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作者:中國公民鄭勝輝

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2129天

關于作者

丹尼爾·吉爾伯特,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主要以“情感預測”方面的研究而聞名于世,并是以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的傑出科學成就獎。吉爾伯特受自己遭遇人生重大痛苦以及情緒反應經曆的啟發,走上了情感預測的研究道路。他和心理學家威爾遜共同創造了“情感預測”這個學術名詞。現在,吉爾伯特已經成為情感預測領域的專家,并且孜孜不倦地向大衆科普相關知識,這本書就是其中的典範。

關于本書

在本書裡,丹尼爾·吉爾伯特通過豐富的科學實驗,解釋人們在幸福感預測方面的種種謬見。通過一個接一個的提問來推進問題的深入:為什麼我們熱衷于想象未來,為什麼我們無法準确預測未來的情緒狀态,為什麼很難修正預測錯誤?追求幸福和避免痛苦是人類的天性,但到底什麼是幸福……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充滿好奇,那麼,這本書将會給你帶來探索的驚喜。

核心内容

想象未來不僅是人類大腦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同時也有重要的心理學原因。但是,由于想象力存在與生俱來的三個缺點,導緻我們在預測未來情緒狀态的時候必然出錯。更令人沮喪的是,由于人類記憶的特點和自我獨特性幻覺等原因,這些預測錯誤難以修正。不過,在預測未來幸福感這件事情上,也并非無藥可救,有一個極為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修正錯誤。

前言

這本書有多經典呢?我們用資料說話:這本書2006年首次出版,随即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2007年獲得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被收入心理學50本經典著作系列,到目前為止,已經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可以說,無論是用學術标準還是大衆标準來評估,這都是一本好書。

但在介紹這本書的内容之前,我得先提醒你一下,這本書并不是網易公開課裡大紅大紫的《哈佛幸福課》,也沒有告訴我們應該通過幾個步驟來獲得幸福。那麼,這本書到底在講些什麼呢?其實,它的關鍵詞就是“情感預測”,也就是預測未來的情緒是痛苦還是幸福?這個問題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好事發生,自然幸福,壞事來臨,誰不痛苦呢?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嘛。

但這其實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就是,我們并不能準确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我們卻非常确定自己會出現的情緒狀态。比如,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中了1000萬,我肯定高興死了,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或者“如果和戀人分手了,我肯定難受死了”。看到了嗎?雖然不确定會不會中大獎,會不會分手,但是我們似乎很确定自己的情感反應。

這本書,将會從科學的角度打破這種幻覺,揭示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總是熱衷于想象未來的幸福或者不幸,但這種情感預測往往是不準确的。如此一來,就産生了一系列的相關問題,我們為什麼熱衷于預測,預測不準的原因是什麼,可以修正嗎?更關鍵的是,追求幸福還有意義嗎?看看這本書是怎樣回答的吧。

這本書的作者是丹尼爾·吉爾伯特,他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主要以“情感預測”方面的研究而聞名于世,并是以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傑出科學成就獎。吉爾伯特之是以研究情感預測,跟他個人的生活經曆有關。1993年前後,他遭遇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他的導師和母親相繼去世,與妻子離婚,兒子也在學校裡出了問題。一年後,當他和同僚兼朋友的心理學家威爾遜談起這段經曆的時候,他才發現,曾經以為這些重大打擊會讓他一直悲痛不絕,但是,現在情況并非預料的那樣差,這個現象激發了他和威爾遜的研究興趣,并共同創造了“情感預測”這個學術名詞。現在,吉爾伯特已經成為情感預測領域的專家,并且孜孜不倦地向大衆科普相關知識,這本書就是其中的典範。

接下來,我就為你詳細講述這本書的重點内容。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想象未來,特别是預測未來幸福感這個問題上,我們為什麼這麼執着?為什麼總是出錯?為什麼難以修正,總是一錯再錯?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第一部分

