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冰城”哈爾濱火出了圈!
“走,去哈爾濱看雪去。”自2023年12月以來,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飛往哈爾濱賞冰樂雪,一衆網友的“潑天”美譽,讓哈爾濱成為冰雪旅行打卡“頂流”。
元旦假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更是人氣爆棚。據介紹,本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規劃面積81萬平方米,用25萬立方米的冰和雪,打造了千餘個冰雪景觀,規模為曆屆最大。幾十萬立方米冰塊砌成的冰之城,在燈光的映襯下,閃爍着通透的光華。遊客們一邊觀看,一邊感歎于“限量款”的冰雕美景和精湛的冰雕技藝。
那麼問題來了,搭建冰雪大世界的這些冰從何而來?
冰塊從哪來、為何通體晶透?
每年,當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拉開冰建序幕時,标志着哈爾濱另一冰雪活動的開啟——采冰節。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從2020年開始,每至“大雪”節氣,哈爾濱就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采冰節。
“每年我們都會從松花江裡采集頭冰,一塊塊晶瑩剔透的冰塊被運往驗冰場,檢驗合格的冰塊将會被用于建構冰雪大世界。”劉淑娟告訴中國環境報記者。
要找到一塊理想的采冰區域,冰層品質、厚度等要具備開采的條件。誰來判斷和把控?自然是采冰隊長——經驗豐富的“冰把頭”,劉淑娟就是龐大采冰隊伍裡的一員。
2023年12月3日采冰現場。劉淑娟攝
從小生長在松花江畔的劉淑娟,18歲便開始跟随父輩在江上采冰,今年是第28個年頭。哪裡冰層品質好、哪裡厚度高、什麼樣的冰不能采,她一清二楚。
2023年12月3日采冰現場。劉淑娟攝
“冰不能有氣泡,也不能有雜質,找一塊理想的采冰區域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水下氣泡、泥沙含量等,都會影響冰的透明度。”劉淑娟說。
大陸的工業制冰技術相當成熟,但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始終取自松花江的天然冰。
明明可以用制冰機制冰,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為何依然堅持從松花江人工采冰?
“冰雪大世界的冰景對用冰品質要求極高,晶瑩剔透是關鍵。而人工當機的冰使用的是無法流動的靜态水體,形成的冰會産生較大的冰晶,其通透性和效果都不如自然條件下活水凍成的江冰好。”劉淑娟繼續介紹,“流水會阻撓晶核的形成,可以防止氣泡雜質凍在冰塊内。是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堅持在松花江水流緩、水質清、冰層透明度高的江段人工采冰。”
東北地區能産冰的河流衆多,為何要采松花江的冰?
“水質好啊。”劉淑娟脫口而出,“采冰這麼多年,能看到松花江的水越來越清,産出的冰通體透明。而且松花江水流比較穩定,在冬季特定的溫度下,冰晶核不斷生成,又不斷被流動的水打破,這樣形成的冰塊密度均勻、裂紋極少,建設美輪美奂的大型冰雕建築正需要這種優質天然冰塊,松花江的冰是最好的原料。”
松花江水質為何這般好?
冬日的松花江畔,堆積着建造冰雪大世界挑選剩下的冰塊。陽光下,四方的冰塊閃爍着七彩光芒。
好水才能出好冰。
就在不久前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釋出會上,黑龍江省生态環境廳副廳長馬健公開介紹,“松花江幹流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為曆史最優,整治效果初步顯現。”
作為哈爾濱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的“母親河”,松花江流域面積僅次于長江、黃河,位居全國第三位。它發源于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天池,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從吉林市出發,向東途經哈爾濱、佳木斯、齊齊哈爾等城市,最終注入東海。
一江居其中,兩岸共繁榮。松花江為沿岸數千萬人提供着無以數計的生活和建設用水,沿岸人民也在不斷地建設和美化着松花江。
為了改善提升松花江流域的水環境品質,保護好松花江這條“母親河”,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動有序進行。
“急病快治、難病巧治、沉疴細治。”哈爾濱市生态環境局水生态環境處處長王運來介紹,“十四五”以來,哈爾濱市按照“以支促幹、分河施治,冬防春治、長期堅持,屬地主責、協同發力,系統治理促進全域改善”的總體思路,在哈爾濱市308條幹支流持續開展流域系統治理。
以流域水環境品質改善為引領,哈爾濱市明确水質改善目标、任務、工程,堅持流域治理“一河一策”,污染減排與生态擴容“兩手發力”,水資源利用、水生态保護、水環境治理“三水統籌”,河湖長制“四級監管”,水系治理“五項保障”,推動實作“綜合巡護、綜合監管、綜合執法”的關聯體系。
“生态環境部門會同水務、住建、農業農村、城管部門聯合督導垃圾、畜禽、違建、涉水點源、農業面源五大專項整治,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已累計完成整治點位3154個。”王運來告訴中國環境報記者,“2023年,哈爾濱市25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88%,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超省下達年度目标12個百分點、超‘十四五’目标4個百分點,創‘十三五’開展優良水體考核以來最高值,松花江幹流哈爾濱段出境水質名額均持平或好于入境。”
治水,不能“隻掃門前雪”,需要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推進治理。
記者了解到,為加強松花江流域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管理,吉林省政府和黑龍江省政府曾簽署協定,共同建立松花江流域兩省環境應急協調機制。
“哈爾濱市也組織了生态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事局、消防救援支隊與綏化市、吉林省長春市、松原市等簽訂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協定,保障松花江流域水環境安全。”王運來介紹。
濤濤松花江從長白山一路奔騰而下,逶迤蜿蜒,在美麗的松原穿城而過,為這座北方的城市增添了一抹靈動與聰慧。
資料顯示,松花江流域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短闆明顯,農業種植、養殖污染量大面廣,吉林省松原市生态環境局一位同志告訴中國環境報記者:“多年來,松原市大力推進碧水保衛戰,從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雨污管網建設、畜禽養殖整治、船舶污染源頭管理、冬季污染處理設施建設等方面綜合施策,積極推行河長制,統籌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态修複、水資源保障工作,有力地保護了松花江流域松原段水生态環境,建構了人水和諧的新圖景。”
松花江的清澈美麗,滋養着兩岸人民,吸引着來往的遊客。冬日的松花江面,無數遊人走進這個夢幻的冬季遊會,盡享着這場“冰光秀場”帶來的無窮樂趣……
來源: 中國環境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