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作者:中國公民鄭勝輝

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2128天

關于作者

邁克爾·普鳴教授,哈佛大學獲得傑出教學教席的教授,他開設的中國哲學課在哈佛大學的受歡迎程度排在前三。

克裡斯蒂娜·格羅斯·洛,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哈佛大學東亞曆史專業博士。

關于本書

這本書是哈佛大學中國哲學課的課程内容精選。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孔子、孟子、老子、管子、莊子、荀子六位中國古代先哲的思想,教你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慧改變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作者運用了生活中大量的鮮活事例,内容貼近日常生活,發揮了中國哲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核心内容

用現代文明的視角,看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和智慧如何幫助我們改善人際關系、優化決策思維、提升自我的可塑性,進而全方位地改變我們對人生的固有認知。

前言

這本書的精髓,用西方文明的視角,看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和智慧,如何利用它們颠覆我們的固有認知,改變我們對自我和世界的看法。

這本書是哈佛大學中國哲學課的課程内容精選。主要作者邁克爾·普鳴教授是哈佛大學中國哲學課的主講老師,他在2006年的時候開設這門課,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冷門的題目,但沒有想到開課不久就受到了大量哈佛學子的追捧。到了第二年開課的時候,課堂的火爆程度到了什麼地步呢?連教室的台階上都坐滿了學生,擠都擠不下了。校方沒有辦法,隻好把這門課搬到了哈佛大學最大的講堂——足足能容納1000人的桑德斯劇場。今天,中國哲學課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公共選修課之一,它受歡迎的程度在哈佛大學僅次于《經濟學原理》和《計算機科學入門》。

你可能會奇怪,中國哲學,聽起來有點高冷的一門課,為什麼會在哈佛大學的校園裡這麼受歡迎呢?據說,普鳴教授向他的每一位學生承諾:“隻要你認真對待,這将是改變你人生的一門課。”事實證明,這并不是一句大話空話。他的學生們認為,這門課的沖擊性極強,改變了他們的固有認知,讓他們看到了從未想過的種種可能性。

而且,《哈佛中國哲學課》這本書的英文名就叫做The Path—A New Way to Think About Everything,直接翻譯過來就是“道——認識一切的新方式”,道是道理的道。這條音頻說的就是怎麼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和智慧來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因為這門課是外國教授給外國學生講中國哲學,它更側重于講那些對于西方人來說新鮮的東方思想,用這些思想和西方哲學思維形成互補。通過這本書,我們也能從西方文明的視角看待中國哲學,掌握認知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我們主要講四個重點内容。第一個重點,中國古代哲學在今天的價值是什麼?作者告訴我們,中國哲學最可貴的地方是它的實踐性和日常性,它能深刻而廣泛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第二個重點,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作者給出的答案是,要重新認識“禮儀”的意義和作用,施行真正的禮儀,就能改善你和他人的關系。第三個重點,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學會“權變”和“知命”,尊重生命的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同時以開放和敏感的心态去應對。第四個重點,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答案是修身,通過有意識地磨煉自己,最終達到得心應手、内化于心的境界。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第一部分

第一個重點,重新認識中國哲學的價值。

長期以來,中國哲學的學術地位是受到低估的,學者們一直因為中國哲學缺少概念和邏輯而受到困擾,甚至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并沒有産生過真正意義上的哲學。馮友蘭先生編寫中國哲學史的時候,盡了很大的努力使中國哲學概念化、體系化,他采用的方法是西方的邏輯分析方法。但是,普鳴教授看待中國哲學的思路卻截然相反。他認為,中國哲學欠缺概念和邏輯體系的特點,恰恰是非常寶貴的地方。西方哲學是注重概念和邏輯的,往往提出比較抽象的命題,比如,什麼是自由意志?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道德是經驗的還是先驗的?等等。但是,中國哲學卻從留意具體的細節開始,比如《論語》中會關注人吃飯、走路的舉止行為,這種見地在哲學裡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相信,哲學恰恰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他們借助生活中平凡的一面來表達他們的思想,隻有日常生活才是偉大變化發生的地方。這樣一來,思想就真正貼近了生活。中國哲學提出了一個非常基礎但是很有智慧的問題:你如何面對你的日常生活?

