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作者:正經的燒杯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選一下“關注”,精彩内容不錯過,友善随時檢視。

文|正經的燒杯

編輯|正經的燒杯

«——【·前言·】——»

一種植物在北方不起眼,卻曾作為經濟作物在南方大量種植。這種植物長得像蔥又像蒜,深受南方人喜愛。為何深受喜愛的植物,種植者卻越來越少了?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雲南蔬菜中的“白富美·】——»

這種深得南方人青睐的食材,被贊譽為雲南蔬菜中的“白富美”。之是以有這個稱呼是因為這種食材第一個特點就是白,這種白是一種白淨的,仿佛白瑪瑙一樣的剔透。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這種植物是什麼呢?這就是南方人經常吃的一種腌菜的原材料——藠頭,它屬于石蒜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底部的根莖呈現橢圓形,而且會有數枚一起生長。

由于底部的橢圓形物品剝開剝皮就可以露出白淨的體肉,而且屬于聚生。是以當時發現的人就根據它的生長習性,以藠頭的“藠”字作為特征描寫。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藠頭是屬于中國本土的植物,關于藠頭最早的記載來自于殷商時期。在當時被稱為薤(xiè),之是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藠頭的植株外形和味道都和韭、蔥十分相近。薤這個字便是從韭這個 字演變來的。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很早的時候就有有關于藠頭的具體的食用方式。藠頭本身似蔥似蒜,見到藠頭的人便将這種植物當成了做菜時的輔材。

由于藠頭味道比大蒜辛辣卻沒有大蒜本身的腥臭氣。是以在當時一度非常流行,在中國著作《禮記·内則》就有明确的使用方式:“脂用蔥,膏用薤。”

漢代時還有人專門以藠頭做了一首詩,以薤上的露水易蒸發,比喻人生短暫。是以《薤露》也成為了古代著名挽歌。

由于藠頭比蒜頭辛辣又沒有異味的特段,是以南方人習慣以藠頭代替蒜頭,尤其是藠頭本身還有一種特别的清香,自古以來都非常受歡迎。

随着時間的推移,南方各地區都有了自己獨特的藠頭食用方式。相對主流和傳統的吃法仍然是是腌制藠頭,尤其是開遠甜藠頭馳名海内外。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傳統腌制藠頭的方式很簡單,隻要保證根莖沒有損壞,完整健康就能開始進行制作。将挑選好的藠頭仔細洗幹淨後,食用清水浸泡後再進行修剪。

為了保證口感和腌制入味,切斷時進行保證大小一緻。好的藠頭需要足夠的浸泡時間,利用浸泡除掉多餘的辣味。不同地方腌制出的風味各有不同,這是因為腌制的工藝和選用的配方不同導緻的。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有些地方使用鹽類腌制,也有地方會使用醬料。甚至一些地方還會采用蜜漬。成品藠頭可謂是酸、甜、苦、辣、鹹,五味各有特色。腌制好的藠頭顔色晶瑩,外表喜人。在這些藠頭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雲南紅河的開遠甜藠頭。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開遠甜藠頭是雲南地區的著名特産,制作曆史已經有了百餘年的曆史。而制作工藝也入選了雲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充項目名錄。這一百年的制作曆史中,開遠甜藠頭始終暢銷于國内外。它的美味在清宮中也廣為流傳。

«——【·藠頭的經濟前景·】——»

開遠甜藠頭雖然略帶辣味,但是整體的口感偏嫩脆酸甜,是一種十分爽口的可以直接食用的小菜。開遠甜藠頭是滇菜“藠頭炒剁肉”等名菜的主要配菜。雖然開遠甜藠頭的名氣很大,但是在藠頭制作上并不能算是一家獨大。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比如在曲靖的馬龍藠頭也有着極高的名氣。馬龍藠頭的制作方式主要是使用白糖腌漬,相比較醋腌等方式,白糖腌制的藠頭成品不僅潔白如玉,而且味道更偏甜。由于潔白如玉的外表,讓很多喜愛藠頭的人将其稱之為“瑪瑙藠頭”。