第一個要點,在想象未來這件事情上,我們為什麼這麼執着,幸福的本質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有一位叫作拉姆·達斯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辭職跑到印度,專門去學習如何停下來不思考。他宣稱,快樂的關鍵,就是停止對未來過多的思考,他還寫了一本書,叫作《活在當下》。那麼,我們可以不去想象未來嗎?本書作者吉爾伯特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除非大腦的前額葉壞了,否則,要求停止思考未來,就像要求心髒不要跳動一樣荒謬。因為,人類擁有其他動物都沒有的大腦區域,那就是前額葉,這個特别的腦區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思前想後,預測未來。是以,大腦前額葉受損的病人,典型的症狀就是無法想象未來。與此相關的是,對未來感到絕望和恐懼的抑郁焦慮病人,在其他治療方法都無效的情況下,破壞某些額葉組織就成了一種正常療法。這些事實都說明了,在預測未來這件事情上,不是我們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必然會去想象。

大腦前額葉是想象未來的生理基礎,這是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在分析我們為什麼熱衷于想象未來。心理學在這個問題上又是如何解釋的呢?

吉爾伯特從愉快感和控制感兩個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他認為想象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比如,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請人們想象自己獲得了豪華餐廳免費就餐的優惠券,問他們希望在什麼時候去享用這頓美餐,現在去還是明天去?很多人都會把享用的時間往後推,通常是推遲到一周之後。那麼,問題來了,人們為什麼要推遲享用大餐呢?大餐還是那頓大餐,無論是現在享用還是下周享用,客觀上講,這頓大餐給人帶來的滿足感是一樣的。是以,人們推遲享用大餐肯定有其他的原因。吉爾伯特說,這個原因就是,在下周到來之前,人們還可以通過想象即将發生的好事情,來增加幸福感。換句話說,這種快樂,純粹是由想象帶來的。

當然,我們也會想象可怕的事情,雖然這種預想令人不愉快,但是它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警示我們不要輕舉妄動,小心駛得萬年船;另一方面它讓我們未雨綢缪,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是以,追求快樂避免痛苦的心理因素,讓我們熱衷于想象未來的幸福或者不幸。

吉爾伯特認為,熱衷于想象未來的另一個心理因素和控制感有關。我們想象未來,實際上是想要控制未來。那麼,我們為什麼想要控制未來呢?首先,這是人的天性,人天生就有控制欲。小孩子把搭好的積木推倒,他沒有别的意思,隻是想要人們知道,“看看,這就是我幹的,我想讓它倒,它就得倒”。第二,控制感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有關養老院老人的研究表明,失去控制感會造成嚴重後果。這項研究是這樣的,研究人員給養老院的老人送去盆栽,對其中一半的老人說,盆栽由他們照顧;對另一半老人說,從業人員會幫他們照顧盆栽。6個月後,自己照顧盆栽的老人有15%的去世了,與此相對照的是,從業人員幫忙照顧盆栽的老人有30%去世了。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是以,控制不僅是人的天性,還關系到身心健康。但是,怎麼才能獲得控制的感覺呢?除了推倒積木和照顧盆栽之外,那就是想象未來了。在想象未來的過程中,不管目标會不會達成,單單是我的航船我掌舵,就能讓人感覺良好了。

大腦前額葉讓我們不得不去想象未來,愉快感和控制感讓我們熱衷于勾畫未來。那麼,我們追求未來的什麼呢?回答可能千奇百怪,但通通可以彙成一句話,那就是追求幸福。吉爾伯特說,每個人都追求幸福,如果有誰說不是,那他一定是撒謊。那什麼是幸福呢?又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幸福》這本書中就說,幸福的定義太多了,說不清道不明,他不想再增加一個了。作者也很聰明,他說,無論人們把幸福定義成個人的自我實作,還是家庭的責任,或者社會貢獻,歸根結底它就是一種主觀的、内在的愉快感覺。無論激發這個感覺的原因,是高尚的還是卑鄙的,是深刻的還是膚淺的,它們對應的都是大緻相同的神經活動。

