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與中國檢察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研讨會暨卞建林教授法學文集釋出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及實務部門的140餘位與會者圍繞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和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系統規劃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和重大舉措,強調“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與會者一緻認為,實作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必須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以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為抓手,加快推進刑事司法體制機制現代化;以科學立法為支撐,加快推進刑事司法制度現代化;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保障,加快推進刑事司法能力現代化。刑事司法現代化是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現代社會的主體性與程式性決定了現代化的刑事司法應當具備兩大基本品質——對個人權利的尊重與對程式正義的強調。是以,對刑事訴訟基本原理的研究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如何了解、把握刑事司法現代化的本質和特征,探索、總結刑事司法發展中的時代性問題,謀劃、完善刑事司法發展的目标和任務,是當下理論界與實務界面臨的共同課題。此次會議釋出的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卞建林教授法學文集——《依法治國與刑事訴訟——卞建林法學文集(上中下)》(下稱《文集》)上冊,聚焦刑事訴訟程式原理和訴訟制度,通過對大陸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無罪推定、刑事回避等原則與制度的闡釋,充分論證了崇尚刑事程式法治、弘揚程式正義價值,是大陸法治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興良表示,從《文集》可以看出,卞建林教授的理論研究涉及刑事訴訟的各個領域,尤其是緊緊圍繞依法治國與刑事訴訟主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其中,《罪刑法定的程式性要素》一文對罪刑法定原則從實體法和程式法兩個面向進行考察,觀察視角很有新意。罪刑法定原則和無罪推定原則分别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兩者兼具人權保障功能,具有價值上的共同性,還具有邏輯構造上的同一性。
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研究解決刑事司法問題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上司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本國國情的中國特色。在新中國成立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中國式現代化正不斷塑造着新的範式和格局。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宋英輝看來,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包括兩大要素:一是“中國式”,就是要立足中國國情,包括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上司,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是一個大國,以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狀等,具體化後則表現在政法工作理念、體制機制建構、人才培養等方面;二是“現代化”,其涵蓋了多方面内容。研究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不應是封閉的,應當與大陸的政治制度、國家體制、黨的政策等緊密結合。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楊宇冠提出,中國式刑事司法源自中華法系的古老傳統,與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各國存在較大差異,又吸收了各主要法系的相關元素,并結合中國國情所建立的制度體系。研究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首先要認識到中國式刑事司法制度的具體特征,古代刑事司法也有很多可供借鑒之處,如其中的無訟思想、慎刑思想等;其次,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要緊跟時代,厘清相關具有迫切性的問題,如刑事司法與大資料、人工智能、企業合規的關系等。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顧永忠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就是中國共産黨的上司,從來沒有脫離政治的法律;要從中國的國情和司法實際出發,研究解決中國的刑事司法問題;要處理好中國式現代化和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司法客觀規律與訴訟原理、優秀法律成果之間的關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省法學會常務副會長何秉群認為,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必須堅持中國共産黨的絕對上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适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需求,吸收中國刑事司法的優秀傳統文化。
實作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需要從司法理念現代化、司法體制現代化、司法程式現代化與司法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着力推進。近年來,大陸刑事司法在程式設計、司法體制、權利保障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部署。其中,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确立等,都是刑事司法現代化的重要展現。對此,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院長李玉華、中國政法大學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長吳宏耀等專家學者分别從控審關系、證據制度現代化、法律援助制度等方面發表了真知灼見。與會者一緻認為,中國式刑事司法現代化的時代命題,必然要求司法更加公正、訴訟程式更加完善、訴訟權利保障更加充分、司法更加高效、人民群衆對公平正義的感受更加具體。
以刑事訴訟理論現代化推動中國刑事司法現代化
此次會議釋出的《文集》,收錄了卞建林教授所撰寫的128篇學術文章,受到高度關注。多位與會者認為,《文集》所集納的文章曆經時間的積澱,在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司法制度研究領域有着重要影響力,其不僅反映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40年來的發展趨勢,也是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和司法實務發展的縮影。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表示,卞建林教授所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文、出版的教材與專著,在學界産生了很大影響,是研究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等專業的重要資料。中國檢察出版社社長朱建華表示,《文集》是一套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闡述中國理論的優秀作品,其出版必将進一步繁榮刑事訴訟法學研究。
卞建林教授表示,刑事訴訟法領域是一個國家法治、人權保障水準的最生動展現,國家公器的運用茲事體大,需要正當程式的引導,是以,探讨通過程式規範公權力的行使、保障個人權利,作用重大,意義獨特。此次會議以中國刑事司法現代化為主題,展現了對大陸訴訟制度未來發展的憧憬,學術研究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尊重客觀規律,解決中國的問題,适應中國的需要。
(作者張璐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講師)
來源: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