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作者:鳥哥筆記

來源 | 新熵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伊頁

夏季未到,防曬衣品類火熱已經悄悄醞釀。此刻打開小紅書,在防曬衣的關鍵詞下,已經有了超過17萬+筆記,以及超過47萬+的商品。其實,這潑天富貴,在資料層面上也有所印證。

根據《中國防曬服飾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未來投資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近年來,“防曬就是防老”、“四季都需防曬”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中國防曬服飾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459億元增至2022年的67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9%,遠高于全球平均增速,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将達到958億元,2022-2026年的複合增長率為9.4%。

而随着品類的不斷增長,也吸引了衆多品牌的入局,除了龍頭蕉下之外,國産新興品牌oh sunny、蕉内、sinsin等,傳統服飾企業如波司登、優衣庫、安踏,以及1688與拼多多白牌,紛紛釋出新品,讓賽道的熱度進一步升溫。

但熱鬧的背後,作為增長較快的賽道,消費者的痛點與需求依然衆多,整體标準與評估次元的不确定性,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面對數目衆多的産品,消費者的選擇困難也在不斷加深,價格與功能性該如何評估?防曬衣是否真的是所謂“智商稅”,白牌和品牌到底該如何選擇?是追求極緻的防曬數字,還是追求舒适感的平衡等?一連串的疑問,不僅影響着品類心智的建立,更是對于品類發展空間的限制。

另一方面,标準的缺失對于品牌方來說,似乎也非常棘手,從産品來看,品牌的内卷往往會進入到“偏科”的處境,在行業内“單極防曬”成了一些品牌營銷的重點,其伴随而來的結果就是:産品在強調某一方面功能時,忽視了整體性的平衡,進而影響消費者的産品體驗。當消費者體驗并不穩定時,從品類的角度來看,也在消耗人們的熱情。

共識性标準對于防曬衣這一品類來說,成了影響發展的關鍵因素。

其實回顧商業史,在消費賽道中,共識性标準的釋出往往會對品類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食品領域内,蒙牛、伊利曾多次參與到乳制品行業的标準制定,随即推動了乳制品多個品類的快速發展;超級單品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生産、包裝、銷售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标準和規範,也讓這一品類快速在全球建立了超級影響力。

對于防曬衣賽道來說,是否存在這樣的品牌可以從标準出發,建立品類影響力?蕉下正在試圖給出一個答案。

01、防曬衣市場,夠大也夠卷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2023年夏天,一張地鐵中的照片登上了微網誌熱搜,高溫之下的北京,成片出現的“蒙面女俠”成了最流行的時尚穿搭。悄然間,防曬衣成了消費者夏季防曬的共識答案。當年618與雙十一品類上的爆發,也印證了防曬衣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随着品類的高速發展與消費者的認可,市場的内卷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在品牌商家一端,防曬衣幾乎成了自家研發與營銷的試煉場,從數字混亂的産品标準,到眼花缭亂的營銷概念,随着需求的增長,幾乎不間斷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在消費者一端,面對産品價格帶的巨大落差,以及功能性的複雜,也讓原本一個簡單的購買決策,在不斷複雜化。消費者似乎隻能依賴小紅書抖音的測評來下判斷,而關于防曬衣數量龐大的避雷、踩坑筆記,就是當下市場某種的映射。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之是以品類會有如此争議,其實回顧防曬衣發展的曆史可以找到一些線索。據調研顯示,現代防曬衣的靈感最早來自于美國一家戶外品牌生産的皮膚風衣/防風夾克,而在中國,蕉下率先對其加以本地化改造更新,才有了如今的防曬衣。在2023年之前,防曬衣作為防曬霜的更新與互補,剛剛推出就收到了不錯的回報。但質疑也随之而來,在許多測評部落客的視訊中,一個流行的論斷時常被提起,即哪怕是一塊普通的布料,也能阻擋80%以上的紫外線。“智商稅”開始出現在了防曬衣品類的身上。與此同時,似乎是某種回應,品牌方開始在面料、以及防曬數字上加碼産品。

公開資料顯示,防曬衣的主要作用是防紫外線,其中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是導緻人們曬黑以及曬傷的兩大“元兇”。防曬衣品牌通過在面料上進行特殊處理,如增加面料厚度、面料密度或者在衣物内層塗抹防曬助劑,以加強抵禦紫外線的效果。

