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作者:事先串通的人所翻書人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衛國在春秋曆史上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也是周朝的姬姓諸侯國,它的第一代國君為周文王的第九個兒子康叔封,其立國前後共九百多年,是所有周朝諸侯國存在時間最久的,直到公園前209年,衛君角才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才算徹底滅亡。

衛國雖然是小諸侯國,但是它的國内頻發内亂,也輩出人才,但這些人才都不在本國有所作為,之是以這樣,是因為衛國不僅國内震蕩,而且國君的行為也非常被人不齒,當然就是這樣一個帝王間不停殺戮的小國,竟然出現了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動依舊的兄弟之情。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一】衛國的由來

周武王滅商後,封功臣昆弟,但因為九弟姬封和十弟姬載年齡小,是以沒有受封。周武王死後,周公旦攝政,引發了管叔鮮和蔡叔度挾持武庚祿父叛亂的事情,叛亂被平定後,周王朝覺得商朝遺民需要以新的方式治理,于是就把原來封給武庚祿父的地盤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封給了商朝王室成員微子啟,微子啟是纣王的哥哥,因為是庶子是以沒有權力繼承帝位,當時是身為嫡子的纣王繼承了王位。周王朝封微子啟治理商朝遺民是有一定道理的,微子啟得到的封地在宋,是以,微子啟受封的諸侯國的名字就叫宋國。

另一部分給了姬封,因為這個時候姬封已經長大了,作為還沒有封地的周王室剛成年的成員,姬封是最合适的人選。姬封受封之後,把這部分商朝遺民所在的地區叫衛國,姬封死後,谥号為康叔,是以叫衛康叔。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二】衛國的傳承

衛康叔死後,傳位給兒子康伯,衛國開啟了世襲罔替模式。從衛康叔算起,衛國的國君一共傳承了38位,如果算上内亂時沒有谥号的國君,就是42位。

與其他諸侯國不同,衛國的特色就是爵位晉級又降級。例如:衛國第8位國君衛頃侯時期,由伯晉級為侯。到第11位國君衛武公時期,由侯晉級為公。但是到了第33位國君衛成侯時期,爵位由公降為侯。到了第35位國君衛嗣公時期,爵位由侯降為君。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三】衛宣公的無恥

衛宣公為公子時就放蕩不羁,誘奸其父衛莊公之妾夷姜,并生下一子,名伋,俗稱急子。衛宣公即位後封急子為太子,在急子十六歲時為他聘娶齊僖公長女宣姜,齊僖公有兩個女兒,長女宣姜,次女文姜,都十分美貌。

衛宣公聽使者說齊女有絕世之姿,就起了淫心,指令大臣在迎親必經之路上構築新台,新台重宮複室,極其華麗。迎親之時,衛宣公故意下令急子出使齊國,自己居然跑到新台迎娶了宣姜。

《詩經·新台》就是諷刺衛宣公違背天倫,在黃河邊上鑄造新台,截取兒媳的事。自從娶了宣姜,衛宣公就将夷姜撇在一邊,歐陽修《詩本義》描述為:“淫不避人,如鳥獸耳”。

三年,宣姜連生兩子,長曰壽,次曰朔。雖然是同母生,但品德迥然不同,公子壽天生仁慈,與急子如同胞一般相愛。而公子朔天生狡猾,陰狠歹毒。衛宣公因偏寵宣姜,很快就将昔日憐愛急子之情轉移到公子壽和公子朔身上。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四】争先赴死的兄弟

失寵的夷姜自缢身亡,宣姜和公子朔不停的诽謗太子伋,于是,衛宣公派太子伋出使齊國,并指使強盜攔在衛國邊境莘地等着,衛宣公交給太子伋白色的旄節,并告訴強盜看見手拿白色旄節的人就殺掉他。

公子壽知道衛宣公想殺死急子,于是告訴了太子伋,并讓其趕快逃走,太子伋不同意,認為不能違背父親的指令而求生。公子壽隻好用計把公子伋灌醉,然後偷走了太子伋的白色旄節,公子壽帶着白色旄節來到莘地,結果被強盜殺了。

公子壽死後,太子伋也趕到了,他對強盜說:“應該殺掉的是我,他有什麼罪?請殺死我吧”。強盜當然不會放過他,是以也殺死了公子伋。這樣達到了公子朔的目的,一箭雙雕,之後衛宣公立公子朔為太子,就是衛惠公。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詩經·邶風》中有一首詩歌叫《二子乘舟》,衛國的百姓得知兩兄弟的死訊後,都為他們感到悲傷,衛國人感其精神,就編寫了這首詩歌: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願言思子,不遐有害!

此二子就是指衛國公子晉的兩個兒子伋和壽,他們為兄弟情誼争先赴死。後人評價說:人倫到了衛宣公這裡已經泯滅了,娶庶母,霸占兒媳,誅殺親子,如此不顧禮義廉恥,不管人倫道德的昏君,竟然養了兩個好兒子,衛宣公的偏聽和偏愛,最終親手斷送了兩個兒子的性命。

【史記世界】争先赴死的兄弟情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