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作者:永安當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文丨永安當

編輯丨永安當

前言

孫權,字仲謀,是東漢末年混亂時期三國鼎立的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成為吳國(即東吳)的開國君主。東吳的疆域橫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等地,孫權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自己的統治。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窩裡鬥,難治國

孫權執政時期,江東地區的經濟呈現出繁榮的迹象。特别是農業發展迅速,得益于友善的水運系統,包括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為整個地區帶來了經濟效益。

水上交通的繁榮也催生了興旺的造船業,吳國的海船更是遠航至遼東、南海諸國。值得一提的是,黃龍二年(230年),吳國的船隊甚至抵達了遙遠的夷洲,即今天的台灣,這被認為是大陸與台灣通航的最早記錄。

吳國的經濟不僅在交通和船舶制造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同時絲織業在江東也嶄露頭角,冶煉業有所發展,青瓷業也逐漸成熟。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除了經濟方面的繁榮,文化也在孫權的統治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道教在民間迅速傳播,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東吳興起的初期,孫權率領一支起義軍,成功消滅了當時的統治者,劉璋,奪取了荊州。東吳的建立為孫權開創了千載難逢的盛世,他在治國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華。

孫權即位後,确立了一系列優越的治國政策,包括寬政、賞功、信任人才等,使得東吳在他的統治下逐漸繁榮起來。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當談及家庭事務時,孫權卻未能延續他在治國方面的高明手腕。在立太子和選擇接班人這一關鍵問題上,孫權陷入了嫌隙與紛争之中,導緻了家族的動蕩。

立太子問題成為一塊無法和解的絆腳石,如同“後院起火”一般,最終引發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孫權的家族争鬥最終導緻東吳的覆滅,而他自己的政治智慧似乎在家族事務上失靈。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東吳存續了五十一年,孫權在位二十三年,是東吳最為鼎盛的時期,随着孫權晚年的政策失誤,東吳開始走向衰落。孫亮、孫休、孫皓相繼繼位,但他們無法阻止東吳的走向沒落,最終在280年滅亡。

孫權時期的興盛,卻未能在其子孫的統治下延續。這種“黃鼠狼生耗子”的情況在東吳的後期表現得淋漓盡緻,各位繼任者的短暫統治未能達到孫權的治國水準。

東吳的興衰史與孫權及其子孫的統治風格密切相關。治國方面的卓越表現與治家的失落構成鮮明對比。孫權的治國理念對東吳的繁榮産生了深遠影響。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制造沖突,引起内亂

在東吳建立之初,孫權是位明智而有遠見的君主,然而,他的七子卻在後來的政治施政中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這其中,尤以對長子孫登和次子孫慮的對待,以及對四子孫霸的封王問題最為引人關注。

面對太子之位空缺,孫權立下三子孫和為太子,此舉在當時是合理而常見的決策。問題随之而來,孫權又額外封四子孫霸為魯王。

孫霸的崛起,也是以在朝臣和宮廷中引發了諸多議論和争議。孫權的這一決策,不僅助長了孫霸争奪王位的野心,更導緻了宮廷内外的動蕩。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察覺到事态的敏感性,孫霸的老師開始上疏,建議降低孫霸的地位和待遇,以維持政治秩序和平衡。

這位老師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連續多次上疏表達擔憂,孫權并未采納這些建議,顯露出他對于自家子弟的寵愛。

大臣們開始私下議論紛紛,這一局面迫使孫權意識到可能存在問題,他決定讓孫和與孫霸分開住,試圖平息朝臣們的疑慮。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此舉并未解決問題,反而使得孫和與孫霸之間的沖突公開化。朝堂的不安局勢也是以愈演愈烈。

朝臣分為正派和佞臣兩個陣營。正派的大臣們視太子為希望和未來。而在佞臣一方則借機圖謀自身利益,意圖通過擁護魯王來擷取更多好處。

這一時期,正派和佞臣的明争暗鬥愈演愈烈。魯班作為孫權的長女,與太子的生母王夫人關系緊張。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在這個混亂的時刻,正直的大臣陸遜等人紛紛上疏勸谏。孫權不僅不聽取忠言,反而懷恨在心。