幸福就是愉快的感覺,吉爾伯特這種快刀斬亂麻的解釋,可以解開很多有關幸福的迷思。比如到底要追求什麼樣的幸福?幸福有真實和虛假之分嗎?幸福有高低貴賤的差别嗎?在漫長的曆史中,人們通常把幸福等同于智慧、美德、吃苦、奉獻等等。哲學家穆勒曾經寫道,“做一個得不到滿足的人,比做一頭心滿意足的豬要好,做一個得不到滿足的蘇格拉底,比做一個心滿意足的傻瓜要好。”哲學家羅伯特·諾奇克則說:“有些人的情感是建立在極端不合理和不正确的評價标準之上的,是以,無論他們的自我感覺如何美妙,我們都不願意将這種感覺稱為幸福。”

對于這些觀點,吉爾伯特認為,他們都犯了同一個錯誤,那就是混淆了原因和結果,把實作幸福的方法等同于幸福本身。吉爾伯特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他說,用大頭針刺痛手指,和用電流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産生痛感,兩種痛感産生的原因不同,但是不能把針刺痛叫作真正的疼痛,而把電流刺激叫作假疼痛。一樣的,幸福本質上就是一種愉快的感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真實和虛假之别。

這一部分在說我們為什麼熱衷于想象未來,以及什麼是幸福。吉爾伯特分别從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大腦前額葉讓我們必然會想象未來,愉快感和控制感讓我們樂于想象未來。幸福本質上是一種主觀的愉快感覺,每個人都追求幸福,預測未來的情感狀态,但是通常都預測不準,這是為什麼呢?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第二部分

第二個要點,在預測未來的情感狀态時,我們為什麼總是出錯呢?

吉爾伯特說隻有人類才擁有大腦前額葉,是以,也隻有人類才會想象未來,創造未來。的确,聰明的麻雀們仍然住在萬年不變的“老祖屋”裡,而人類則根據天馬行空的想象,創造了這個世界曾經沒有的東西。想象力非常偉大,但是,它也漏洞百出。吉爾伯特總結了想象力的三個缺點,正是這三個缺點導緻了人們在預測未來,以及預測未來情感狀态的時候發生偏差。

吉爾伯特把想象力的第一個缺點叫作填補和遺漏。就是說想象力會根據提示的資訊添油加醋,對沒有提示的資訊置若罔聞。先說想象力添油加醋這件事吧,為了友善了解,我們做一個類比。我們的眼睛存在一個盲點,在盲點的位置根本就看不見,但是我們的視覺會根據周圍的資訊,迅速對這個盲點進行填補,使我們看到的畫面完整無缺。除了視覺填補之外,聽覺也會填補,而擅長想象的大腦前額葉更是填補的高手。女娲能把天空的縫隙補上,而我們的想象力能有本事根據縫隙補出一個天空來。

比如現在請你想象一下火鍋,我敢打賭,當“火鍋”這個簡單的詞語進入腦海之後,你的大腦立馬就通過想象烹饪了一盆熱氣騰騰的火鍋,伴随着這個畫面,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哇,棒極了。想象力的這個填補特點,對預測未來的情感狀态造成麻煩的地方,關鍵不在于填補時添油加醋,畢竟這就是想象力的看家本領,而在于填補的時候悄無聲息,就像視覺填補盲點一樣,我們根本意識不到。這會導緻我們理所當然地把想象的東西,當作現實的完美展現,進而做出不恰當的情感預測。

那麼,想象力的遺漏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跟我們認知特點有關,在認識事物的時候,我們會注意目前存在的東西,而很少去關注目前不存在的東西。舉個又老又經典的實驗好了,多年前,研究人員問一些美國人,哪兩個國家更相像,是錫蘭和尼泊爾,還是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大部分人都選擇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但是,當被問到哪兩個國家差别比較大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了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這怎麼可能呢,既然最相似,就不可能差别最大啊。但是,我們的認知過程就有這樣的特點,當問到相似的時候就去思考相似,難以想到差别;反過來,當問到差别的時候就去思考差别,難以想到相似。

