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su7上市後消費者投訴不能退定金,網友:重新定義七天無理由

小米su7上市後消費者投訴不能退定金,網友:重新定義七天無理由

小米SU7上市引發的預付定金退還争議:消費者權益與商家利益的平衡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電動汽車正式上市,起售價21.59萬元,上市24小時内預定量達到了驚人的88898輛,引發了消費者和網友的廣泛關注與熱議。然而,随之而來的是一些消費者的投訴,稱在小米APP上支付定金并提前鎖定車輛配置後,定金無法退還,質疑小米此前宣稱的"7天無理由可退定金"的承諾。這一事件再次将"七天無理由退貨"這一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引發了關于消費者權益與商家利益平衡的讨論。

小米su7上市後消費者投訴不能退定金,網友:重新定義七天無理由

對于消費者的投訴,小米官方給出了回應。小米表示,消費者在支付定金後的7天内,可以随時修改車輛配置,滿7天後訂單将自動鎖定。但如果消費者主動提前鎖定配置,就意味着定金不可退還。小米強調,在APP購車流程中,有多次提示提醒消費者慎重考慮是否鎖定配置,一旦鎖定即不可退款。

從法律角度來看,"七天無理由退貨"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一項重要規定,旨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規定,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後的7天内,可以無理由退貨,商家應當予以接受。但同時,法律也對"七天無理由退貨"設定了一定的條件,即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不影響二次銷售。有律師指出,如果消費者在退款期内使用了商品,導緻商品無法再次銷售,那麼就不再适用無理由退貨的規定。

小米su7上市後消費者投訴不能退定金,網友:重新定義七天無理由

在小米SU7的案例中,消費者在APP上支付定金并提前鎖定配置,實際上已經開始了購車流程,相當于對商品進行了"使用"。一旦提前鎖定,就意味着小米需要為該消費者預留車輛,而這部車輛在鎖定期間無法再銷售給其他消費者,這對小米來說也是一種機會成本。是以,小米在購車流程中設定定金不可退的規則,也有其合理性。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肆意設定不合理的退款條件,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七天無理由退貨"作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措施,其初衷是為了防止商家利用資訊不對稱等優勢地位,損害消費者利益。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無理由"并不等于"無條件"。消費者在行使權利時,也應當遵守相關規則,不能損害商家的合法利益。

小米su7上市後消費者投訴不能退定金,網友:重新定義七天無理由

在小米SU7預付定金退還的問題上,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消費者在支付定金後的7天内,沒有提前鎖定配置,而是要求退款,那麼小米就應當無條件退還定金。但如果消費者主動提前鎖定,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接受定金不可退的規則。這既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提醒,也是對商家利益的一種保護。

總的來說,小米SU7上市後引發的預付定金退還争議,再次凸顯了在"七天無理由退貨"這一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下,如何平衡消費者權益與商家利益的問題。作為消費者,我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當履行相應的義務,不能片面地強調自身利益而忽視商家的合法權益。而作為商家,也應當在尊重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設定合理的交易規則,提高透明度,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利益。隻有在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建立起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的關系,才能建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消費環境。

小米su7上市後消費者投訴不能退定金,網友:重新定義七天無理由

在新技術、新業态不斷湧現的今天,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臨着新的挑戰。小米SU7的案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契機。随着越來越多的創新産品和服務進入市場,我們需要在堅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基本原則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根據不同場景、不同情況,制定更加細化、更加靈活的規則,在消費者權益與商家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需要消費者、商家、監管部門等各方共同努力,攜手建構一個誠信、規範、有序的消費環境,推動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