有 3% 的俄羅斯飛彈、無人機和制導炸彈擊中了軍事目标,而 97% 擊中了民用基礎設施。俄軍襲擊了烏克蘭 80% 的火力發電廠,還對水力發電廠造成了嚴重破壞。

白宮發言人卡琳·讓-皮埃爾昨天稱,俄羅斯最近對烏克蘭的關鍵能源基礎設施的破壞表明,美國國會需要立即送出并通過支援烏克蘭的法案。她強調:“過去 24 小時内對烏克蘭的襲擊是另一個可怕的提醒,即烏克蘭需要支援,烏克蘭至關重要!”

澤連斯基真是太難了,援助遲遲不到位,前線缺乏兵員和炮彈,他隻能多方奔走,為自己戰火中的祖國盡量多争取一些援助。昨天,他抵達立陶宛參加三海峰會并與夥伴國家元首舉行會談。

“三海倡議”,也稱為波羅的海、亞得裡亞海、黑海或三海倡議,是一項國際經濟和基礎設施倡議,彙集了位于波羅的海、黑海和亞得裡亞海附近的歐盟烏克蘭的 12 個國家。

在維爾紐斯,他會見了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捷克共和國總統彼得·帕維爾、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漢尼斯和拉脫維亞總統埃德加斯·林克維奇。澤連斯基還代表烏克蘭與拉脫維亞上司人簽署了為期10年的雙邊安全協定。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澤連斯基強調再次向國際社會呼籲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統。他還強調:“俄羅斯的邪惡不僅對烏克蘭構成威脅,而且對與俄羅斯接壤的每個國家以及所有重視國際法的人都構成威脅”。

波羅的海三國真的對烏克蘭掏心窩子。在與烏克蘭簽署10年安全協定的同時,拉脫維亞還宣布,将向烏克蘭撥款1.12億歐元提供軍事支援。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馬格斯·薩克納在社媒上發文,呼籲西方夥伴向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他說:“不要過度誇大烏克蘭對俄羅斯煉油廠的襲擊,可俄羅斯每天都在進行大規模空襲,系統地摧毀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并繼續占領紮波羅熱核電站”。

昨天也就是周四,立陶宛又向烏克蘭移交了一批援助物資,包括反無人機槍、發電機和折疊床。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立陶宛今年已經提供了大批155毫米彈藥,以及M577裝甲運兵車。

前面雖然彙報了博雷爾關于美國的一番話,讓大家對于歐美關系産生了憂慮,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歐洲确實也在積極行動起來以圖自救。

馬克龍近來發聲,法國正在加速武器生産,歐洲需要動員起來。他還呼籲加快向“戰争經濟”過渡并幫助烏克蘭。他依然聲明堅決支援烏克蘭,因為這畢竟是歐洲的核心利益。

很久沒有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波蘭也坐不住了。波蘭總統杜達公開聲明,華沙可能會将一些原蘇系的防空系統的飛彈轉移到基輔,衆所周知,烏克蘭裝備了大量蘇系防空系統,如能從波蘭獲得這些防空飛彈,他們的防空網就可以大大增強。

關于烏克蘭想要獲得7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的讨論,最近是很大的熱點。歐洲議員們十分支援這一援助。在昨天布魯塞爾舉行的全體會議上,歐洲議會拒絕準許歐洲理事會之前送出的預算,聲稱隻要烏克蘭還沒有獲得額外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就不會準許。

歐洲議員們的态度是很有幫助的,這樣的一個集體表态,對于歐洲國家下定決心轉移更多“愛國者”飛彈将極有幫助。

我們有的時候嘲笑歐洲太多“白左”,太多“聖母”,嘲笑他們過于仁慈,但其實人道主義是沒有錯的,仁慈本身也沒有錯。在烏克蘭每天抵禦彈道飛彈的攻擊,每天都有民房被摧毀、平民在死去的時候,歐洲議員們懷着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敦促歐盟國家向烏克蘭轉移防空系統,證明他們的心中确實有愛。

布魯塞爾公共組織“促進烏克蘭”的一群代表在歐洲清算金融機構大樓附近舉行集會,要求将當機的俄羅斯資産和應計利潤轉移到烏克蘭。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集會的組織者之一奧萊娜·庫日姆告訴記者:“Euroclear擁有約2000億歐元的俄羅斯當機資産,每年從中賺取30億至40億歐元。是以,我們呼籲比利時金融機構和歐盟将這些被當機資産的所有收入以及被當機資産本身轉移到烏克蘭。明天,4月12日,歐洲工作組将舉行會議,讨論将這些被當機資産轉移到烏克蘭的法律和财務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必須大聲宣布俄羅斯必須為其罪行付出代價”。她說,這類立法工作已經持續了兩年,烏克蘭的每一天等待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那裡正在發生新的破壞,人們正在死亡。是以,絕對不要再拖了!

哪怕之前對于援烏并不熱心的斯洛伐克,最近也在轉變。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這兩天在斯洛伐克通路,借這個機會,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提供了許多人道主義援助。比如,斯洛伐克宣布,将向烏克蘭提供排雷車。

親俄的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科明确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武力,并表示烏克蘭需要幫助。烏克蘭和斯洛伐克簽署了合作路線圖和另外四份檔案,斯洛伐克承諾不但不會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還會提供幫助。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熱情邀請菲科參加即将在烏克蘭舉行的和平峰會,為烏克蘭取得勝利、歐洲恢複和平共商大事。

俄烏4.12:歐盟外交負責人擔心美國承諾;歐各國紛紛采取行動援烏

可見,盡管來自美國的援助暫時“吃了上頓沒下頓”,但熱愛和平支援道義的歐洲國家仍在幫助烏克蘭。

我們現在很難預測烏克蘭是否能在極為有限的援助支援下守住戰線,更無法預測烏克蘭何時才能取得勝利。但跟世界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許多影響重大的戰争一樣,隻有先穩住陣線,才能以拖待變。有了歐洲國家的支援,烏克蘭就有了和俄軍周旋到底的可能。

而俄羅斯也并非不可一世,更不是不可戰勝。雖然今年這幾個月俄軍咄咄逼人,但他們也已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俄羅斯國内同樣暗流湧動。拖下去,時間未必就站在俄羅斯一邊,我仍極其看好烏克蘭人保家衛國的神聖事業!說一千道一萬,我絕不相信野蠻能戰勝文明,我也絕不相信,全世界熱愛和平的力量,竟能允許俄羅斯胡作非為!

資訊來源:2024-04-12 微信公号 一個寫東西的地方

https://mp.weixin.qq.com/s/W5N8uWnEc9-zxLfeAWS_hg

【聲明】本文為轉發分享,已經注明來源。不代表本平台贊成或反對原作者的觀點,文責和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