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首發,感謝品鑒。”在閱讀前,誠邀您點選右上角的“關注”,友善持續為您提供優質内容,也友善您參與讨論交流,您的支援是我們創作的動力源泉!
- 來源/品牌官
- 作者/品牌官
引言:一度波瀾不驚的“面食大省”西安,迎來了重磅級玩家!當“馍都”遇上西式餡餅,破記錄似乎理所當然。
12月24日,披薩品牌達美樂在陝西西安開了西北首店。
骨子裡刻下了愛吃馍基因的西安人,果然名不虛傳,以32萬元營業額,打破其全球門店首日銷售記錄!
據說為了這一天,達美樂還從北京調來了幾十位店員來幫忙。
此前,這個記錄還是在12月24日湖南首家達美樂門店開業當天保持的,高達30萬元,沒一會的功夫,這個記錄就被西安人們破了!
而在湖南首店之前,全球單店最高日營業額記錄則是由成都首店保持的,16萬元。
達美樂的全球單店最高日營業額,接二連三被國内首店打破,隻要達美樂來到一座城市開出首店,就會掀起了一陣陣排隊熱潮。
根據達美樂全球系統内部排名,達美樂全球首月最佳開業銷售額排名前十位裡中國門店就占據了九席!
不得不感慨,吃貨的戰鬥力真強!
這個達美樂什麼來頭,讓大家如此之瘋狂?
01、“達門”為何如此瘋狂?
正如麥當勞有“麥門”,達美樂也有“達門”。
這個來自美國的披薩品牌,讓國内的年輕人瘋狂上頭。
繼山姆和鮑師傅之後,朋友圈的代購們為了“達門”甚至開發出了一種新的代購品類——達美樂披薩。
不管你在哪裡,代購們能夠承接全國各地的“達美樂披薩需求”,很多吃不上達美樂的年輕人,不惜加價10-30元,就為了吃上那一口“稀缺”。
瘋狂的“達門”甚至将跨省送來的披薩一角一角地切開,用食品包裝袋裝好每一角披薩,放進冷凍的冰箱裡,隻要加熱一下,又是一份新鮮熱噴噴的披薩。
甚至有人旅遊到了“有達美樂”的城市,達美樂披薩更是成為了必吃的“特産”。
都說物以稀為貴,達美樂在全國僅有29個城市才開設了門店,其中有8座新城市還是在12月23日到24日之間隆重開業的。
是以對于各地的“吃貨”來說,确實是“供不應求”了。
前段時間,達美樂還因為#3年虧損9億#沖上了社交平台的熱搜,引來了網友一波波的憐愛。
2019到2021年這三年,達美樂三年營收分别為8.37億,11.04億,16.11億。
看着營收在上漲,實際上卻沒賺錢。
達美樂連續三年淨虧損1.82億,2.74億,4.71億,三年累計虧損了9.7億。
于是,網友都在懇求達美可千萬别倒閉,每日一問:“什麼時候開到我這裡?絕對不會讓你倒閉”
于是,在網友們深情的告白之下,達美樂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内,達美樂在中國的總收益約人民币13.76億元,同比增長51.5%。
門店經營利潤更是大漲123.6%,為1.86億元。截至目前,達美樂在中國的門店已經超過750家。
得益于在國内的發展速度,達美樂宣稱2024年底門店規模将有望突破千店。
不過,達美樂其實早在1997年就進入中國市場了,但是那時候擴張速度很緩慢,是以知道它的人不多。
也就是在這幾年,達美樂在國内“狂奔”開店,加上營銷攻勢,才被大家所熟知。
然而,這位在全球穩居比薩行業老大寶座的達美樂,在中國卻打不過必勝客。
02、全球披薩行業大哥,在中國卻幹不過必勝客
截至2023年1月1日,達美樂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0000多家門店,是全球最大的披薩公司,名副其實的披薩一哥。
盡管在全球排行老大,但是在中國,根據2022年的資料,達美樂僅以5.3%的市場佔有率位列第三。
(資料來源:達勢股份招股說明書、安信國際)
必勝客在中國擁有3072家門店,覆寫全國600多個城市。而達美樂僅在國内29個城市擁有750家門店,不足必勝客的四分之一。
這其中有一個原因,便是必勝客比達美樂早了7年進入中國市場,在這7年裡,必勝客在中國城市裡培養起了第一批披薩閱聽人。
其“歡樂餐廳”的定位更是俘獲了不少年輕人和小朋友的心。
而7年之後,進入中國市場的達美樂,不僅沒有把必勝客這個“強敵”放在眼裡,而且還沒有把中國市場放在重要的戰略性地位上。
是以導緻達美樂在國内的發展一直很緩慢,同時經營權也較為分散,分店與分店之間互不團結,哪裡比得上“訓練有素”的必勝客。
盡管在國内,吐槽必勝客的居多,但是不可否認,提起披薩,大家還是會首先想到必勝客這個名字。
而且在地區覆寫率上,達美樂也比不上必勝客。達美樂一般是入駐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區域,沒有攻略下沉市場。
是以在很多三四線城市,有人甚至都沒有聽過達美樂這個城市,但是不妨礙它在各社交平台上成為“網紅披薩”,大家紛紛喊話達美樂開來自己的城市裡。
除了必勝客的壓制以外,達美樂引以為傲的外賣業務,來到了中國,卻成為了痛苦的承諾。
03、30分鐘必達,在中國“水土不服”?