此時的孫權,已經驕傲自大,拒絕接納忠言,對正直之臣懷有不滿之情。陸遜為了維護原則,屢次勸谏,但卻換來孫權的不滿。

孫權在膨脹的權勢下,任意處置忠臣。他将正直之臣如顧譚、張休流放到遙遠的交州,甚至賜張休自殺。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對太子的老師吳粲則下獄,最終被處死。陸遜也在孫權的逼迫下,選擇了飲恨而死。在這個權謀沙場上,正直和良知都顯得如此脆弱。

在這一切背後,孫權對太子立儲的處理不當,将“禮法”置于次要位置,導緻了政局的混亂。

孫權的私人感情替代了政治決策,助長了朝中的不正之風,最終讓整個政權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這段曆史,成為朝臣們深感無奈的悲劇。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用人不當,亂象叢生

在漢朝末年,孫權面對太子孫和的野心,決然廢黜他,且不忍容忍叛逆的魯王孫霸,直接賜死。

當時孫權深知朝中權臣的勢力,為了維護江東的穩定,他決定立幼子孫亮為太子。這個決定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顯得有些出人意料。

252年,孫權在享年七十一歲時病逝,留下江東江山給年僅十歲的孫亮。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孫亮繼位後,改元建興,但由于年幼無法親政,實際上的權力落在權臣孫綝手中。孫亮乳臭未幹,他的哥哥孫奮和孫休更年長有經驗,按理說應該是繼承江山的合适人選。

“曆史的重擔”卻意外地落在了孫亮的肩上。這一情況似乎在《三國志》中得到了陳壽的質疑,他評價道:“孫亮童孺而無賢輔,其替位不終,必然之勢也。”

孫亮心懷雄心壯志,渴望早日名實相符,成為真正的君主。他密謀削奪孫綝的權力,打算還政于正。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孫綝察覺到了孫亮的意圖,采取了先發制人的政策。在孫亮有機會将其廢黜之前,孫綝迅速行動,将孫亮廢為會稽王,改立了孫亮的哥哥孫休為帝。

這一連串的政治變故讓人不禁惋惜,也反映出當時江東政局的不穩定和複雜。孫亮雖有雄心,但由于缺乏賢臣的輔佐,最終在權臣的算計下失去了帝位,使得江東陷入了新一輪的混亂和動蕩。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太平三年(258),江南大地風調雨順,春意盎然,正值梅花盛開之際。孫休登基稱帝,江山有了新主,大臣們為表彰太平之世,共同商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主題:改元永安。新帝上位不久,百姓對太平盛世的期許沸騰在每個角落。

六年後,時值永安七年(264),一場疾病卻悄然降臨皇宮。孫休的身體逐漸虛弱,不得不召集大臣商議國家大事。這時,局勢複雜,曹魏勢力強大,東吳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

大臣們深知太子年幼難以穩國,經過激烈的讨論,決定将太子孫覃托付給濮陽興、張布等忠臣,并實際上是将太子“托孤”出去。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孫休閉目辭世,江南霎時陷入喪葬之悲。朱皇後成為了權臣們商議的焦點,大臣們在孫休的遺願與國家危局之間左右為難。

曹魏的威脅使得大臣們感到緊迫,他們認為年幼的太子孫覃不足以應對這個危機,因而提出應當立年長的孫權之孫孫皓為帝。雖然這與孫休的遺願相悖,但為了江山社稷,他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264年八月,孫皓繼位,改元元興,而這一位新帝的上台卻出人意料。孫皓并沒有回報大臣們的寬容和讓步,反而翻臉不認人。

而在五年後,孫皓更是逼迫朱太後自殺,這位年僅三十歲的太後英年早逝。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孫皓“用人不當,寡情薄意”,對于孫皓的執政方式直言不諱。

這一段曆史,宛如一幕幕變幻的戲劇,揭示了君臣之間的複雜關系和官場的風雲變幻。在這個時代的交錯中,權謀與仁愛、野心與忠誠糾結在一起,構成了一幕令人唏噓的政治畫卷。

孫權治理能力出色,執政時期卻總陷入紛争,他為何屢次走進困境?

結語

孫權在用人方面的失誤也是東吳滅亡的原因之一。他過分信任權臣,不聽忠臣的勸告,導緻了朝中分裂和争鬥。孫亮登基後,由于年幼,權臣孫綝垂簾聽政,使得東吳政權更加混亂。

這段曆史告訴我們,治理國家不僅需要善于用權謀,更需要正視家族關系和用人原則,否則将難以長治久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