我們的想象力在預測未來的時候,也存在同樣的毛病。吉爾伯特對認識他的人做了一個特别的調查,問假設他們的孩子意外死亡,他們第二年的感受會是怎樣的呢?剔除那些覺得作者瘋了而拒絕回答的人之外,願意回答的人,沒有一個人講到除了傷心欲絕之外的事情。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一年的時間中,肯定會發生很多事情,比如看書旅行,走親訪友等等,而這些事情又勢必會引發不同的情緒,是以,又怎麼可能就像人們預測的那樣,隻有傷心欲絕呢?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填補和遺漏是想象力的第一個缺點,想象力的第二個缺點是什麼呢?吉爾伯特說,想象力奉行“現實第一”的原則,它是現實的囚徒。這是什麼意思呢?和預測未來情感狀态又有什麼關系呢?作者先抛給我們一個問題,什麼是想象?作者說想象就是“看”,我們用眼睛看現實的世界,同樣的,我們用意識的眼睛看想象的東西。比如,現在通過想象比較一下貓和狗尾巴的長度,大腦是不是很快就閃現出了貓和狗的畫面,很可能我們還會閉上眼睛,通過想象看着這個畫面,比較之後得出結論。

關鍵的地方來了,在頭腦裡看想象的畫面,和用眼睛看現實的畫面,這兩種“看”,激活的是同一片大腦區域。請注意,激活的是同一片大腦區域,那麼,如果你也要看,我也要看的時候,怎麼辦呢?大腦會更偏愛誰呢?它會更偏愛現實,進一步的,還把現實的感受誤以為是将來的感受,導緻我們預測不準。舉個例子,“飽漢不知餓漢饑”“何不食肉糜”,由于吃飽了的感覺已經占據了大腦,導緻它無力想象饑餓的感覺。類似的,朋友約你明天去看電影,但是剛剛自行車輪胎被紮破了引起的不愉快感,會讓你難以想象明天看電影會有什麼愉快的。

最後,我們來看想象力的第三個缺點,它無法想象事情一旦真正發生,我們會産生什麼樣的想法。吉爾伯特首先為一種心理疾病喊冤叫屈,那就是“悲傷缺失症”,這是個什麼疾病呢?就是說遭受重大事故或打擊的人,比如萬貫家财瞬間蒸發,一生摯愛撒手人寰,這個倒黴的人如果沒有表現出痛不欲生的話,有時候就會被診斷為“悲傷缺失症”,得治。幸好死了妻子,敲着盆子唱歌的莊子生活在古代,否則有他好受的。又幸好,面對根深蒂固的觀念,吉爾伯特逆流而上,說悲傷缺失是完全正常的。

那麼,人們為什麼預測失誤,還要反過來說别人不正常呢?這主要是因為,想象力根本無法想象事情真正發生之後的感受,而事情發生之後,又難以想象事情沒有發生之前的感受。聽起來有點複雜,吉爾伯特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人們通常認為連體人生活得很悲慘,是以,當連體人說自己過得很好的時候,人們就說他們要麼是撒謊,要麼是不知道幸福的滋味。但實際上,不是連體兒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去評價連體兒的感受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反過來,一旦連體兒被分開之後,他們就再也無法體驗沒有分開之前的感受了,是以,當他們被分開之後說,分開比不分開更好,同樣是一種“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樣的,所謂的“悲傷缺失症”,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

好了,這一部分在說想象力的三個缺點,讓我們在預測未來情感狀态時出現偏差,第一個是填補和遺漏,第二個是“現實第一”原則,第三個是想象力無法想象事情發生後,我們的想法會有什麼改變。既然靠想象預測未來的情感狀态這麼不靠譜,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修正呢?