除了上述兩種之外還有大理巍山藠頭,大理巍山藠頭同樣起源于雲南,是雲南藠頭的名品。相比較前兩者,大理巍山藠頭更加下飯,不需要特意的腌制,隻需要利用食材本身的辛辣,就可以進行涼拌和熱炒。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正是由于藠頭的食用方法十分多樣,藠頭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種植。這是當地很受歡迎的經濟作物,也為當地的農業發展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有人可能會好奇,藠頭在怎麼受歡迎也不過是一個小菜罷了。為何能夠在以前被一直種植,而沒有被淘汰。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在古代的時候,由于環境惡劣。很多金貴的植物都不敢種植,而藠頭如此的受歡迎最大的原因就是種植方法很簡單,不需要專門學習如何種植的知識。

由于種植技術不夠先進,老百姓在種植過程中隻能夠靠天吃飯。是以種植方式簡單,而且産量足夠高才是老百姓的最優選擇,盡量降低損耗。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而且由于藠頭擁有很強的生命力,哪怕有些時候環境惡劣,比如持續的降雨或者幹旱都能夠正常生長。大陸國内畝産就有五千斤,是以在當時十分歡迎。

藠頭在種植以後,即便沒有什麼經驗也能夠将畝産達到三四千斤。而現在随着科技發展和種植方式的更新,精選後的優質品種在人工的細心管理和照料下,畝産達到五六千斤也并非難事。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也正是由于悠長的曆史種植經曆,很多南方人在藠頭腌制上有着自己獨特的情感。加上飲食習慣,藠頭在國内一直處于市場穩定的食材。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但是随着進幾年,藠頭遠銷海外之後。整體種植的面積卻原來越少了。為什麼市場前景廣闊,種植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藠頭的種植現狀·】——»

有藠頭行業的從業就曾經公開表示,藠頭的海外銷量雖然一直飛漲,但仍舊面臨着國内藠頭産量不足的問題。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開始藠頭的對外銷量隻有10噸不到,那時候國内的産量還供應的上。但自從2006年海外市場逐漸被藠頭企業打開之後,出口需要就越來越大。從10噸到3000噸左右,整體創彙200多萬美元,甚至有望達到4000噸的出口量。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這麼大的出口量,主要的運抵的地方是亞洲地區,比如運抵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國家。正是由于藠頭加工成的罐頭在國外也受到了歡迎,是以原本在大陸南方地方種植比較多的藠頭已經逐漸變少。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為什麼已經遠銷海外了,藠頭的需求量十分龐大。但目前南方種植的藠頭卻越來越少了呢?既然市場需求,理論上目前炙手可熱的藠頭應該吸引更多人種植。為何現在卻是一邊供貨不足,一邊沒有人種?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我們之前也提到過,藠頭是出了名的好種植。幾乎沒有什麼門檻,隻要有耐心和相應的裝置就能夠種植。正是由于種植過于簡單,很多人反而不敢多種。

一旦種的人太多,藠頭的價格必然就會下降。尤其是藠頭每畝的産量極高,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可以畝産為五六千斤。由于畝産量太高,很多種植戶都擔心這些藠頭能不能穩定的銷售,否則儲存會給農戶們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不僅是藠頭好種植,前期投資成本不大。相比較那些金貴的中藥材等完全可以說的上便宜。投資門檻低,有時候是好處,有時候又是壞處。這些綜合原因導緻了種植面積在不斷的減少,而且這裡還沒有算上制作藠頭本身的成本。

曾在南方種植多年,被稱為“菜中靈芝”畝産5000斤,如今為何少見

«——【·結語·】——»

藠頭的畝産很高,價格一直比較低迷。有經驗的農戶更加願意去種植收購價格更高的中藥材或者其他蔬菜。

雖然南方人對藠頭情有獨鐘,但是在各種腌菜的不斷湧現的情況下,對于藠頭的需求還是在慢慢降低。在南方種植了許多年的藠頭,慢慢減少種植也是事件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