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作者:中國房地産報

日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釋出了《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城市,折射着中國經濟的走勢,也反映着社會格局的種種變化。

《資産洞見》在此,節選報告的相關要點,供讀者參考。

負增長+高流動

中規院的《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核心點在于“城市繁榮活力”。

那麼,“城市繁榮活力”怎麼評判?

中規院的觀察點是:人。

中規院認為,中國城市未來發展面臨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人口挑戰。

首先,中國出現人口負增長。

2022年末,全國總人口14.11億,較2021年末減少85萬,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降低至-0.6‰,這是大陸自1961年以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其次,人口流動規模巨大。

随着中國城市化程序加快,人口流動持續增強。(3.7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7%)。20~34 歲的是人戶分離比例最高的年齡組,其人戶分離的人口數近 1.2億,,較2010年增加了13個百分點。

加之老齡化、少子化問題的疊加,當今城市對勞動力的争奪,成為城市活力的重要方面。

從常住人口增量來看,2021~2022年全國102個大城市中,49個出現人口負增長,超大城市、II型大城市人口總量分别下降0.07%和0.12%。

從人口增長趨勢來看,41個樣本城市中僅濟南和呼和浩特2022年的常住人口近3年年均增量有小幅上漲,其餘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長總體放緩。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1962~2022年中國總人口年度變化(萬人)(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36座名額之城

那麼,如何以人來觀察“城市繁榮活力”呢?

中規院的方式是,分成:兩個部分,三個名額。

兩個部分——

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

三個名額——

以常住人口展現出來的,稱為:城市基本活力;

以外來商務人口和外來休閑人口展現出來的,稱為:功能活力;

基本活力加功能活力,稱為:綜合活力。

中規院在全國選擇了36座城市展開研究。

包括——

10座超大城市:

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重慶市、廣州市、成都市、天津市、杭州市、武漢市、東莞市。

13座特大城市:

西安市、南京市、沈陽市、青島市、長沙市、濟南市、鄭州市、昆明市、哈爾濱市、大連市、合肥市、佛山市、蘇州市。

13座I型大城市:

南甯市、石家莊市、廈門市、太原市、貴陽市、烏魯木齊市、甯波市、福州市、長春市、南昌市、蘭州市、常州市、無錫市。

4座Ⅱ型大城市:

呼和浩特市、海口市、西甯市、銀川市。

1座中小城市:

拉薩市。

綜合活力:武漢第一

通過研究對比,中規院發現,以城市綜合活力計算,武漢市于2022年排名第一之後,2023年再次蟬聯第一名。

研究顯示——

“華東、華中地區城市綜合活力整體增強。除南京、南昌外,11座城市綜合活力排名較去年持平或上升。武漢蟬聯第1,上海和杭州上升至第2 和第4,甯波上升至第9,長沙、鄭州、合肥、青島、濟南、廈門、福州均在前20之列。”

“華南、西南地區城市綜合活力減弱。成都、廣州、深圳3個超大城市排名分别下滑至第6、7、10,其他城市除重慶、海口外,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城市綜合活力有所回升。東北地區長春、沈陽兩個城市排名上升較顯著,華北地區北京、石家莊和太原排名也出現小幅上升,西北地區城市活力排名提升相對不明顯。”

綜合活力排名前10城市

1.武漢(華中)

2.上海(華東)

3.北京(華北)

4.杭州(華東)

5.重慶(西南)

6.成都(西南)

7.廣州(華南)

8.蘇州(華東)

9.甯波(華東)

10.深圳(華南)

綜合活力排名上升前10城市

重慶(西南)(上升6位)

長春(東北)(上升6位)

福州(華東)(上升5位)

上海(華東)(上升4位)

沈陽(東北)(上升3位)

合肥(華東)(上升2位)

石家莊(華北)(上升2位)

銀川(西北)(上升2位)

杭州(華東)(上升1位)

北京(華北)(上升1位)

基本活力:武漢第一

基本活力,展現在常住人口上。

研究顯示——

“華東、西南地區城市基本活力上升。基本活力上升較快的城市中,杭州、濟南、福州都是華東地區城市,其中杭州是唯一一個基本活力上升的超大城市。北方城市包括烏魯木齊、蘭州、銀川基本活力排名都出現了較快提升。”

“華南地區城市基本活力下降。基本活力下降較快的城市中,廣州、深圳都是華南地區城市,其中廣州、深圳2022年常住人口都較2021年出現了負增長。”

排名顯示,北上廣深4市均為下降,北京市下降9位、上海市下降2位,廣州市下降6位,深圳市下降5位。其他下降較大的城市還包括:南京市(下降17位)、大連市(下降14位)、青島市(下降8位)、西安市(下降4位)。

