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界修真】初出茅廬,民法典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作者:小王普法
【法界修真】初出茅廬,民法典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小明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裡的父親當兵,一直在外地,家中隻有母親照顧他,但是他對父親的思念一直默默地藏在心裡。

.他時常問母親,因為在當地叫“娘”,他就問娘,“達達”什麼時候能夠回來,每次娘都說快回來了,等到樹葉落了,你達就會來接咱們娘倆到部隊去。

【法界修真】初出茅廬,民法典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小明一有空就跑到村頭地小山坡上去看看來往地人群中是否有軍人,甚至每天都盼望着嫩綠地樹葉快些黃了,快些落下來。#民法典#

這一天,小明沒有事,看到村裡來了一位外鄉人,大家都去看熱鬧,因外鄉人在外面見識多了,會把一些新鮮事告訴大家。

外鄉人待得地方就成了村裡最熱鬧的地方,那個外鄉人說,外面現在借錢都要打借條了,如果不打借條,以後不還錢,可能就要不回來了,當時小明就想,娘為了生活向鄰居李大伯家借的1000元,就沒有打借條,娘告訴李大伯說是等孩兒他爹回來就還錢,怎麼會有借條這件事,真是奇怪?

外鄉人說,現在外面處理問題都開始打官司了,打官司就是去法院訴訟。小明想,為了錢都打起來了,還在法院打,看來外地人為了錢,都不講誠信了,俺娘就告訴俺,“借人物,及時還,後又急,借不難”。怎麼這麼樣的道理都不懂,真是缺德。

【法界修真】初出茅廬,民法典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外鄉人說:誠實信用原則,就是指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應當本着遵約守信、與人為善地主觀心态,與對方進行交往。是針對當事人地心态而言,适用範圍廣泛,故稱為“帝王原則”。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地表現:

一、當事人一方違反約定,未向對方當事人履行自己地義務。

二、當事人惡意加害對方,即損人不利己。

小明總算是聽明白了外鄉人地話,原來很多人不講誠信,都開始打官司了,他就感到非常好奇,父母教我們從小就要誠信,怎麼很多大人怎麼長大了就忘了呢?他感到非常不了解,他就回家找他娘問一下。

【法界修真】初出茅廬,民法典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回到家裡,小明将這些事告訴了他的母親,他娘告訴他“信為道源功德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信念,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特别是對自己人生品格有影響的事堅決不能做,孔子就教育我們“仁慈隐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颠沛匪虧。”人不論遇到任何困境都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能随波逐流,喪失了自己本心,因為這些都是天道,是一個人做人的本分,分毫不能差。

小明聽後,認真的點着頭,非常希望聽聽父親的解釋,看看父親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處理,他在默默地思考着今天碰到的問題,不斷地向内探求着,不斷地在打磨自己,害怕自己遇到問題也會像外鄉人一樣處理問題,他看向了遠處的山丘,就想着到山上去看一看。

【法界修真】初出茅廬,民法典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遠處的山綠綠地與天上雲彩連成一片,仿佛在告訴他,天地之間,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

歡迎關注“小王普法”,一起走向法界修真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