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下,這種肯定是騙人的!大家千萬小心。”
這名網友稱,這個包裹是寄到家裡的,因為是郵政快遞還以為是什麼物品,就拆開了。看到裡面的東西後,她趕緊扔了。前幾年,也有身邊的朋友被騙了幾十萬,發文章,是想提醒大家注意。
5日,杭州市警察局反詐中心發出預警:
如果掃碼,會遇到什麼情況?
反詐民警說,這些“免費送”“中獎”的問題包裹,和我們的個人資訊被暴露有關。
這個情況,和2023年夏天曾頻繁出現的寄杯子、寄滑鼠墊等這類“免費送”騙局一樣。這類贈品上,會印有二維碼,掃碼後,會遇到幾種情況:
第一種:當你用手機微信掃這個二維碼後,你的微信個人資訊被竊取,不法分子收集後,再賣給灰産鍊。
第二種:二維碼裡面有木馬程式,你掃後,輸入兌換碼相當于按了“确認鍵”,你的手機可能會被木馬植入很多軟體,這些軟體會全方位竊取你手機上的資訊,包括賬号密碼等,相當于你的手機裸奔了。
第三種:二維碼掃後,你被誘導下載下傳某個軟體或平台,“客服”會誘導你,以各種名義騙你各種轉賬,比如要你刷單等。
快遞員:可以拒收
記者向快遞員了解,快遞員說,他們都是按位址派送,無法判斷所派送包裹是不是有詐,“如果不是自己的包裹,可以拒收。”
目前,很多小區都有快遞存放點,快遞員把快遞放在存放點,意味着這單快遞派送成功。記者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去拿快遞時,發現并不是自己網購的快遞包裹,但快遞存放點的從業人員不負責退回,要自行處理。
有什麼辦法一眼識别“問題包裹”?
告訴大家一個竅門:平時,網購的收件資訊可以用昵稱代替;位址可以寫小區名但不用具體到幾零幾;有兩個手機号的讀者,可以填一個自己不常用的号碼以作為區分。
如果,問題包裹上寫着你不常用的号碼等資訊,可以判斷這是個問題包裹。
關鍵是,當收到配送包裹的通知資訊,要仔細核對,發現并不是自己網購的,可以向快遞公司表示拒收。如果是已經送到快遞存放點的,發現不是自己的網購包裹,不必打開,天上不會掉餡餅。
來源:都市快報
本期編輯:毛嘉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