吉爾伯特說,辦法當然有,但是還是難以修正,否則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了。比如今天發誓再也不吃宵夜了,明天又接着發誓;再比如,下定決心再也不交往這樣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了,後來發現他們總是同一款。這是為什麼呢?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第三部分

第三個重點内容,為什麼我們難以修正情感預測偏差,總是一錯再錯呢?

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修正情感預測偏差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采取哪些方法呢?吉爾伯特說,通常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向曆史讨經驗;另一個是向别人讨經驗。

先說第一個方法,向曆史讨經驗。這個方法要有效的話,必須保證被記住的曆史有利于我們“以史為鑒”。很遺憾,我們的記憶才不管對我們有沒有利,它有一套自己的記憶規則,是以,被記住的東西未必是我們想要的。

比如,我們想知道過去哪些事情經常發生,回憶一下,湧上心頭的可能就是最常發生的吧,否則我們為什麼偏偏記住了它呢?但記憶的真相是,誰容易記住誰,誰稀罕記住誰,與經不經常發生沒有什麼關系。先說“誰容易記住誰”,研究者要求人們回憶英語單詞中以 K 字母開頭的單詞多呢,還是 K 字母排在第三個位置的單詞多?人們通常都會說 K 開頭的單詞多,但這個答案是錯的。為什麼會出錯呢?這是因為,回憶的時候,K 開頭的單詞更加容易,記起來的也就更多,但這并不意味着 K 開頭的單詞本身更多。

再說“誰稀罕就記住誰”,這個指的就是排隊總是拖後腿的神奇現象。作者說,他發現自己無論排什麼樣的隊,他所在的隊伍,移動速度總是最慢的,當他把自己的苦惱告訴朋友們的時候,沒想到他們都争着說,哎呀,我也是,我也是!這是什麼原因呢?吉爾伯特認為,這與記憶有關,當我們排在比較慢的隊伍中時,我們就會注意,隔壁那個隊伍怎麼那麼快,前面那個老大娘的錢包怎麼揣得那樣深,比我後排隊的人都走了,真是一場百無聊賴的折磨,為什麼總是我。我們的記憶趕緊就記錄下來,于是偶然事件就變成了必然事件。

再比如,我們以為自己記住的是對一個事情的總體感受,但記憶的真相是,誰笑到最後就記住誰。舉個例子吧,研究者讓一群學生參加了一長一短兩個實驗,短實驗是,讓學生把手浸泡在14度的冰水中60秒;長實驗是,讓學生把手浸泡在14度的冰水中60秒,然後浸泡在16度的冰水中30秒。實驗結束的時候,讓學生評估哪個實驗,讓他們更痛苦?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他們更願意重複哪個實驗?你猜,結果如何?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多數學生都說短實驗更痛苦,如果再來一次的話,69%的人更願意重複長實驗。是不是很奇怪?從痛苦總量上來說,90秒浸泡在冰水中的長實驗痛苦更大,如果我們記住的是總體感受的話,就會說90秒的更痛苦;但是我們記住的是結局,在90秒長實驗的最後30秒,水變熱了一點點,是更舒服的16度。但60秒的短實驗,始終都是冷冷的14度。是以,我們認為60秒的短實驗更痛苦。多麼不合理啊,一生都做好事的人,最後做了一件壞事,他通常會遭人唾棄;而一個一生都做壞事的人,最後做了一件好事,他通常會被人原諒。莎士比亞對此的描寫簡直入木三分,他說,“就像垂暮的斜陽、曲終的餘奏和最後一口啜下的美酒,給人們留下最溫馨的回憶一樣,一個人的結局也總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引人注目。”

回到主題上來,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由于記憶的原因,依靠曆史經驗修正對未來的預測,有時候也不靠譜。那向别人讨經驗呢?不是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嗎?絕對是個好辦法。事實上,研究表明,随機抽取别人的個體經驗,遠比我們靠想象力進行預測更靠譜。但是,我們通常都用不好這個方法,為什麼呢?