但這也帶來了防曬衣過厚,密不透風等問題。“脫下來一身汗,幾乎捂出了痱子。”某位小紅書部落客在避雷帖中寫道。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商家開始增加材料的複雜程度,将可反射紫外線的原料摻入纖維中,既能減輕厚度,也能防曬。相應地防曬衣材料的“概念營銷”又成了新的主基調。

“面料含有玻尿酸,保濕防曬二合一”、“布料含有木糖醇,上身立減5攝氏度”等概念被不斷推出,TiO2防曬因子、濕态防曬科技、皮膚表面微氣候等不明覺厲的“專業詞彙”,也成了防曬衣品牌在營銷時必備的“添加劑”。而面對複雜的概念,以及無法被驗證的功能,讓“智商稅”的名稱又一次成了大衆對防曬衣的認知标簽。

而在消費者一端,經曆過概念與認知的科普之後,又會在白牌平替低廉的價格與不俗的銷量面前開始了猶豫。巨大的價格帶,以及KOC們的種草,讓原本清晰的購買意願再次混亂。而最後選擇哪款産品,用一項草根調研的結論來說就是,“看當天刷到哪一家的短視訊或者小紅書。”這樣的标準之下,使用者體驗的參差不齊幾乎就成了必然。

其實,從多次“智商稅”的質疑中,可以看出在防曬衣品類的高速發展之下,入場玩家的競争烈度不斷提升。品牌方們似乎在缺乏一個系統性的标準的前提下快速疊代,而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較為片面地增強産品功能,也讓整體性受到挑戰。這樣的事實,在2023年之前表現為産品标準、數值的未公開,一味地強調管道營銷強調流量。而在今天,則展現在科技與數值的滿天飛,沒有統一的行業底線标準。

總結來看,“防曬服是不是智商稅”的聲音說明了混亂的标準已經對消費者造成了心智的擾動,而對于一個未來可能超過數百億的優質賽道而言,改變刻不容緩。

02、防曬衣市場的首部數值标準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防曬衣的底線标準該如何設立?

其實從行業的次元來看,相關的标準一直在不斷完善與進化之中。例如,GB/T 18830-2009《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從國家的次元規定了,防紫外線産品必須同時滿足UPF(紫外線防護系數)大于40和UVA(長波紫外線透過率)小于5%兩個條件,才具有防曬功能。而在2019年,天貓也推出了,“防曬衣标準六邊形”通過結合2019年頒布的《戶外防曬皮膚衣》國家标準和市場各類防曬衣的功能、特質,結合戶外場景的實際應用需求,列舉了防曬、透氣等六大标準。

随着行業的發展,标準的進步在今年又得到了全新的提升。防曬衣市場占有率第一的蕉下,在近日聯合艾瑞咨詢釋出了防曬衣行業首個六維标準——《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文末閱讀原文可檢視完整報告),《白皮書》也獲得了《中國消費者報》的聯名倡議。通過具體可量化的數值,在防曬UPF數值、耐洗度、紫外線阻隔率、透氣率、涼感系數以及克重六方面,綜合皮膚健康專家、面料專家、海量消費者訴求等各方意見,為行業和消費者提供了一份科學可靠、易懂好用的可實操的數值标準。

作為行業的龍頭,蕉下也通過标準的透明化,将坦誠的态度傳遞給了消費者。

蕉下推出的六維标準,在數值上兼顧了防曬衣的功能平衡性與科學實操性,從消費日常應用場景出發,力求照顧到消費者多重使用感受。具體來看,UPF50+的選擇,為消費者提供應對絕大多數日常使用場景的日曬防護,而紫外線阻隔率>99%的标準則保證了消費者既要皮膚曬不黑,也要防護曬傷的需求,透氣率>180mm/s在滿足衣服足夠的透氣性的同時,保證了皮膚長時間幹爽。

