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作者:妖火說曆史

公元108年,漢朝西線邊境,忽然傳回了一個噩耗。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就在不久之前,當朝第一外戚大臣,車騎将軍鄧骘,帶領五萬大軍征讨西羌。在出征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一戰鄧骘必勝無疑。因為當時鄧骘帶去的,是漢朝最精銳的精兵強将。而他們針對的,隻是一群戰鬥力有限的‘西羌部落’。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場看似必勝的戰役,最後鄧骘偏偏打敗了。而且,鄧骘麾下這五萬大軍,還被西羌反過來殲滅了八千多人!這在整個東漢中期,都是少有的大敗仗!

更要命的是,随着鄧骘戰敗撤退,漢朝在西線的防禦體系,出現了巨大的漏洞。此後,羌族開始迅速襲擾漢朝邊境,甚至一度影響到了關中邊緣地區。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當然,反應過來之後,東漢這邊迅速調集了重兵,重新組織了嚴密的防線,這才算是讓關中地區轉危為安。此後,漢朝又多次集結重兵,繼續進攻羌族,雙方互有勝負。一直打到漢桓帝時代,才算是勉強解決問題。

在東漢的曆史上,羌族一直是一個讓東漢非常頭疼的鄰居。雖然東漢巅峰時期,能夠再通西域、勒石燕然。但是面對西北地區的這些西羌部落,卻始終沒有太好的辦法。這場鎮壓西羌的戰争,幾乎貫穿了整個東漢曆史,雙方打了整整一百多年,都沒徹底解決問題。

那麼曆史上的羌族,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勢力呢?為什麼東漢能打垮匈奴,卻對羌族無可奈何?為何之前西漢時期,羌族似乎沒什麼影響?反倒是到了東漢,羌族一下子就成了東漢的心腹大患了呢?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這段曆史,我們其實還得從羌族的來曆說起。

雖然羌族對中原王朝的巨大影響,是從西漢中後期開始的,到了東漢才有名。但實際上,早在先秦時期,羌族對于中原地區的影響,就已經非常巨大了。

隻不過在先秦時期,大家很少稱呼他們為羌族,而是更習慣稱之為‘西戎’。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沒錯,當年西周末年,西戎攻破鎬京滅亡西周的那一戰,就有羌族的影子。在先秦時期,大家習慣于把西邊所有的民族部落,都叫做西戎。至于羌族,則是屬于西戎的一個分支。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羌族這邊,也開始學習中原地區,逐漸建立國家。而羌族建立的最有名的一個國家,就是義渠國。在戰國時代,義渠國曾經一度是秦國的大敵。但是後來到了戰國中期之後,逐漸被秦國消化吞并了。

再之後,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中原内部徹底被統一,開始全力解決外部問題。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開始将之前的西戎徹底細分,這才對羌族的了解逐漸多了起來。

然後,大家發現,原來羌族并不是外族,而是妥妥的‘自家人’。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根據先秦時期的相關史料記載:原來,羌族最初的始祖,就是炎黃二帝當中的炎帝,也就是神農氏。後來,随着炎黃二帝的血脈開枝散葉,他們逐漸西遷,然後才形成了一個單獨的民族。

再後來,大禹治水的時候,羌族的一部分祖先,因為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就被大禹分到了黃河以南。剩下的那些羌族,則是繼續西遷。到了西周末期,羌族進犯西周首都鎬京,滅了西周,這時候又有一部分人東遷。

再之後,到了春秋時期,秦穆公在位的時候,送晉國公子重耳回國。為了幫重耳坐穩晉國國君的位置,秦穆公又從隴山一帶,找了一些羌族人,讓他們幫忙護送重耳,後來就留在了晉國。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這三次東遷,算是羌族曆史上最大的三次東遷。而在東遷的過程當中,大部分東遷的羌族,後來都直接融入了中原。少部分繼續過着遊牧生活的羌族人,後來則是被稱作東羌。

到了秦朝之後,這些東羌百姓,就被安置到了陝北、甯夏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這一帶生活,成了秦朝抵禦匈奴的堡壘。而之前那些沒有東遷的羌族,他們繼續留在了西方,繼續留在隴右、青海以及河西走廊南部這一帶,繼續過着遊牧生活,他們則是被稱作‘西羌’。