或許是源于這樣的認識,普鳴教授在傳授中國哲學思想時,很少使用晦澀難懂的哲學術語。他大量地運用生活中的鮮活事例,通俗地解讀孔孟、老莊、管仲、荀子等人的思想。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可能會聯想到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因為它的内容貼近我們的生活,發揮了中國哲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在進入具體思想的讨論之前,作者還提醒我們,需要打破對于中國哲學的刻闆印象。比如,提起儒家思想,我們往往會想到安分守己、循規蹈矩,我們認為儒家教導我們要安于自己的社會角色,服從現成的社會規則,給人的感覺是保守的、僵化的。但是作者認為,孔子從來不是一個希望加強社會控制的人,儒家思想反而是激發我們改善自我的意識,通過修身的方法,塑造更完善的自己。它引向的是一種開放、積極的心态,而不是封閉和保守的。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中國哲學在今天究竟有什麼價值?這本書告訴我們,中國哲學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植根于日常生活,留意那些微小的細節,而我們要領略這些古老的智慧,必須打破刻闆印象,重新揭開它們的真面目。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第二部分

第二個重點: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作者告訴我們,要靠禮儀。通過禮儀營造一種情境,體會他人的感受,就能改善人際關系。說起禮儀,你會首先想到什麼?是像婚禮、葬禮一樣大場面的儀式,還是社會活動中的迎來送往?無論哪一種,很多人會感覺禮儀是流于形式的一種東西,而且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外在限制,讓人覺得是負擔。

那什麼是真正的禮儀呢?我們先來看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你跟一個4歲的小孩子玩捉迷藏,你藏起來以後,會故意露出來一隻腳,友善他找到你。當他找到你時,他會高興地大笑,你會裝作很懊惱的樣子,稱贊他很厲害。如果作者告訴你,這就是禮儀,你可能會懷疑,做個遊戲怎麼就是禮儀了?那麼,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作者對禮儀的重新定義。

作者認為,禮儀是構造一個“假想”的情境,人們被帶到一種全新的關系中,每個參與者扮演了與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這是能幫助我們改善人際關系的關鍵。還是拿剛才的例子來說,在捉迷藏的遊戲中,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完成了反轉,平時在孩子眼中無所不能的大人,扮演了笨手笨腳會被抓到的人,而處于弱勢地位的孩子卻扮演了強大的角色。這個禮儀背後的意義就是——假裝孩子比大人聰明。在這個禮儀中,孩子變強大的需求得到了滿足,而大人也可以放松一下,兩代人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潤滑。

除了營造情境,禮儀還有一個要點是體諒别人的感受。文化大家辜鴻銘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的禮儀,本質上是對他人感受的體諒。或者換句話說,禮儀是讓我們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感受和了解他人的情感,達到“共情”。我們把中國人的禮儀和日本人的禮儀做個比較,日本人的禮儀精緻周全,比如不管見到誰都會彎腰、點頭、微笑,連每一個動作的幅度都是差不多的,但很多西方人覺得,這種精緻周全的禮儀無法讓人真正愉悅起來,原因是什麼?因為它好像是排演過的一樣,他們的微笑像是服務人員的職業行為,他們的禮儀是在展現自己的修養有多好,而不是體諒他人的感受。而中國人的禮儀,可能沒有那麼精細周到,但往往讓人感覺到真心實意,是以能産生情感上的滿足。

在平時,我們往往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很難進入他人的角色,去了解他人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而禮儀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通過營造一種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模式,讓我們扮演其他角色,或者互換角色,這樣我們就能體諒對方,進而改善我們之間的關系。作者認為,對于我們個人而言,禮儀能防止我們陷入單一的角色,打開我們的視角,讓我們的情感更包容。對于他人來說,禮儀能照顧對方的感受,使我們的人際關系更和諧。

如何用禮儀來改善人際關系,這裡有兩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營造一種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情境,扮演不同于平時的角色;第二個要點是體諒他人的感受,與他人産生共情。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第三部分

第三個重點——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作者在這裡闡發了中國哲學裡“權變”和“知命”的思想。權變,就是變通。知命,就是認識命運。這兩個詞,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好像不是褒義詞。很多人覺得善于變通的思維方式,造成了不守規矩、鑽空子這些“沒素質”的行為,阻礙我們融入現代文明。“知命”呢,好像代表了一種不求上進、隻求認命的消極思想,讓我們不是主動地迎接挑戰,而是麻木地安于現狀,這就更是一種該抛棄的老腦筋了。可是這兩個詞,在作者那裡成了“寶貝”,他認為這才是中國人的大智慧。

先來說說“變通”為什麼是一件好事。德國哲學家康德曾經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倫理實驗,假設一個朋友藏在你家裡,這時一個追殺他的殺人犯來敲門,問你那個人在不在,你是應該說謊來保護你的朋友,還是應該誠實地回答?你可能會說,我當然要保護我的朋友。但是康德給出的答案是,你應該說實話,因為誠實是絕對的原則,不應該根據情況而有所變化。

