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恕。再說三恕

作者:貴在有一

《論語》中有一句對話: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個人認為,孔子說的“其恕乎”後面應該是問号。

終身行之者。就是終身修行,終身踐行。是以,子貢問的這“一言”,那格局就應該是相當的高,甚至可能是最高的。

它會是恕嗎?它大概是恕吧?它應該是恕吧?

那麼,什麼是恕?就我個人的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是恕。或者說隻是恕的一部分或一個方面,并不能完全代表恕。

恕,正确的了解應該是“放下”。

請注意,“放下”和“放過”是兩個概念。不可混淆。

魯迅說,錢能解決80%的煩惱。

而“恕”能解決至少99%的煩惱和心理問題。否則就擔不起終身修行、終身踐行的格局。

那麼有心理問題,比如說抑郁症等,就是在“恕”上修行不夠和對“恕”的了解認知不夠。

再次強調,放下和放過是兩個概念。萬不可混淆。

可能我的表述能力有限,勉強解釋一下。

放下就是放下,是屬于心理上的和思想上的,然後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該追究責任的還是要追究責任,該認錯的還是要認錯,該改的還是要改。

放過就是放過。

可能會有些調解員或者是充當調解員角色的人,就會把放下和放過混淆。往往就會容易造成姑息養奸和難以達成調解的目的。

是以,就我的了解:恕。可以不放過,但是一定要放下。不放下或者是放不下,難免就會耿耿于懷甚至是憤世嫉俗。自己的煩惱和痛苦郁悶就會源源不斷的自我産生。就容易在某些時候爆發,進而産生過激的言行,甚至是報複社會等。

注:我個人的了解,憤世嫉俗不應該是“憤世疾邪”的引申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裡不做探讨和解釋定義。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所沖突和磕碰。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老病死在所難免。

是以,恕就具備了終身修行和踐行的條件。

天有三恕:恕天,恕人,恕己。

人有三恕:無心之過,好心壞事,慈悲違己。

己有三恕:力不能及,技不如人,狀态不佳和時運不濟。

何謂天有三恕?天道運作有他自然的規律。

羊吃草,狼吃羊。天意如此。即便你是養羊的,你可以阻止和預防狼吃你的羊,你可以不放過狼吃你的羊,但是你一定要放下。因為狼吃羊是天意如此,是以要恕天。

有些人養狗,就是為了吃的。你可以自己不吃,但是不應該反對。因為如果不可以吃,那麼他就不會養,狗的數量就會急劇下降。那麼這些狗本來就不會存在或者是存活下來。

比如說你想升職加薪,别人也想升職加薪,然而職位有且隻有一個,最後别人當上了你沒當上。如果你不能放下,煩惱痛苦郁悶的隻會是你自己。是以要恕人。

而人生在世,不可能你想怎麼樣,你就能怎麼樣的。就算是目前号稱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美國總統,他也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他也必須為支援自己的人,去争取他們的利益,否則就沒人支援他,他就當不上美國總統,當上了他也坐不穩。是以要恕己。

這是天有三恕。你做不到或者是做的不夠,那麼自己的煩惱痛苦和抑郁就在所難免。

何謂人有三恕?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你不能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意願去做。既然不能等同,那麼沖突和交叉就不可避免。是以要有人恕。

當然也不能任由别人來欺負和傷害自己。再次強調一遍:恕是放下,放下和放過是兩個概念,不可混淆。

如果是别人刻意的欺負和傷害自己,即便是自己也要放下,但是不應該放過或者說放過是有相應的條件的。該道歉道歉,該賠禮賠禮,該判刑的判刑。包括自己欺負和傷害了别人。否則,無條件的放過就是姑息養奸,于人于己于社會都是不好的。

這裡所說的人有三恕,是指這三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應該先無條件的放下,然後再視情況而定,是否放過,以及降低放過的标準和要求。

無心之過。别人并不是有心的,不是刻意的。

好心壞事。别人本是好心,結果幫了倒忙壞了自己的事。

這兩個是比較容易了解的。但是具體的情況,有時候要區分對方到底是無心還是好心,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是以在放過的标準上,還是要有一些要求的。即便是不為了自己,也要提一點要求,讓他長點記性,以便他自己改正莽撞的性子。

慈悲違己。假設一個事件來說明。

假設我是一個獵戶,用箭或槍打中一隻鹿(不涉及到非法狩獵),鹿受傷跑了。我就順着血迹追過去。等待鹿流血過多體力不支,我自然就會獲得這頭鹿。在我追上鹿之前。這頭鹿機緣巧合倒在了一位剛好路過的和尚面前,和尚慈悲為懷,救了鹿并且放走了。于是我就損失了一頭即将獲得的鹿。

那麼這個和尚的行為對于我來說就是慈悲違己。

放下是一回事,放過又是另一碼事。

比如說你不小心撞了我一下,好歹你也要說一句對不起抱歉之類的話吧?如果是你直接就說:你瞎呀?好狗不擋道,你不長眼被我撞了活該。那我自然就應該把放過你的條件就要提高一些。

如果是你開車不小心錯吧油門當刹車把我撞飛了,那放下歸放下,該怎麼着還是要有的。

何謂己有三恕?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是以要有己恕。

力不能及。每個人的能力和實力都是有限的,即便是能力和實力可以持續提高,他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比如說父母病重,但是治療費用超過了自己的能力。這就是典型的力不能及。

而且就我個人的了解,我們隻能治病,沒有人能治命。

有些時候治病不一定就是好的,因為沒有人能治命,沒有人能逆天改命。有些話可能不好說,也可能不能說,就此打住。

技不如人。技不如人是常态。因為理論上隻能是有且隻有一個人是天下第一。

技不如人,甘拜下風。可以有一定的方法應對。比如說:錯位競争,改弦更張,揚長避短,以及學習借鑒等提升自己。

但是在當下,一定要恕己。否則就容易産生各種不好的情緒。情緒不穩就難免會造成一步錯,步步錯。

比如說:嫉妒恨,我怎麼能連他都不如。

狀态不佳和時運不濟。

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始終保持最佳狀态的,但是這畢竟隻是理論上的可能。難免會有狀态不佳的時候。而現實總是很現實的,它不是單機遊戲,不會給你存檔重來的機會。

不能恕己就很難走出來。即便有些時候機會隻有一次,錯過了就錯過了。但是事已至此,又何必徒增煩惱呢?

而時運都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自己能決定的就不能叫時運。

隻是有些高手,他善于把握時機,以及能比較準确的感覺到時運,他就能在時運不濟的時候蟄伏,在時運偏向于自己的時候勇于出擊順勢拿下,一舉成名。

綜上所述,是為三恕。

不恕天,性格就不會好。

不恕人,人緣就不會好。

不恕己,情緒就不會好。

這隻是相對來說。實際上都會影響自己的性格人緣和情緒,隻是相對更大一些。

性格不好,自然就會影響你的人緣和情緒。情緒不好自然也會影響性格和人緣。人緣不好的人,也很難想象他的性格和情緒會有多好。

三三得九,九九歸一,是為“恕”。

一個可以終身修行和終身踐行的“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