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35鬥微信公衆号 作者:孫丹
設施農業,被稱為建構21世紀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新藍海”。
截至2023年,大陸現代設施種植面積達到4000萬畝,約70%的肉蛋奶和52%的養殖水産品由設施養殖提供。由于能提高機關産出效率、突破資源環境制約,設施農業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同時,行業的諸多“問題”也漸漸露出……
“裝置安裝好之後,大部分客戶都不懂該怎麼使用。我們從創業初期就在想:能不能在這個點上再給人家做一些更深入的服務呢?”
近日,京鹍(北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房相文告訴35鬥,讓客戶用得好、增收益,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團隊十幾年來一直堅守的初衷和使命。
一、深耕設施行業十餘年,把握産業與人才優勢“基因”
京鹍(北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鹍科技”)成立于2020年,核心團隊擁有18年現代化設施農業裝備經驗和15年豐富種植和營運管理經驗,是一家緻力于成為工廠化農業設施裝備研發制造和農業園區種植營運服務的創新型現代農業專業服務公司。
來源:受訪者提供
房相文表示,公司設計師與荷蘭多位設計師建立了深度的技術經驗交流機制和共享管道,項目團隊大多是深耕設施農業的“老兵”,更有中國農科院、北京農科院、河北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領域内資深專家助力。
目前,公司在山東德州設有一座專業溫室裝備制造工廠,擁有鋼結構、鋁型材自動加工生産線、番茄、草莓栽培槽擠壓機、噴塑生産線等專業裝置,可滿足正常及定制化溫室材料的生産加工需求,這讓公司在設計、産品創新研發上更具競争優勢。
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受訪者提供
“剛開始,我們承接的單體項目最大隻有5000平米,現在基本上都是5萬、10萬平米。”
紮實的産業資源和人才優勢,讓京鹍科技在短短幾年内獲得了“飛躍式”成長,并逐漸在産業鍊中探索出了“裝備智造+營運服務”雙循環的業務模式。
二、從裝備智造到營運服務,累計服務項目超過65萬平方米
房相文介紹,公司目前有裝備智造和營運服務兩條業務線,二者互相獨立、優勢互補。
在裝備智造研發線上,除溫室主體結構、鋁材系統等“硬體”外,公司進行了番茄、草莓兩種果蔬種植系統的開發,其中包括與荷蘭專家合作研發的半封閉溫室系統、二氧化碳系統、水肥灌溉系統等,緻力于為客戶打造出“既省成本、又用得好”的産品解決方案。
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營運服務業務線上,京鹍科技主要提供草莓和番茄兩個品種的種植指導、托管營運,各自都有專業化的獨立團隊為客戶服務。目前,公司已打造出“莓好柿界”、“果美莓”等高端果蔬自主品牌。
來源:受訪者提供
房相文表示,公司近幾年的營運服務面積計超65萬平方米,客戶遍及河北、山東、北京、甘肅、遼甯等地區。典型項目案例如:山東德州慶雲現代科技示範基地、世界草莓大會溫室項目、海澱東升科技園葉菜工廠化生産項目、雲南開遠花卉溫室項目等。
由于溫室對環境條件要求較高,考慮到成本優勢,接下來,西部城市、山東、河南、河北等光照充足、溫度适中的區域将會是公司業務拓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造出單一作物品類的“專業化營運”模式。
資料顯示,子公司山東京鹍、京莓科技分别是番茄、草莓專業種植營運管理服務商,團隊則由相關作物學、農學和設施行業人才共同組成。未來10至15年,公司将在葉菜、藍莓、樹莓等方向做出更多嘗試,加快推進不同作物供應鍊的縱深培育。
來源:受訪者提供
“但其中的關鍵核心還是要找到合适的團隊。”
房相文強調,設施農業行業近兩年人才“缺口”較大。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現代設施農業創新工場,公司正通過專家領域課題研發與創新、多模式探索與園區營運等方式,與國内諸多農業大學展開深度合作,從實戰出發,累積多元度産業經驗。
同時,國際化也是一條關鍵路徑。“出海除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外,我們也能從荷蘭等設施農業先行者身上學到有價值的經驗。”據介紹,今年公司正在中東、獨聯體等地區進行海外業務探索,未來将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
房相文表示,希望能深度參與國内設施農業産業鍊建設,與業界夥伴共享各方資源,包括技術、産品、人才及創新成果,在全球經濟放緩的目前,合力推動大陸設施農業實作從量到質的顯著提升。
注:文中如果涉及35鬥記者采訪的資料,均由受訪者提供并确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