吉爾伯特從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首先,我們一般不願意參考别人的經驗,總認為自己是獨特的,怎麼能根據張三的體驗來預測我的體驗呢?這種自我獨特性的幻覺,讓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與他人的共性遠遠多于個性。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才能和他人感同身受,同氣相求。重要的共同點被忽略,不重要的差别被牢牢記住,是以,盡管參考他人的體驗,比通過想象力進行預測更加可靠,但是我們還是會固執己見,一路錯下去。

另外一方面,一些廣為流傳,被看作傳統智慧的錯誤觀念,又可能成為我們的參考。比如,“财富能帶來幸福”“金錢能帶來幸福”,這些觀念不僅是很多人的生活信條,而且是現代國家政策制定的依據。但是,兩個無法回避的現實讓這些觀念的正确性顯得可疑。第一個事實是,很多國家的财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是人們的幸福感并沒有增長;第二個事實是,個人的财富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幸福感就不再增加了。可見,“财富能帶來幸福”“金錢能帶來幸福”這些觀念并不準确,不過,又怎麼樣呢?這些觀念仍然會流傳下去。

吉爾伯特分析說,觀念被廣泛傳播,有可能因為它是正确的,也可能與正确無關,僅僅是因為它們能夠自我複制。什麼意思呢?比如“養育孩子能帶來幸福”這個觀念,驅使人們追求幸福而去養育孩子,結果人口繁衍,這個觀念也得以流傳;相反,“養育孩子不能帶來幸福”這個觀念,驅使人們不去養育孩子,結果人口越來越少,這個觀念最後也漸漸消失了。是以,被人們口口相傳的觀念,并非就是正确的觀念,當我們把這些觀念作為參考,預測未來的幸福感時,必然會出現偏差。

是不是有點沮喪?不願意想象,但是又停不下來;想象未來,又漏洞百出;想要修正,于是求助于記憶,但記憶提供的經驗又未必可靠;求助于他人,張三提供的經驗我們又不想要,張三和李四共同提供的經驗又可能是錯的。是以,真的是沒辦法準确預測,即使蘇格拉底也沒有辦法。但是,蘇格拉底是一個智慧的人,他說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無知。事情就是這麼吊詭,知道自己無知,反而是一種智慧;那麼,知道自己難以準确預測幸福感,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哈佛幸福課》:如何通過更準确的情感預測來提高幸福感

總結

回顧一下其中的三個重點:

第一,大腦前額葉讓我們不得不想象,愉快感和控制感讓我們樂于想象,幸福感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愉悅的主觀感覺。

第二,無法準确預測未來的情感狀态,主要與想象力的三個缺點有關。第一個是填補和遺漏,第二個是“現實第一”原則,第三個是想象力無法想象事情發生之後,想法會如何改變。

第三,難以修正未來情感預測偏差,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由于記憶不準确導緻“以史為鑒”沒有效果,另一個是對于别人的經驗,我們要麼不願意聽,要麼對廣為流傳的錯誤信念深信不疑。

以上就是《哈佛幸福課》這本書的主要内容。吉爾伯特是“情感預測”領域的專家,專門研究為什麼人們無法準确預測未來的情緒狀态。在這本書裡,他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用一個又一個的提問來推進問題的不斷深入,得出的結論似乎又是一些人所共知的常識。比如想象力有缺陷,記憶不靠譜,幸福是一種感覺,要參考别人的經驗等等。但是,常識是什麼呢?常識就像一座豪華的監獄,我們享受它的時候無法意識到它對思維的禁锢,要打破這個禁锢,就需要對常識多問幾個為什麼,而不是視為理所當然,這正是吉爾伯特在本書中所做的工作。是以,本書側重于分析問題,而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你想要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可以參考塞利格曼的《真實的幸福》和《持續的幸福》這兩本書。

在《未來簡史》中,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把幸福快樂列為未來社會的三大目标之一,并認為這比長生不老還困難。但是,本書作者認為,幸福其實也很簡單。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撰稿:周藝新;腦圖:劉豔;資料來源:得到APP聽書欄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