從秦朝開始,接下來,一直到漢武帝時代,西羌和漢朝之間,其實都沒有起過什麼沖突。因為當時匈奴占據了河西走廊,直接隔斷了漢朝和西羌的聯系。而西羌這邊,又不太可能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的巨大落差,直接翻越隴山抵達中原。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是以,在西漢前期的時候,我們幾乎找不到漢朝和羌族起沖突的案例。

真正改變這一切的,其實是漢武帝大規模進攻匈奴。

到了漢武帝時代,随着漢武帝多次進攻匈奴,拿下了河西走廊。到了這個時候,漢朝才算是真正和西羌的地盤接壤了。而當時的西羌,内部還沒有完成統一,隻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而這個聯盟整體上,則是比較傾向于支援匈奴。

是以接下來,漢武帝直接派兵占據了河西走廊。此舉不但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通道,而且也打斷了匈奴和西羌的聯系。而西羌這邊,沒了匈奴人的壓制之後,接下來内部就開始逐漸統一,對漢朝開始産生威脅。

但結果,這時候的西羌,運氣不太好,正好趕上漢朝最強大的漢武帝時代。得知西羌這邊的動向之後,漢武帝直接派了一個叫李息的将軍,帶着幾萬軍隊過去。而李息到了這邊之後,連打帶拉,很快就瓦解了西羌聯盟,迫使西羌徹底臣服于漢朝。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西羌和漢朝上百年的恩怨糾葛,正式開始了。

在迫使西羌臣服之後,接下來,漢朝就需要面對一個最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到底該怎麼管理?

和東羌不一樣,東羌内遷之後,已經逐漸被中原同化,開始從遊牧文明轉向農耕文明。是以對于東羌,漢朝這邊不需要有太多考慮,直接進行正常的管理就可以了。

但是西羌那邊不一樣。西羌那邊,當時還處于奴隸制社會階段,文明比較落後。而且,人家過得是遊牧生活,和匈奴那邊的情況比較相似。而這些遊牧部落,本來就不太好管理!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在古代的時候,因為生産力和通訊技術比較低,這個問題幾乎無解。對于漢朝來說,西羌不是外族,是以必須得以招撫為主。但對于西羌來說,他們本身是遊牧文明。是以匈奴和漢朝之間的問題,基本上也就複刻到了漢朝和西羌的關系當中。

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接下來,從西漢中後期開始,一直到東漢後期,漢朝和西羌的關系,将會陷入一個無解的怪圈:漢朝強大的時候,可以直接派軍隊駐守在青海一帶屯田,這樣就可以暫時迫使西羌臣服。就算西羌部落内部,有人想叛亂,漢朝這邊也能靠武力壓制。

但是一旦漢朝稍微衰落,無法支撐在當地大量駐軍屯田,西羌内部,已經會有一些高層野心家,帶着下面的部族叛亂。在這之後,漢朝就隻能再次派兵,費大力氣去鎮壓叛亂,然後再重複之前的劇情。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就這樣,從漢武帝時代開始,漢朝和西羌的百年戰争,正式開始了。

在漢武帝時代,因為漢朝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大,漢朝可以長時間在青海地區駐軍。是以在這段時間裡,西羌諸部一直臣服于西漢。

然後,等到漢武帝去世,因為漢武帝時代的很多曆史原因,導緻接下來漢昭帝登基之後,漢朝不得不實行戰略收縮政策。原本放在青海這邊的屯田軍隊,也逐漸撤回了關中。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而随着軍隊撤退,西羌這邊的很多部族酋長,很快就開始組成聯盟,迅速反叛。

這裡多說一句,當時漢朝之是以要把軍隊撤回來,主要是一個成本的問題。簡單來說,當時西羌諸部,主要生活在青海地區。這一帶的海拔比較高,比較适合遊牧民族生活。而漢朝軍隊過來常駐,就必須得在這裡屯田。但是因為海拔原因,屯田産出的糧食,又無法完全支撐軍隊的消耗。