這個問題如果抛給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比如孔子,他可能會回答,你當然應該說謊去幫助那個無辜的人,因為你應該通盤考慮當時的情景,而不是機械地執行單一的戒律。孔子也會告訴你,如果排除了人的情感等所有複雜因素,那這樣的思想實驗毫無用武之地,因為它完全不能指導我們的實際生活。事實上,沒有哪一種倫理或道德的法則可以淩駕在人類情感的複雜性之上。

這就是中國哲學裡的“權變”思想,也就是中國人變通的智慧。它強調,每一個具體的場景都是獨一無二的,并且一直在變化。如果我們不懂得變通,隻會依照固定的法則或标準去應對,那麼就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的決策。好的決策,一定是取決于我們對于具體情況的了解,還有對于整體事件的把握。

再來聊聊“知命”是一種怎樣的智慧。作者認為,西方人習慣于把自己定義成一個理性的個體,過分依賴自己的理性頭腦,以為可以通過精細的計算解決所有的問題。事實上,由于西方人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現代社會的基礎,我們作為生活在現代社會裡的個人,也存在同樣的傾向。比如,我們都喜歡做計劃、列清單,我們會計算什麼對我們有利、什麼對我們有害,然後制訂周密的計劃,努力去實施。可是作者告訴我們,這種思維隐含了我們對世界的誤解,就是把世界當作穩定的、有普遍法則支配的。

但事實是什麼呢?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不确定性,即便我們計劃得再周全,總是會發生一些預料之外的事情,打破我們對未來的設想。或許你會說,我們會提前考慮這些意外,但是實際上,當意外發生時,我們還是猝不及防,并且非常懊惱。

中國哲學裡的“知命”思想,正是看到了計劃的局限性。“命”,并不是指外界的所有安排;“知命”,也不是說,我們要被動地接受生活的現實,接受命運的擺布。恰恰相反,“命”是指我們竭盡了所有努力之後,仍然掌控不了的事情。前提是,我們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的一切,這時候,總還是有一些東西仍然會到來,那就隻好“盡人事,聽天命”。作者把它叫做“生活的偶然性”或者“生活的不可預測性”。

我們中國人骨子裡都敬畏這種“不可預測性”,我們總是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很渺小,無法對抗“天命”。是以,長期浸染在這種思想裡,中國人即使在繁榮昌盛時也保持謹慎,即使在艱難困苦時也懷着希望。這都是源于,我們相信生活中總有意料不到的安排。作者告訴我們,隻有意識到生活的不可預測性,我們才能真正豁然開朗,以一種更廣闊的方式來面對生活。

既然命運是變幻莫測的,那麼難道說我們就無能為力嗎?當然不是,作者為我們提供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提高我們的預見性,提前預知可能的危險,然後及時避開。《孟子》說:“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就是告訴我們,提前預判牆壁要倒,就不要站在即将坍塌的牆壁下面。如果我們還是渾然不知地站在牆下,被牆砸到,那麼就不能抱怨這是命運的安排,隻能說自己沒有做到“知命”。第二種方法是,盡管我們無法計劃每件事,但是我們可以去思考促成事情向更好方向發展的條件,然後準備這些條件。讓生活保持開放而敏感的狀态,主動地創造最佳條件,為變化打好根基,那麼機會的大門就會向我們敞開。

總結一下,普鳴教授認為,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做出更好的決策。首先是變通,我們要置身于具體的場景中,考慮情況的特殊性,采取相應的方式來回應;其次是知命,尊重生活的不可預測性,提高預見性和主動性,創造條件應對變化。總之一句話,作者提醒我們不要過分依賴理性收益和普遍法則,要讓生活開放和敏感起來。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第四部分

第四個重點——如何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也就是說,如何修身。在中國哲學裡,修身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麼一個談論了兩千多年的話題,要想談出新意,是不容易的,但是這本書做到了這一點。

