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冰河世紀》朋友們會想到什麼?反正我想到的最多的就是那沒有一句台詞卻每次賺足眼球的松鼠,那隻小松鼠“鼠奎特”一直處在争奪橡果、藏橡果、打開橡果的努力中,每一次它與橡果都會失之交臂,但是,它卻始終沒有放棄,橡果就像是它的人生,它總是在追逐的路途上,為了橡果可以不要愛情不要命,直到在告别動面中,松鼠才終于吃到了整顆橡果。
确實,橡果對于松鼠而言就是它的命,橡果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這些營養成分對松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們不僅可以提供能 量,還有助于松鼠在冬季等食物稀 缺的季節儲存脂肪,盡管橡果的表皮可能苦澀且不易消化,卻能提供必要的營養,幫助松鼠維持健康和活 力。
在生 态系統中,橡果和松鼠之間存在着互惠互利的關系。橡果被松鼠吃掉後,橡果的消化過程有助于其外殼軟 化,進而提高了發芽的可能性。然後在松鼠的活動中被傳播到其他地方,進而有助于橡樹的繁殖和森林的擴充。是以,橡果對松鼠而言不僅僅是食物,還是它們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一環。
橡果,含澱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實、橡子、橡栗。橡樹.栎樹的果實,長圓形,含澱粉和少量鞣酸,外殼可以制栲膠。有的地區叫做橡碗子。橡子主要産于大陸的鄂東山區。 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含量達百 分 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紡織工業漿紗用的原料。橡果是人類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也可制成橡子面。
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關于橡子的證據,可以追溯到78萬年前的以色列胡拉谷地南部,該地阿舍利文化的先民将橡子作為補充澱粉的一個來源。事實上,世界上多個地區的證據表明,橡子利用都有着悠久的曆史。而從時間尺度上看,橡子是号稱比水稻、小麥“資格”還要老的糧食。通過大陸的考古工作者發現,至少在5000多年前,人類已經開始食用橡果了,當時的主食不是小麥、小米等糧食作物,而就是橡果。在大陸古代,橡果通常被當作“備用糧”來食用。據《呂氏春秋》記載:“柱厲叔事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 而去居于海上。夏日則食菱芡, 冬日則食橡栗。”這裡的橡栗就是橡果。
其實,橡果并不是某一種樹的果實,而是一個泛稱,指的是除闆栗外的殼鬥科植物的果實的泛稱。大陸的植物學分類上,認為殼鬥科植物有7個屬,500多種。目前,應該至少有200多種以上的殼鬥科植物在大陸廣泛分布。是以會出現各地方的“橡果”存在着差異性。
現在市面上很多人容易把橡果和榛子弄混,雖然橡子和榛子都是堅果類食品,但它們在植物種類、形态特征、口感用途、營養成分和生長環境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別。橡子是殼鬥科植物的種子,而榛子屬于桦木科植物的種子;橡子通常比榛子更大,形狀更長,呈橢圓形或圓形;榛子較小,形狀路扁平,類似于腎髒;橡子的顔色通常是棕色或者深棕色,榛子的顔色通常是淺棕色或者金黃 色;橡子主要是以澱粉為主,口感比較硬,而且有一種苦澀的味道,榛子含有豐富的油脂,口感比較香脆,而且有一種濃郁的香味。
現在橡果已經很少被用來食用了,主要原因是因為處理過程繁瑣,如果要食用橡果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而且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食物的選擇也變得多樣性,是以口感并不是很好,處理起來還麻煩的橡果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了,不過還是有一些小衆的吃法存在,比方說煎湯、煮粥、搗成汁、泡酒、橡果面、橡果豆腐(也有叫橡果涼粉)等等。
橡果豆腐的做法:
将橡子曬幹,剝去外表硬殼。入清水浸泡三天,每天早晚換水一次。至水色清就可以粉碎磨漿了。橡子與水1比3,制漿後濾去殘渣。最 後用小火熬透後放盤中冷 卻。橡子豆腐就做好了。
也可以采集橡果後曬幹、除殼、水磨、過濾、沉澱、水漂脫色、脫澀、自然涼幹、攆細、制成橡子澱粉。之後随吃随用。一斤粉能做10斤橡子豆腐,依個人情況酌量,粉和水的比例是1:10。
橡果又名“愛情堅果”,是力量的象征。
在北歐和凱爾特文化中,橡果象征着生活,生育和永生。這種可愛的果實也被認為是運氣,繁榮,青春和力量的象征。
橡樹是世上最 大的開花植物,它生命期很長,壽命高達400歲。據說位于美國加州的一棵橡樹已經生存了至少1.3萬年,可能是世界上已知的最 為古老的活生物。
德語中也有諺語說“—掌推不倒一棵橡樹”。傳說亞瑟王的圓桌會議的圓桌是有一棵古老的橡樹做成的。
古老橡樹也是英倫鄉野的标志,用以建造13世紀的教堂和納爾遜時代的戰艦。
許多國家都将橡樹視為聖樹,認為它具有魔力,是長壽、強壯和驕傲的象征。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看過《龍貓》在裡面橡果每次的出現都有重要的意義。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