是以,隻要漢朝在這裡留下屯田軍隊,就必須得長時間向這裡運糧。因為當地的屯田駐軍,根本無法自給自足。而在漢朝那會兒,運輸能力非常有限。想要長時間向高原這邊,運輸上萬人的糧食補給,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負擔。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這種負擔,之前在漢武帝時代,漢朝仗着家底雄厚,倒是也可以勉強支撐。可是到了漢武帝在位末期,因為打仗把國家都打空了,國家必須削減開支。這樣一來,這邊的屯田駐防軍隊,自然就隻能撤回來了。

而接下來,在漢昭帝時代,西羌剛剛開始叛亂,漢朝就果斷做出了反應。當時漢朝這邊掌權的,正是那位漢宣帝。在漢宣帝的主持下,漢朝這邊派出了老将趙充國,直接帶着軍隊殺向了西羌。

最後,在趙充國的壓制下,剛剛結成的西羌聯盟,很快就迅速破裂,而後逐漸再次臣服。這場‘趙充國平定西羌之戰’,在當年西漢昭宣之治的那段曆史當中,也算是一個主線劇情。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而這一戰打完之後,漢朝直接在這邊設定了金城郡。靠着金城郡的軍隊,再加上通過貿易手段,制衡西羌部落。同時,漢宣帝又恢複了當年漢武帝時代的護羌校尉,派人專門對這邊進行管理。

是以在西漢後期的時候,西羌倒是很少再發生大規模叛亂。至少,沒有成為西漢的心腹大患。

而接下來,等到西漢結束,王莽篡漢,這個問題就又出現了。

王莽掌權的時候,因為過于忽視客觀條件,隻按照他的主觀想法治國。這導緻中原政權實力驟降,軍事力量也迅速暴跌。同時,王莽還放棄了很多當年西漢時期成熟的治理政策。為了拿下青海湖作為國家的‘西海’,給予西羌諸部更多的自由空間。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是以到了新朝末年的時候,西羌這邊,開始逐漸獨立。當時中原内部正在混戰,暫時也沒空去管西羌這邊。

如此,等到東漢開國之後,雖然劉秀本人比較能打,但是奈何當時東漢經過了一場混戰,國力暴跌。是以劉秀在位的絕大多數時候,一直在休養生息。統一中原之後,基本上沒有任何對外擴張,都是打防守反擊戰。

于是,眼見東漢開始執行戰略收縮政策,西羌這邊就開始再次發動了叛亂。當時西羌内部的最強的先零羌,直接占領了原屬于漢朝的金城郡,随後威脅到了東漢腹地。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但是這一次,西羌這邊運氣同樣也很差,因為他們正好趕上了東漢最能打的劉秀。當時劉秀剛剛統一中原,本人作為皇帝,雖然不能親自過來征讨西羌。但是在劉秀麾下,卻有一大堆的超級猛人,一個比一個能打。

是以接下來,劉秀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愛将馬援,帶兵征讨西羌。此後的兩年裡,馬援先是在正面戰場上,擊潰西羌的主力叛軍。然後,馬援又把很多當地歸降的羌族部落内遷,轉移到北地三郡生活。

而對于剩下的那些羌族部落,馬援則是連拉帶打。一邊在戰場上正面壓制,一邊興修水利,開展農業生産活動。而經過馬援這樣一套操作之後,很快,東漢就徹底壓制了西羌諸部,并且開始再次在青海一帶,長期駐軍。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經過馬援數年的努力,此後在整個劉秀時代,西羌這邊,都沒有再發生什麼大規模的叛亂。

然後,等到劉秀去世,馬援也去世之後,西羌這邊得到了消息,就覺得自己又行了。在漢明帝時代初期,西羌内部,之前強大的先零羌,已經被馬援徹底打下去了。是以在這個時候,另一個叫做‘燒當’的羌族部落,再次崛起。