基本活力排名前10城市

1.武漢(華中)

2.甯波(華東)

3.廈門(華東)

4.成都(西南)

5.長沙(華中)

6.杭州(華東)

7福州(華東)

8.西安(西北)

9.蘭州(西北)

10銀川(西北)

基本活力排名上升前10城市

濟南(華東)(上升8位)

福州(華東)(上升6位)

貴陽(西南)(上升6位)

蘭州(西北)(上升6位)

南昌(華東)(上升5位)

烏魯木齊(西北)(上升4位)

銀川(西北)(上升4位)

拉薩(西南)(上升4位)

杭州(華東)(上升3位)

長沙(華中)(上升3位)

功能活力:上海第一

以外來商務人口和外來休閑人口展現出來的,為功能活力。

研究顯示——

“華東、東北地區城市功能活力上升。功能活力上升較快的城市中南京、福州、廈門、甯波都是華東地區城市,哈爾濱、大連、長春都是東北地區城市。”

“西南、華北地區城市功能活力下降。”

功能活力下降較快的城市,包括昆明市(下降6位)、貴陽市(下降5位)、南昌市(下降4位)、鄭州市(下降4位)、成都市(下降3位)、呼和浩特市(下降3位)、蘭州市(下降3位)等。

功能活力排名前10城市

1.上海(華東)

2.北京(華北)

3.重慶(西南)

4.蘇州(華東)

5.廣州(華南)

6.杭州(華東)

7.深圳(華南)

8.成都(華南)

9.武漢(華中)

10天津(華北)

功能活力排名上升前10城市

哈爾濱(東北)(上升7位)

長春(東北)(上升4位)

福州(華東)(上升4位)

廈門(華東)(上升4位)

重慶(西南)(上升3位)

天津(華北)(上升3位)

大連(東北)(上升3位)

海口(華南)(上升3位)

南京(華東)(上升2位)

甯波(華東)(上升2位)

中國4種活力城市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中規院提出了4種活力類型——

1.穩定型(綜合活力高、基本活力低、功能活力高),主要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廣州四個超大城市。

2.活力型(綜合活力高,基本活力高,功能活力高),主要包括杭州、蘇州、南京、甯波、武漢、成都、長沙、西安、鄭州、合肥、福州 、廈門、深圳等。

3.改善型(綜合活力中、基本活力中、功能活力中),主要包括蘭州、銀川、濟南、長春、青島、烏魯木齊、天津、南昌、南甯、昆明、海口、佛山、無錫、東莞等。

4.提升型(綜合活力低、基本活力低、功能活力低)。主要包括太原、沈陽、石家莊、呼和浩特、拉薩、西甯、大連、哈爾濱、貴陽、常州等。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中國城市活力分類(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2021~2022年,一些城市發生了活力類型的轉變——

1.廣州(活力型→穩定型)

常住人口年均增量減緩,人口基本活力下降,由活力型轉為與北京、上海、重慶同類的穩定型。

2.福州、廈門(改善型→活力型)

基本活力和功能活力同步提升,由原來的改善型轉為活力型城市。

3.烏魯木齊、天津(提升型→改善型)

烏魯木齊由于基本活力提升,晉升為改善型城市;天津的功能活力提升,晉升為改善型城市。

城市活力突圍

就功能活力而言,消費是城市活力的經濟學投影。中規院研究,将城市商戶分為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演藝欣賞、展覽參觀、餐飲、酒吧、體驗、休閑8類,進行比較考察。其中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演藝欣賞、展覽參觀表征的是城市特色活力。餐飲、酒吧、體驗、休閑表征的是城市煙火氣。通過進一步觀察,可看出大陸各城市是如何挖掘地方特色資源,來引領特色活力恢複的。

以下為8類商業城市活力恢複較好、展現城市活力突圍的代表性城市。

演藝欣賞:上海,“演藝之都”

演藝欣賞恢複指數TOP10

上海市、北京市、成都市、天津市、深圳市、杭州市、武漢市、重慶市、蘇州市、廣州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上海各區演藝欣賞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2021年,上海首批認定100家演藝新空間,涉及與音樂酒吧、茶樓、咖啡廳、酒店、購物中心、商圈廣場、購物綜合體、文創園區、書店、博物館、展廳、商務樓宇等多種用地類型融合。通過将演藝空間和公共空間的深度結合,突破了傳統表演藝術對場地的要求,有利于“全城戲劇”藝術氛圍的建構,也有利于城市文化氛圍的營造。

展覽參觀:武漢,“會展之城”