時間拉回到1960年,美國美國密歇根州有一對兄弟接手了一家瀕臨破産的小比薩店。
他們叫湯姆和吉姆,就像一般懷抱創業夢的青年,他們沒有餐飲業背景,家境也非常普通,憑借着滿腔熱血借了900美元就開店。
兄弟倆在創業初期非常有幹勁,每周工作将近100多個小時,在兄弟倆的努力下,他們逐漸把這家小披薩店盤活了起來。
由于生意有了起色,但是店面太小容納不下太多的客人,兩兄弟很苦惱,但是湯姆發現了一件事,其實很多客人買披薩都非常趕時間,基本上不會坐在店裡吃,都是希望可以快速帶回家。
是以,湯姆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将外賣業務作為發展的重心。
為了能讓客人快速吃上披薩,湯姆開始修改菜單,把披薩之外的商品剔除掉,同時也想辦法簡化制作流程。
結果,店裡的生意開始越來越好,從一周賺99美元暴增到750美元。随着業績蒸蒸日上,湯姆在1965年正式把這家小披薩店改名為“達美樂”。
湯姆決定把外送這件事做到極緻,他不斷加快制作披薩的時間,還細心考慮到披薩保溫的問題,設計出了經典的厚紙盒,于是,達美樂的披薩制作時間越來越快。
到了1969年,達美樂就擁有14家門店了。
為了快速擴張,湯姆決定推出全球第一個外送保證,那就是“30分鐘沒送達就打折”。
這口号放在現在的中國外賣市場來看,并不稀奇,但是在當時的美國可謂是震撼業界。
是以,達美樂在消費者的眼中,成為了快速送達的代名詞。
走到這一步,達美樂就已經從一家地方小店茁壯成長為全國等級的連鎖店。
野心很大的湯姆繼續推動加盟,他開始把觸角升向了國際市場,并且口号越喊越狂。
1979年,達美樂正式提出了“30分鐘必達,否則免費”的口号。
在80年代,30分鐘内必達,不管對哪一品類的餐飲來說,都是一記暴擊。
是以,這一招直接讓達美樂走上了全球快速擴張之路。
到了1984年,達美樂的全球門店數量暴漲到了1900家。2004年,達美樂在紐交所上市。
結果,沒想到達美樂靠着外賣體系成為全球“披薩一哥”,來到中國卻“水土不服”。
達美樂在中國市場的“30分鐘必達”,靠的是半成品産品、4公裡内的配送範圍以及科學的路線規劃,來實作最快速的送達目的。
然而,配送的時間壓根還沒有30分鐘,因為除去制作披薩的12分鐘,留給外賣騎手配送的時間隻有18分鐘。
這就意味着騎手們要争分奪秒,用最快的時間把披薩送到消費者的手裡。
同時,達美樂也需要招聘大量的全職和兼職的外賣配送員。這部分的人工就需要付出比美團更高的成本。
根據達美樂的招股書顯示,員工薪酬是開支占比中最高的一項成本費用。2019-2021三年,員工薪酬開支占總營收的比率分别為40.15%,42.5%,43.66%。
人工成本幾乎占據了一半的營收,叫吞金獸都不為過。這也是為什麼2019到2021年這三年期間,達美樂連續虧損。
再加上國内的外賣業務格局基本已經穩定,消費者對于30分鐘到達還是40分鐘到達,其實都影響不大。
有一句話,或者很好形容達美樂,那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04、30分鐘必達真的重要嗎?
為了“30分鐘必達”,創始人湯姆似乎有一種病态的執着,導緻有一段時間他對于外賣的配送時間要求甚至超過了披薩的口味。
追求快的極緻,就讓品控越來越差,達美樂收到的差評越來越多。
2007年,達美樂銷量不斷下滑,大家都認為達美樂披薩難吃得像一塊“厚紙闆”。
2008年11月20日,達美樂的股價在跌至2.83美元的紀錄新低。
後來達美樂的高層發現了問題,于是開始改革産品,換掉了預制食材的配料,并召集廚師們重塑産品,調配了十多種面團、醬料、芝士各種組合,打造一個嶄新的菜單。
達美樂的銷量逐漸恢複,從這次品牌危機中成功翻身。
達美樂這種願意傾聽消費者的意見并去改正的态度,是值得所有企業深入領會堅決貫徹的。
不過,對于國内的消費者來說,我們更在意的是“好不好吃”,或許30分鐘必達真的不是那麼重要。
您吃過達美樂嗎?對于它的“30分鐘必達”,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明星趣聞,熱點人物辣評,商界奇趣,網際網路資訊,更多優質有趣内容,歡迎關注@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