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雖然站在以色列這邊,但并未直接下場,甚至勸以色列别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目的就是不想将局勢激化到無法控制的地步。但面對在紅海劫船的和胡塞武裝,美國卻沒有克制住,直接發動了襲擊,沖動的後果,不知美國想好了沒?
近日,所屬于丹麥、懸挂新加坡國旗的集裝箱船“馬士基杭州”号在一天内第二次發出求救信号,報告稱遭到了4艘“胡塞小船”的襲擊。美國中央司令部也确認稱,胡塞武裝試圖登上這艘正在紅海南部航行的馬士基船隻,并對胡塞武裝成員發出了警告,要求遠離這艘船隻。
眼看胡塞武裝并不打算撤離,美國“艾森豪威爾”号和“格雷夫利”号兩艘軍艦上的直升機飛向這艘馬士基船隻,首先擊落了兩枚向馬士基船隻發射的反艦彈道飛彈。之後,又擊沉了3艘胡塞武裝的小船,并擊斃了10名武裝人員,僅剩一艘小船逃離了該地。
【遇襲的商船“馬士基杭州”輪】
事發以後,這件事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這是自從這輪巴以沖突爆發以後,美軍首次下場與胡塞武裝交火,而且擊斃其人員。在這之前,美國的一貫态度是,不希望與胡塞武裝直接交火,避免局勢進一步擴大。而且如今美軍直接下場以後,意義也不一樣了。
衆所周知,胡塞武裝之是以要攔截途經紅海的船隻,主要是為了支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逼迫以色列做出讓步,停止對加沙人民的迫害。而且胡塞武裝也說的很清楚,隻針對以色列以及駛向以色列的船隻,而其他正常行駛的船隻則不會受到影響。
但出于對被胡塞武裝誤擊的擔憂,很多船運公司還是選擇繞道好望角,而這無疑增加了貨運時間,運費也是水漲船高。而位于紅海北端的蘇伊士運河,被視為貨櫃的超級高速公路,全球大約有14%的海上貨運和30%的石油運輸依賴這一通道,還包括歐洲的大量糧食運輸。
為了給胡塞武裝施壓,美國聯合十個國家組建了紅海護航聯盟,但葉門胡塞武裝進階官員随即表示,針對紅海航行船隻的襲擊不會停止。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所謂的護航聯盟中,不包括任何一個中東國家,這也從側面說明,大部分中東國家還是站在胡塞武裝這邊的。
【美軍“福特”号航母即将撤離東地中海地區】
是以從表面上來看,美國确實是強硬了一把,但實際上,确實讓自己陷入了更大的麻煩。在事發後第一時間,胡塞武裝發言人穆罕默德·阿蔔杜勒-薩拉姆立馬會見了伊朗外交部長阿蔔杜拉希揚。之後,伊朗的“厄爾布爾士”号軍艦便出現在了紅海海域,明擺着是要給胡塞武裝撐腰。
與此同時,美國也開始感覺到後怕,開始給自己找台階下。美國白宮的國家安全委員發言人約翰·柯比表示,美國此舉隻是為了尋求自衛,無意将沖突進一步擴大,今後也不會主動尋求與胡塞武裝發生沖突。或是出于展現誠意的考慮,美國官員還透露,在未來幾年之後,部署于地中海中部的“福特”号航母打擊群将撤離該地,傳回母港諾福克軍港。
從這種種舉動不難看出,美國也在全力給局勢降溫,但按照胡塞武裝的一貫作風,根本不存在打碎了牙往肚裡咽的情況。就算美軍隻打死一名胡塞武裝的成員,胡塞武裝都不會輕饒,何況現在一下打死了10個,今後的報複行動,其實已經在日程上了。但現在麻煩的是,伊朗的軍艦也出現在紅海水域,一旦美國和伊朗擦槍走火,沖突局勢會更不可控。
【伊朗總統萊希】
最重要的是,考慮到曆史上美國在越南和阿富汗的戰争經驗,長期的消耗戰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巨大負擔。美國軍方此次行動,打破了以往通過代理人進行的戰争傳統,似乎不可避免的将直接介入沖突,随之而來的将是一系列複雜的軍事和外交問題。這不僅對美國自身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還可能改變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平衡,引發不可預知的國際變局。
此外,長期以來,阿拉伯國家感受到來自以色列和美國的持續壓力,對兩國早已積怨已深,并且一直尋找機會進行回擊。現在美國軍隊擊殺了十名胡塞武裝人員,反而會讓阿拉伯國家更加凝心聚力。美國目前已經被俄烏沖突以及巴以局勢牽制住了,面臨多重困境。若胡塞組織決定與美國正面交鋒,那麼美國是否有能力承受三線同時作戰的巨大壓力呢?
同樣的,如果美國想要息事甯人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施壓以色列讓步。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行動後不久,以色列軍方決定從加沙撤出數千名軍人,準備降低軍事強度,很有可能就是出于這個原因,而這也暴露了美國“紙老虎”的本質。現在唯一的變數就是,看胡塞武裝吃不吃這一套,畢竟美國是開第一槍的人,被報複也在情理之中,在道義上,胡塞武裝已經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