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曆史長河中,湧現出了一批能夠在危機時刻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七大文臣武将。這些傑出的人物,他們的智勇才略在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今天,我們将深入探讨這七位傑出的文武之才,為你揭開曆史篇章中這些振聾發聩的英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膽識、謀略和曆史轉折點的故事,一個讓你在閱讀中不僅漲知識,更感悟曆史巨流的震撼之旅。跟随我們一同穿越時光,領略那些在風雲變幻中崛起的文臣武将,感受曆史巨人們的風采。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七雄連環計 田單大破燕軍

公元前284年,燕國五路大軍南侵,齊國都城臨淄陷落,齊王倉皇出奔。局勢對齊國極為不利,民心渙散,百姓絕望。此時,一個小吏田單憤然而起,他深谙軍事謀略,又精通人心理學。田單先是通過離間計瓦解了燕軍内部,将敵軍主帥樂毅調離前線。随後又鼓舞士氣,修築城池,收買人心。在齊國群眾後顧之憂解決後,田單開始實施反攻計劃。

夜深人靜時,田單親自率領火牛陣對燕軍主營發動奇襲。士氣低落的燕軍毫無戒備,倉促應戰,很快潰不成軍。田單趁勝猛追,将邪惡的燕軍驅逐出境。在田單的率領下,齊國丢失的70餘座城池都陸續收複。不過一年,田單就完成了這場挽狂瀾于既倒的壯舉!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吳楚七國之亂 周亞夫平叛立功

西漢中期,朝廷為削弱諸侯國勢力,減縮了楚國、趙國等國的封地。楚王劉戊聯合其他六國藩王發動武裝叛亂,這就是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此時身陷兩難,要麼鎮壓,要麼讓步。他起先選擇滿足叛軍訴求,而後又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決心武力平叛。太尉周亞夫接到微服私訪的指令,立即率軍前往戰場。

周亞夫在戰場上遊走騰挪,一邊牽制住敵軍主力,一邊出其不意切斷吳軍糧道。沒了糧草補給,叛軍已經氣數将盡。楚王劉戊在周亞夫的攻勢下自殺,其他諸侯王也都伏法。七國大亂就此平定,東皇漢景帝趁機收回所有叛亂藩王的封地,削弱了他們的勢力。在這場存亡之戰中,周亞夫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漢室社稷再造安定。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八萬敵二十萬 謝玄大戰前秦

383年,北方強悍的前秦下令南侵東晉,為數近百萬的大軍水陸并進,直指建康。而此時的東晉國力弱小,首都危在旦夕。謝玄作為謝氏一族之長,挺身而出,帶領家族私兵北上迎戰。

謝玄深谙用兵之道,他洞察前秦軍雖人多勢衆,但缺乏紀律,稍有混亂很容易崩盤。于是他設下連環計,先離間前秦君臣,讓苻堅誤認為東晉有意過河決戰。随後又煽風點火,讓前秦大軍後方以為前線已敗,進而引發踩踏事故。前秦軍隊果然大亂,東晉軍趁勢疾渡江水,直取敵軍主帥。此役東晉以少勝多,僅8萬之衆擊潰數十萬大軍,轟動當時!謝玄的功勳将東晉國祚延續了幾十年之久。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五世英名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占領長安,逼得唐玄宗出奔。郭子儀聞訊立即起兵勤王,在戰場上連戰連捷。他先後率軍收複長安、洛陽等地,穩定了局勢。然而,郭子儀後來被宦官誣陷,調離前線達三年之久。763年,吐蕃回纥聯軍趁機入侵,再次攻占長安,唐代宗隻能出逃奉天。

危難關頭,郭子儀再次挺身而出。他立即重整部隊,用計襲擊聯軍,迫使其全線撤退。765年,郭子儀的心腹将領仆固懷恩反叛,聯合外族力量逼近京城。六旬的郭子儀不顧老邁,穿上戰甲覆灰禦駕,再次率軍平叛。最終,在他的指揮下,大唐從危機中脫險,社稷再度安穩。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黃天蕩之戰 韓世忠大破金兵

靖康之恥的陰影仍籠罩在南宋人的心頭,金兵的侵擾從未停止。此時金兵10萬大軍渡江南下,南宋基本淪陷。時任水師都統韓世忠隻有8000兵馬,但他奮勇抵抗,在黃天蕩将金兵圍困。40天後,金兵陷入絕境,韓世忠勝券在握。誰知金兵突然打開山洞要道突圍而出,反過來将韓世忠圍困。

韓世忠穩住軍心,設下詭計引開金兵,再度建立江防。兩軍在湖心峽江上水戰數月不分勝負,僵持不下。此時金兵用火攻燒毀宋舟,一度取得優勢。然而不久後,金兵在嶽飛伏擊下又遭重創。最終金兵不敢再渡江北上,為南宋赢得喘息機會。這場曆時一年的攻守之戰,奠定了抗金愛國運動的基石。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十萬火急 于謙誓死守衛

土木堡之戰,20萬大明騎兵覆沒,明英宗被俘。京城人心惶惶,斡旋降金之聲不絕于耳。徐有貞直接建議遷都南京避禍。此言一出,于謙義憤填膺,痛斥主張“衣冠南渡”的怯夫無能。在他的堅持下,朱見深決定固守京師,誓死一戰。

于謙迅速訓練百姓自衛團,修築德勝門防禦工事。不久,俘虜明英宗的瓦剌大軍出現在城下。于謙親率部隊奮勇迎戰,誓要為國捐軀。明軍在他悲壯的氣場鼓舞下,士氣高昂。一場血戰過後,2萬城防軍竟擊退10萬瓦剌鐵騎!京師和百姓得救!于謙的無畏精神,挽救了一方社稷。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收複失地 左宗棠抗擊俄國

同治年間,新疆局勢動蕩,西北邊陲危在旦夕。李鴻章等奸臣主張放棄新疆,左宗棠卻明确認為這裡不可失守。為此,他自掏軍費組建西征軍,不惜擡着棺材去戰場。左宗棠先後收複北疆、烏魯木齊,穩定了政權。然而俄國仍占據伊犁不退兵,态度強硬。

面對強大的俄國,左宗棠不懼強敵,更不懼犧牲。他再次領兵西進,誓要收複伊犁。古稀之年的他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但依然在談判桌上強硬相向。最終,在左宗棠的決心感化下,俄國選擇了讓步。伊犁重歸故土,新疆的危機得以解除。左宗棠的愛國精神,挽救了清朝一隅風雨欲來的局面。

曆史上能夠力挽狂瀾的七大武将,你知道幾個?看完漲知識了

結語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田單、周亞夫、謝玄、郭子儀、韓世忠、于謙、左宗棠......一個個熠熠生輝的名字在我們心中流淌。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守衛家國,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