是以,就在劉秀剛剛去世之後不久,燒當部就重新襲擊漢朝邊境,并且大規模襲擾隴西一帶。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漢明帝派了窦固和馬武這兩位将軍,帶了四萬軍隊過去轉了一圈,很快就再次平定了叛亂。這倆人到了西邊之後,直接重複當年馬援的政策。是以接下來,經過兩人的努力之後,西羌又安分了十多年。此後整個漢明帝時代,西羌又暫時消停了。

可是等到漢明帝去世之後,漢章帝在位中期的時候,西羌這邊又開始造反了。

接下來的漢羌戰争,有點像流水賬。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公元86年,西羌反叛。公元87年,漢朝将軍傅育率兵追擊,結果遭遇埋伏,麾下八百多将士,再加上傅育本人,全部被殺。而後漢将張纡出擊,擊退西羌主力。一年之後,鄧訓接替張纡,連續對西羌開戰,終于再次打垮西羌主力。

這一波戰争之後,西羌消停了八年。八年之後,公元97年,西羌再次反叛,三萬西羌軍隊進犯隴西。此後,漢将劉尚帶兵三萬,擊退西羌主力。此後連續兩年,東漢持續進攻西羌,迫使西羌再次投降。

而這一波戰争,僅僅讓西羌隻消停了一年。一年之後,西羌再次反叛。這一次漢将周鲔帶兵反擊,再次重創西羌。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經過以上這幾波持續戰鬥,東漢終于有了一些成果。那就原本在西羌内部,實力最強的燒當羌,終于被徹底打垮了。

不過,燒當羌被打垮,并不意味着戰争結束。随着燒當羌倒台,西羌内部的其他幾個分支,再次崛起。

公元107年,已經消停好幾年的西羌,再次反叛,并且襲擊了河西走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漢朝将軍鄧骘,帶兵過來鎮壓,結果卻被西羌擊敗。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在之前幾十年的戰争當中,漢朝對西羌,很少有一下子損失過千人的慘敗。是以鄧骘這次慘敗之後,直接導緻西羌迅速崛起,進而襲擾到了關中地區。

而接下來,為了彌補鄧骘的失敗,當時東漢另外兩位大将,鄧遵和任尚,在西線打了近十年之後,才終于平定這次西羌之亂。同時以刺殺的手段,解決了當時西羌首領,這才算是再次解決問題。

而這次和平,此後僅僅持續了兩年。兩年之後,公元120年,西羌又造反了!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而這一次,漢朝這邊出了一個叫馬賢的将軍。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但是在東漢中期的時候,他确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因為接下來,馬賢将會在西線獨自支撐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這二十年裡,正是因為馬賢的存在,西羌沒能大規模襲擾中原腹地。而且,因為馬賢的不斷消耗,之前好不容易做大的西羌,再次衰落了不少。

因為馬賢這二十年的努力,西遷暫時又消停了一些。而接下來,等到馬賢去世之後,又過了幾年,東漢就輪到漢桓帝在位了。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到了漢桓帝時代,沒過幾年,西羌又開始叛亂了。而這一次,沒了馬賢主政西線,西羌很快就又開始逐漸侵擾到了關中地區。

以上這些,基本上就是整個東漢中期,東漢和西羌的戰争。如果單從史書記載的角度來看,這些戰争很像流水賬。因為絕大多數的戰争,規模其實都不大。能損失幾千人,那已經是了不得的大戰了。

至于說像當年漢武帝或者劉秀時代,動辄幾十萬人出動,一口氣消滅對方幾萬甚至十幾萬人的戰争,這期間其實一場都沒有。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但同時,這樣的西羌,卻偏偏又讓東漢無可奈何。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東漢巅峰時期的軍事力量,那麼強大!甚至可以直接消滅北匈奴!為什麼對于實力更弱的西羌,反倒是無可奈何呢?