作者說,修身有兩大步驟,第一步是有意識地做事,第二步是無須有意識地做事。乍一聽,肯定覺得有點玄乎。我們來詳細說說。

先說有意識地做事。作者認為,我們的行為常常受習慣的支配,變成一種模式化的東西。比如,我們會和朋友打招呼,會和陌生人握手寒暄,在不同的場合我們會使用不同的問候方式和回應方式,但是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常常是無意識的,我們很少去思考這背後的哲學意義。作者提醒我們,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隻是機械地完成這些社會習慣,那麼我們就失去了改變自己的力量,這些機械的行為并不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是,如果我們認識到這是陷入了固定的模式,并且有意識地改變它,我們就獲得了自我的可塑性。作者在教授中國哲學課的時候,要求他的學生們每天留意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記錄自己的回應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對自己和他人産生了什麼樣的回響。比如,主動幫陌生人開門,給陷入困境的朋友發短信安慰,向平時沉默寡言的上司熱情問候,留意這些舉動,并記錄下這些舉動引起了什麼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他的學生們果然發現了不可思議的變化。有的學生說,我開始嘗試在打招呼的時候加上自己的真心實意,發現對方的反應也大大不同了,自己的生活竟然慢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用今天流行的詞來說,作者是建議我們凡事要“走心”。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走心”程度不同,領悟不同,是以同樣的事對他們也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是以說,我們不必追求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與衆不同的事,而恰恰是在平常事中持之以恒地修身,磨煉我們的情感,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馮友蘭先生說,聖人的生活,與平常人的生活沒什麼不同。聖人做的事,也就是平常人做的事。挑水砍柴,莫非妙道。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再來說說什麼叫無須有意識地做事。作者用了莊子最著名的寓言——庖丁解牛來舉例。庖丁解牛的工作起初是很乏味無聊的,随着時間的積累,他的技巧越來越熟練,漸漸地,他熟知了牛身上的每一條脈絡、每一種紋理,他開始舞動自己的刀,遊刃有餘地把握刀口的走向,進而獲得了一種自由的境界。作者特别指出,庖丁不是通過扔下廚刀、去街頭跳舞的方式去獲得自由,也不是靠着工作日拼命工作、到了周末狂歡的方式獲得自由,他的自由恰恰是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得來的,所謂“道也,進乎技也”,意思是說,技藝的精進使他達到了行雲流水的狀态,他從日常工作中獲得了自由和解脫。

作者還說,這就好比練鋼琴,努力的訓練,目的是可以潇灑自如地演奏。一開始手指在鋼琴上非常笨拙,必須有意識地訓練指法、樂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後,你會找到感覺,越來越連貫、自如,直到可以不用思考具體的技巧,憑着自己的情緒自由發揮,就能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這種無須有意識地做事的狀态,還可以舉個例子。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太師傅張三豐向他的徒孫張無忌傳授自己悟出的太極劍法,教完後,張無忌依照原樣練了一遍,張三豐問他,記住了嗎?張無忌點頭。張三豐讓他再練一遍,這時又問他,還記得多少?張無忌回答說,我已經忘了一大半了。周圍人都替他捏把汗,張三豐卻微笑着說:再來一遍。等到張無忌練完第三遍,他恍然大悟地說,我已經全忘了,張三豐高興地哈哈大笑。為什麼全忘了,太師傅卻這麼滿意呢?因為他已經将一招一式都内化了,再不用局限于具體招式,而是達到了更高的層次。

這些故事,大家可能會覺得離我們有些遠,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高超的技藝,但是在很多平常事上,我們其實早就體會過莊子描繪的那種狀态了。比方說,我們剛交到一個新朋友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找一些共同話題,緩和氣氛,等我們相處時間長了,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們就會輕松愉快地交談,你用不着對自己說:“好了,現在我應該跟他開個玩笑了。再過5分鐘,我得給他講一講我在度假時的故事”。我們隻是依着自己的心情自如地相處,這種狀态其實就跟庖丁解牛、鋼琴家演奏、張無忌練功是一樣的。

在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努力,是為了達到無需刻意努力的狀态。需要有意識地做事,目的是為了能遊刃有餘、随心而動。為了要達到精神境界的純粹性,我們一定要經過它的複雜性,這就是修身的“兩步走”的深意。這種修身的過程,這種提升人生境界的步驟,其實就是跟我們平時常說的,一開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後來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種變化是一樣的。

《哈佛中國哲學課》:改變對世界認知的公開課

總結

首先,我們說到了在今天重新評估中國古代哲學的價值,最重要的是它的實踐性和日常性。它因為紮根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以有強大的改變力和影響力。

第二,我們談到了禮儀的意義和作用,正确地使用禮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體諒他人感受,改善我們的人際關系。

第三,我們說到了“變通”和“知命”,為這兩個詞“平了反”。真正懂得“變通”和“知命”,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開放而敏感,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最後,我們說到了“修身”,第一步是有意識地做事和訓練,為了達到第二步的更高境界,那就是無須刻意努力,實作了真正的随心和自如。

撰稿:琬如;腦圖:摩西;資料來源:得到APP聽書欄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