展覽參觀恢複指數TOP10

武漢市、西安市、上海市、南京市、蘭州市、成都市、銀川市、長沙市、天津市、大連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武漢各區展覽參觀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武漢依托九省通衢位置優勢、雄厚經濟規模體量,借助豐富教科文衛旅體資源、鮮明的專精特新産業特色及良好營商辦展政策等,全力打造國家會展中心城市。截至2023年8月,武漢舉辦展會節事活動653場,同比增長77%(預計2023年全年超千場,為近10年之最)。

人文景觀:南京,“博物館之城”

人文景觀恢複指數TOP10

南京市、西安市、太原市、北京市、重慶市、大連市、杭州市、廈門市、沈陽市、哈爾濱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南京各區人文景觀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根據《南京市建設“博物館之城”發展規劃》目标,到2025年将力争新增100座備案注冊博物館,孵化100座類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300個以上。通過“博物館+教育”“博物館+社群”“博物館+夜遊”等多種模式文旅融合模式,将“文化展廳”更新為“文化客廳”。

自然景觀:貴陽,“千園之城”

自然景觀恢複指數TOP10

貴陽市、南京市、北京市、石家莊市、成都市、太原市、重慶市、南甯市、杭州市、濟南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貴陽各區自然景觀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貴陽市近年來啟動“千園之城”建設,大力建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山體公園、城市公園、社群公園等各類公園。目前貴陽市各類公園總數達到1025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5平方米,“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城市公園格局基本形成。優越的生态環境成就了貴陽“中國避暑之都”的美譽,且上榜中國十大“大美之城”,入選“2023避暑旅遊優選地”,登上“避暑度假推薦榜”榜首。

餐飲:長沙,市井記憶新消費

餐飲恢複指數TOP10

長沙市、拉薩市、成都市、重慶市、青島市、蘇州市、西安市、南京市、杭州市、廣州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長沙各區餐飲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2018年3月以來,長沙市委、市政府在“舊城改造”中引入“有機更新”理念,在老城區5.6平方公裡(合8400畝)範圍内進行試點。堅持“保護+利用”原則,對白果園、西文廟坪、潮宗街等14處曆史文化街區、曆史地段(街巷)精準運用“留、改、拆、補”等辦法,統籌推進有機更新,通過延續曆史文脈、提升街區功能,為城市活力創造了更具記憶的消費場景。

酒吧:成都,詩與遠方的夜間經濟

酒吧恢複指數TOP10

成都市、長沙市、廣州市、深圳市、重慶市、北京市、杭州市、西安市、上海市、拉薩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成都各區酒吧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成都的夜間經濟發展經曆了從以美食和酒吧為主的1.0版,到融合藝術、文創、文博等新興消費業态的2.0版,再到文商體旅深度融合、線上與線下一體化、科技與時尚互動共生的3.0 版。目前成都夜間消費規模占比達到45%,是典型的“以娛興夜”型城市。酒吧作為成都夜間經濟的中流砥柱,成都現有各類酒吧2500餘家,數量排全國之首。

體驗:西安,古今國潮

體驗恢複指數TOP10

成都市、西安市、長沙市、廣州市、重慶市、蘇州市、南京市、杭州市、深圳市、海口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西安各區體驗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文化旅遊産業是西安的支柱産業。為深化文化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西安大力發展沉浸式、體驗式新業态,聚焦曆史文化、微度假、本地遊、夜間經濟,推動産品、場景、技術創新,建構特色化、品質化的文旅消費格局。目前西安已形成了從碑林曆史文化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小雁塔曆史文化片區等大型綜合文化街區,到長安書院、開元劇場、絲路歡樂世界、綠地絲路全球文化中心、西安曲江文創中心等中小型文旅空間,再到建國門老菜場、興善寺西街、陽光天地等年輕人聚集的潮流地,到固定周末創意市集場地的多樣化消費聚集地和多種規模的文旅吸引點。

休閑:重慶,創新數字娛樂

休閑恢複指數TOP10

長沙市、重慶市、西安市、蘭州市、上海市、成都市、銀川市、武漢市、拉薩市、長春市。

誰是中國活力第一城?

重慶各區休閑類活力恢複指數(中規院《2023中國城市繁榮活力評估報告》)

建設“消費元宇宙”場景與“文旅元宇宙”場景。推動數字藏品、數字藝術商店、數字内容 IP 等在商場落地。積極推動劇本娛樂行業蓬勃發展,着力打造“劇本+”全新沉浸式文娛消費新模式。抓住直播帶貨機遇,持續打造10餘個高标準直播基地。拓展VR全景旅遊新模式,推動重慶圖書館、重慶美術館、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重慶大劇院、三峽博物館等文化場館融合數字智能技術,加快推動全息影像、增強現實、5G+8K等技術在圖書閱讀、文物展示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虛拟演藝賽事發展,引導全息投影、體感互動等技術與賽事、演唱會、音樂會等相結合,打造虛實融合的“超級現場”沉浸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