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療腐敗問題及其治理對策

作者:急診醫生大劉

醫療領域的腐敗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和廣大患者的切身利益。最近,雲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原院長楊文俊的案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醫療腐敗問題的熱議。據報道,楊文俊在任期間,涉及一台價值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他以3250萬元的高價讓醫院購入,從中收受供應商1600萬元的回扣。在他的影響下,該醫院的許多人也通過各種手段非法牟利,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這台裝置以及其他非法所得,最終都轉嫁到患者身上,增加了他們的經濟負擔。

醫療腐敗問題及其治理對策

醫療腐敗的影響

醫療腐敗破壞了社會秩序和國家的法律制度,侵害了患者的切身利益。首先,醫療腐敗導緻醫療資源的浪費和配置不公。大量資金被A錢和挪用,導緻醫療設施更新緩慢、服務品質下降。其次,腐敗行為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一些醫療人員通過虛高定價、收受回扣等方式非法獲利,最終患者成為這些不正當成本的承擔者。此外,腐敗還損害了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導緻醫患關系緊張,信任度下降。

醫療腐敗問題及其治理對策

醫療腐敗的根本原因

要從根本上解決醫療腐敗問題,必須認識到其深層次原因。中國醫療腐敗的根本原因在于醫療市場化。國家将醫療推向市場,醫院需要自負盈虧,承擔醫護人員的工資、醫療器械的更新以及新病房的建設。這種市場化運作模式,促使醫院追逐最大利潤,醫生和病人成為了利益鍊條中的一環。在巨大的金錢誘惑面前,一些有權力的醫務人員難以抵擋貪腐的誘惑,導緻腐敗行為屢禁不止。

治理醫療腐敗的對策

治理醫療腐敗并非易事,需要從制度、監督和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1. 完善法律法規

首先,應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确醫療領域的廉政标準和處罰措施。建立嚴格的法律體系,對腐敗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形成有效的震懾作用。同時,要加強執法力度,確定法律法規得到嚴格執行,對腐敗行為零容忍。

醫療腐敗問題及其治理對策

2. 加強監督管理

其次,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監督管理。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對醫療采購、資金使用等環節進行獨立審計,確定透明度和公正性。加強内部監督,醫院内部應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各項業務進行常态化檢查和監督。

3. 提升職業道德教育

另外,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是治理腐敗的重要舉措。通過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訓練,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素養。倡導廉潔從醫的價值觀,樹立典型榜樣,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

4. 推動醫療改革

同時,推動醫療體制改革也是解決腐敗問題的關鍵。國家應加大對公立醫院的财政投入,減輕醫院的經濟壓力,降低其逐利動機。逐漸推進醫療資源的公平配置設定,保障患者的基本醫療需求。通過改革醫療保險制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5. 加強社會監督

最後,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鼓勵公衆參與醫療監督。通過設立舉報熱線和平台,友善群衆舉報醫療腐敗行為。加強媒體監督,發揮輿論的引導作用,對腐敗案件進行曝光,形成社會合力,共同打擊腐敗。

結語

醫療腐敗問題不僅損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必須采取多管齊下的綜合治理措施。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提升職業道德教育、推動醫療改革以及強化社會監督,都是有效的治理手段。隻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醫療腐敗問題,建設一個廉潔、高效、公正的醫療衛生體系。廣大人民群衆也真心期盼着醫療腐敗能夠得到徹底治理,為健康中國的建設保駕護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