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青島發生了一起“保安刺死外賣員”事件。保安和外賣員發生沖突,乃至出現傷亡的現象并不罕見,但是這起事件卻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底層互害”。因為最近《三聯生活周刊》做了詳細的後續報道,很多細節流露出來,館長發現,被刺死的外賣員竟然是一名海歸留學生,一個高材生為什麼會從事外賣員的工作?保安又為什麼非要置他于死地?接下來館長給大家詳細說說。
事發當天,青島一小區門口,32歲的外賣員小李停下了他的白色電動車,正在大門外走動,穿着藍色工作服的保安老趙沖他走了過去,大聲呵斥道“外賣員不能騎電動車進小區”,兩人為此起了争執。誰也不知道老趙為什麼突然發那麼大火,他伸出左手指向小李,右手從腰間抽出一把刀,徑直沖小李胸口刺去,小李好像被突如其來的攻擊吓呆了,想不起來要抵抗逃跑,就這麼被老趙摁倒在地,背部、腰部、臉部都被刺中,一刀,兩刀,三刀,不知道多少刀,直到一分鐘後,小李被老趙活活刺死,地上一片血迹。
看到這起悲劇,館長不禁發出一聲哀歎,外賣員送這一單不過賺3、4塊錢,為這點錢竟然失去了一條性命,實在太令人惋惜,更何況,小李身上還承載着父母的希望。
小李的本名叫李越凱,是家裡的長子,他還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弟弟。他的父母已經年近60,父親在飯店打工,母親做保姆,兩人每月收入加起來才7000多塊。但真正讓這個家庭深感沉重的,是小李留學的費用。雖然家境普通,但是為了讓孩子有個好前途,小李的父母不惜借錢也要送他出國留學。是以高中一畢業,小李就被送到澳洲讀書,前前後後花了一百多萬,其中有一半的錢是借的,直到現在都沒有還完。
小李父母費力幫他留學鍍的這層金,并沒有為他的就業帶來多大的幫助。小李在澳洲留學時學的是心理學,但他沒有從事專業相關職業的想法,而是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木工。畢業後小李在澳洲工作了兩年,具體做什麼他沒有透露,隻知道他回來之後說要自己創業,他嘗試做木工家具在網上賣,但是銷路打不開,他自學程式設計想設計一款售賣家具的app,但還沒做出來,五六年過去了,他始終沒有做出成績來。看到父母被負債壓彎的脊梁,小李倍感心酸,他決定脫去孔乙己的長衫,送外賣賺取生活費,為此他分外努力,别的外賣員一天送幾十單,而小李能送100單。但是在送外賣的第6天,他被保安老趙刺死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和為父母盡孝的責任,通通落了空。
很多人說小李花100多萬留過學,歸來居然做起了外賣員,他的人生悲劇就在于做了借錢留學這個錯誤決定,普通人家的孩子就不該去留學,要是不留學就不會拖垮家庭,也不會為了賺錢而送外賣。館長不認同這個說法,這不就是錯誤歸因嗎,難道每個遇害的人都要從自身經曆去找原因?這不就是受害者有罪論。不管他留沒留過學,不管他是大學生還是中專生,不管他是小李還是小王,隻要他做了外賣員,遇到兇狠的老趙,就會遭遇這場悲劇。關鍵不在于他的人生選擇是什麼,而在于老趙的選擇是什麼。小李,一個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普通家庭孩子,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啃老,不躺平,自食其力,堅持夢想,創業失敗後能勇敢脫下孔乙己的長衫,已經極其堅韌勇敢了。
最該被指責的應該是兇手老趙。都是在紅塵裡忙着活命的普通人,老趙為什麼要對小李下狠手?這起事件看似是外賣騎手和小區保安之間的沖突,實際上是平台算法與物業管理規定的沖突。
為什麼這麼說?據青島的外賣小哥說,保安老趙工作的一裡城小區簡直是個“噩夢之地”,這是一個高檔小區,管理十分嚴格,外賣車輛不允許進入,外賣員要送餐必須徒步進去。但是小區面積很大,樓棟又多,光走進去就要花很長時間,不熟悉樓棟位置的話還要問路,再加上等電梯的時間,送一單少說要5到10分鐘,很容易逾時。
逾時對外賣員來說意味着什麼?有次主持人窦文濤點了一份外賣,因為外賣小哥遲遲沒到,他就點了催餐按鈕。外賣小哥到了後一個勁道地歉:“今天堵車太嚴重了,我拼盡全力還是沒能按時趕到。”窦文濤笑着擺擺手,表示并不介意,并催促他離開。不料外賣小哥沒有走,反而一邊哭一邊重複着說“對不起”。窦文濤吓了一大跳,心想:“我又沒罵他,這小夥子怎麼還哭了呢。”接着他就聽到外賣小哥懇求說:“您能不能幫我取消催單?因為一旦被催單,我會被罰款200到300元。”
這就是外賣員害怕逾時的原因,一旦判定為逾時,系統會自動扣提成、扣分,一單就賺3、4塊,扣完約等于白幹。而且每次送餐距離送達時間還有一分鐘時,系統都會出現倒計時,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懸在外賣員的頭頂,逼得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壓縮時間。是以之前小李就曾騎着電動車沖進小區去送外賣,還和老趙發生過沖突。
既然外賣小哥這麼難了,保安能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他們行個友善?還真不能,這個小區的物業同樣有嚴格的規定,如果保安被發現私放外賣員進去,一次會罰款50。當地的保安工資基本在2200元到3700元之間,老趙每月收入也就是3000元左右,闖進去一個外賣員,他的收入就會減少。為了生活,老趙不得不嚴格按照物業的規則行事,而小李沖進小區送外賣,也是為了生活,在物業規則和平台算法的困境中,他們隻能彼此為難。
難道外賣和物業,就一定要是敵人嗎?如果物業擔心外賣員騎電動車進去影響小區安全,可以設定一個取餐點,讓外賣員把餐品統一放在那裡,再由保安送到業主手裡,無非是多請幾個保安,而物業既不想增加成本,又不想切實為業主解決問題,就把責任都推到保安身上。同理,既然給這個小區送外賣容易逾時,外賣平台難道不能通融一下,遇到這個小區的外賣,自動延長送餐時間?規則不是不可以變通的,怎麼就非要把外賣員和保安逼成敵人,互相傷害?
當然,這麼說絕不是為老趙開脫,無論外賣平台算法和物業規定的沖突有多大,都不是殺人的理由。一個保安為什麼在崗期間随時攜帶刀具?這個行為就很不正常,他是早有預謀要對小李下狠手,還是心存戾氣決定無差别攻擊,這些我們都無從知曉,隻能等待進一步調查。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法律對他的任何制裁都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