而在高溫天氣下,針織面料0.18-0.20qmax[J/(cm²•s)]為防曬衣涼感基礎系數,滿足該數值下意味着不僅觸膚有涼感,且久穿依舊涼爽。主身面料機關克重75-190g/m²以及水洗30次依舊保持UPF50+,則保證在輕便性以及耐久性上做出了要求。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從某種程度來說,蕉下推出的防曬衣标準并非一項“高門檻”,甚至這些數值單個看起來并不厲害,以UPF50+為例,市面上大多數品牌都可以達到這一标準。但從産品的均衡性以及透明度來看,這份标準就擊中了市場的痛點——即全能性實用性可量化标準的缺失。進一步來說,六個次元以及數值标準覆寫的是消費者最為真實的穿着感受,具體的資料抓取,也是從真實的天氣、體感、功能等場景出發,量身定制。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這也就意味着,使用者可以切實通過資料的比對,了解行業不同品牌的平衡性,提升認知,進而幫助消費者識别産品類似“單極防曬”或者片面強調某一方面功能的行為。換句話說,它是産品資料層面的底線,也是産品在具體消費場景中平衡感的基線。而同時達到這樣的标準,對于品牌來說并不容易。

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此次标準的推出,也是一次裡程碑,不僅進一步規範了行業,也是良性競争的一部分。品牌通過執行這份标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達到類似行業龍頭的品質,進而得到龍頭品牌效應的賦能,進一步加持自身。而另一方面,一些符合标準的品牌,也可以通過這份标準進一步加強品類的心智。從某種程度來說,在未來,“蕉下同标準”也許在未來成為與“蕉下平替”一樣的熱門營銷話術,進而讓一些品牌完成複制。

而在标準之下,蕉下也留足了創新空間,通過穩定的标準,不僅可以做大行業蛋糕,也可以讓品牌基于自身的特點,展開創新,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其實從動機來看,作為行業的龍頭,蕉下一直擁有着領先的市占率與增長率,公布防曬衣标準,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更像是對自身競争力的“開源”。畢竟,從銷量來看,跟着蕉下就可以選到好的防曬衣,已經是消費者的某種“共識”。而向行業提供這樣的标準,從公司來看,反而倒逼着蕉下需要在标準之上不斷提升自己,才能繼續保持領先。

03、引領品牌的立身之戰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回顧蕉下曆史,作為防曬衣品類的開創者和引領者,防曬衣等硬防曬品類的成功,成就了蕉下的“商業基本盤”,也讓硬防曬賽道從一個小衆品類逐漸進入到大衆市場。在蕉下完成從防曬衣第一到防曬第一的蛻變,從某種程度來說,防曬衣等産品的品類心智也直接與蕉下綁定。

随着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到防曬衣賽道,賽道的繁榮與混亂也進一步加深。每一次防曬以及相關品類出現類似“智商稅”的負面認知,作為龍頭,蕉下似乎都要承擔影響。品類龍頭的責任就意味着,防曬衣整體賽道的發展,對于蕉下來說不僅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天然的引領者。

這也是為何此次《白皮書》對于蕉下來說,更像是一場立身之戰。如果防曬衣品類,繼續野蠻生長,在使用者非核心訴求上加大内卷,其帶來的後果,也許對于行業和消費者來說,會帶來更大的打擊。消費者混亂的心智,也會阻礙行業的繼續成長。

另一方面,在2024年,蕉下不僅加大了對品類的指引,為了增強品類的認知度,也做出了巨大的投入。

除了對于防曬衣行業标準的釋出,2024年,蕉下開啟品牌雙代言人時代,繼2023年3月官宣周傑倫成為品牌代言人後,蕉下再度官宣品牌代言人楊幂,攜手兩位國民級藝人,在成為生活方式品牌的道路上更進一步。而這次,蕉下與楊幂在相識十年之後的攜手合作,則展現了品牌持續向全人群、全品類滲透的決心,向外界傳達了生活方式品牌應有的調性和質感。

眼花缭亂的防曬衣賽道,需要一個“标準答案”

蕉下與楊幂的首支TVC,即為防曬衣六維标準拍攝的,選擇國民度高的明星作為代言人,有助于蕉下提升品牌國民度,也是從細分市場拓寬到大衆市場最合适的抓手。

從垂直細分賽道走向大衆生活領域,蕉下堅持的是科技創新與消費者使用者場景的融合,以“輕量化戶外”為主線,不斷提高品牌辨識度、築高品牌護城河。而作為蕉下的“商業基本盤”,防曬賽道的堅守與不斷創新,則為蕉下的成長提供着動能。

立身之戰的背後,是蕉下龍頭的責任,更是對于賽道前景的看好,良性競争,共同發展,才能為賽道帶來更多的增量。而摘掉“智商稅”帽子的防曬衣,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