這事,其實還真不是當時的将軍無能。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主要是因為地理原因。

簡單來說,漢朝和匈奴打,主要是中原和草原的戰争。在西漢前期,漢朝龜縮發育了近百年的時間,積攢的足夠多的力量。而在這期間,西漢也摸索出了一套對草原的作戰方法。是以到了漢武帝時代之後,漢朝就可以暴打匈奴。

而到了漢武帝時代之後,因為漢朝這邊,對于匈奴的戰争手段,已經很成熟了。不管是野戰還是防守反擊,都玩的特别明白。是以之前的漢朝,才能多次重創匈奴。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但是西羌不一樣。

雖然同樣都是遊牧民族,但西羌這邊,除了草原地形之外,還有一個高原的地理優勢。

在高原這邊,東漢軍隊的作戰方法,其實并不成熟。即便是當年的趙充國和馬援,這種頂級名将,也隻是在青藏高原的邊緣作戰。當年趙充國屯田的地方,最遠也隻是達到海拔三千多米。再往上,當時東漢軍隊就真的上不去了!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這種上不去,真不是後來的那些将軍偷懶。而是當時的東漢士兵,無法适應高原作戰。上了高原地區之後,往往會出現高原反應。反倒是西羌那邊,常年生活在這裡,可以在這裡自由作戰。此消彼長之下,東漢就很難在海拔太高的地方,和西羌進行大規模野戰。

另外,當時高原上面,人口極少,而且氣候條件也不足以大規模進行屯田。這就意味着,一旦雙方開戰,東漢必須得花巨大的代價,從隴西那邊運糧。這種運糧難度,在當時是超乎想象的!幾乎完全不可能完成!

是以,在整個東漢中期,幾乎沒有任何一位将軍,主動帶領大軍,深入高原和西羌進行決戰。如此一來,東漢這邊就隻能被動打防守反擊戰。而每次西羌被重創之後,都可以輕松退回高原深處,恢複實力。等到實力恢複了之後,就會再次卷土重來。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這就是東漢對西羌頭疼的根本原因。

簡單來說,如果單憑實力硬拼,東漢根本不可能把西羌放在眼裡。但奈何西羌地處高原,東漢軍隊上不去,是以就隻能被動挨打。

但這種挨打,其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經過整個東漢中期的防守反擊後,東漢這邊,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高原作戰的方法。而東漢的士兵,經過連續幾代人的适應之後,也越來越适應高原作戰。

是以,到了漢桓帝時代,東漢終于有了大規模進入高原,去和西羌進行決戰的資格了。而到了這個時候,東漢這邊,則是又出了一位頂級名将。

這就是漢末三傑之一的段颎!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到了東漢後期,段颎在軍中崛起之後,很快就适應了高原作戰。後來,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東漢軍隊開始大規模進入高原腹地,直接對西羌進行大規模野戰。而且這一次,段颎沒有任何留手,直接大開殺戒。

是以最後,在漢桓帝時代,經過段颎的一通亂殺,直接消滅了超過六萬的羌族軍隊!六萬人,放到中原這邊,可能并不算太多。但是放到羌族這邊,基本上就等于是把羌族當時的青壯年勞動力,殺絕了一大半!

這段曆史,在漢桓帝時代,同樣也是一段主線劇情。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總之,正是因為段颎的大開殺戒,原本無法解決的羌族,徹底消停了。此後的幾十年裡,羌族都無法再大規模崛起,隻能徹底臣服于東漢。

但可惜的是,在段颎平定羌族之後不久,東漢就開始爆發黃巾起義,中原地區徹底亂套了。再之後,董卓、馬騰、韓遂等人的先後崛起,又讓羌族有了喘息之機。而後經過百年休養之後,到了三國末期之後,終于再度崛起。

當然,那已經是東漢滅亡很多年之後的事情。

扒一扒漢羌百年戰争!西羌到底有多強?為何能讓東漢頭疼上百年?

縱觀東漢和羌族的百年戰争,我們會發現:其實東漢之是以長時間無法解決西羌,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不熟悉高原作戰。其實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高原作戰,都是最難的作戰環境。

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能夠在高原上輕松作戰,并且打出名将稱号的,少之又少。也就是隻有東漢後期的段颎,唐朝的李靖、薛仁貴,這種極少數的頂尖名将,才能在高原上來去自如。

而在東漢中期,因為軍隊不适應高原作戰,再加上大家也不懂怎麼在高原上進行大規模野戰。是以整個東漢中期,東漢這邊就隻能打防守反擊,無法徹底解決西羌問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