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雙十一的臨近,各大手機品牌紛紛打起了價格戰。一時間,各類品牌低價手機吸引了不少使用者選購,以最低價格購買成本效益高的手機就成了這些使用者的目标。然而有很多使用者并不了解什麼配置的手機成本效益高,以至于選購手機時隻看品牌,從表面上看“成本效益高”,再加上預算不是很多,是以買到了一部同價位成本效益并非很高的手機。
(華為Nova11 SE,同價位可以買到更好的手機)
是以這篇文章我将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成本效益手機和高端旗艦手機究竟要如何選,避開低成本效益手機的大坑,合理選擇成本效益手機和高端旗艦手機,最後我也會推薦一些不同價位值得入手的手機供大家選購。
1.成本效益手機品牌相比大牌到底有什麼不同?
成本效益手機品牌就是大牌的子品牌,比如紅米是小米的子品牌,一加和真我是OPPO的子品牌(當然真我現在獨立意識比較強),iQOO是vivo的子品牌,努比亞是中興的子品牌。
真我GT Neo5
子品牌的最大特點就是成本效益高,低價格就可以體驗到旗艦處理器的性能,兩三千元便可有更好的配置。雖然部分地方如拍照等與高端旗艦有差距,但成本效益手機就是這樣,它與高端旗艦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區分,要更好的體驗“得加錢”。
由于大部分使用者預算并不是很充足,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購一部成本效益高的手機顯然就很重要。但有的使用者明知成本效益很重要的情況下,仍然無法信任成本效益手機品牌,這就是接下來要講的問題——使用者對成本效益手機品牌的信任。
2.為什麼有的使用者不信任成本效益手機品牌?
之是以會産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有的使用者并不了解成本效益手機品牌。這類品牌我們年輕人比較容易信任,但對于很多中老年使用者來說,他們基本上信任華為、OPPO和vivo這一類品牌。是以很多年輕人抱怨在給自己的父母選購手機時,明明選中了那款配置很高的手機,結果就是因為品牌信任問題,不得不再次選擇。
紅米Note 13 Pro+
其實單獨追求某一品牌,而不去看配置的話,盡管那個品牌在你的心裡已經紮了很深的根,但光看品牌不看配置,就像隻看事物的表面而不去看深層面那樣。比如華為Nova11 SE,一部搭載中低端骁龍680處理器的手機能賣到2000元左右,而且其他配置也同樣不是很好,我對這部手機的觀點和大多數人一緻,成本效益并不高,畢竟同價位随便拿一部成本效益手機,哪怕是處理器不是特别好的紅米Note13 Pro+,都要比這部手機好很多。決定手機體驗的最根本配置就是處理器,畢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處理器性能不強,即使靠系統優化,也難以保證日後的使用中能适應臃腫的軟體生态。
iQOO Neo5螢幕開膠
其次就是成本效益手機品牌的品控。有的使用者之前用過成本效益手機品牌,但在使用中發現系統Bug一堆,并且或多或少會出現品質問題,如螢幕顯示瑕疵、後蓋或者螢幕開膠等。就這樣,這些使用者對子品牌的品控不是很信任,進而選擇大品牌。
但不可否認的是,成本效益子品牌可以做到同價位成本效益最高,這是大品牌做不到的。就像小米,之前是追求成本效益,現在已經是高端旗艦,而成本效益交給了紅米。在預算不是很多時,追求成本效益就要選擇成本效益子品牌,而預算足夠多時,選擇高端旗艦即可。不建議為了追求某一大品牌,而買到了成本效益不是很高的手機。
3.高端旗艦手機與成本效益手機相比究竟有什麼不同?
高端旗艦手機相比成本效益手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拍照、螢幕和綜合體驗。
相比于成本效益手機,高端旗艦手機在拍照上做的宣傳最多,還與各大鏡頭廠商聯名,如小米與徕卡,vivo與蔡司,OPPO與哈蘇。
OPPO Find X6
其次就是螢幕,高端旗艦手機一般用的是很頂級的螢幕,在過去基本上選擇三星螢幕,而現在很多高端旗艦手機用的是國産螢幕。
最後是綜合體驗,高端旗艦手機的綜合體驗一般優于成本效益手機,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小米11系列與紅米K40 Pro用的都是發熱很嚴重的骁龍888處理器,但小米11燒WiFi維修的很多,而紅米K40 Pro燒WiFi的很少,并且我還實際體驗過别人的小米11 Ultra與自己的紅米K40 Pro,感覺還是小米11 Ultra快一截。也許正是這種原因,導緻小米11系列更容易發熱。
目前高端旗艦手機卷的就是拍照,是以對拍照有極緻追求的使用者,最好從高端旗艦手機選起。
4.折疊屏手機适合入手嗎?
折疊屏手機使用者目前仍是小衆群體,畢竟我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沒一個用折疊屏的。折疊屏雖然可以自由變換大小屏,但有以下幾個缺點。
首先就是價格,價格是影響使用者選擇折疊屏手機的一大因素。
然後是螢幕故障的責任判定。雖然你願意付那麼多錢買一部折疊屏手機,但一塊折疊屏的維修成本很高,且出現故障時,售後通常判定此類故障是人為所緻,但很多使用者并不認可售後的判定,以至于有各類有關折疊屏維修的投訴。
vivo X Fold 2
最後是重量。對于左右折疊式的折疊屏手機,其重量相當于兩部手機的重量,拿在手裡時間一長就會感到累。
如果一定要選購折疊屏手機,那麼請務必購買碎屏險,在使用時也要格外當心:螢幕開合的時候要確定螢幕表面沒有異物;折疊屏的保護膜需要售後更換。
5.為什麼在高價位的手機裡沒有用LCD螢幕的手機?
相信“LCD永不為奴”這句話,已經深深刻在眼睛敏感的使用者的心裡了。但很多成本效益手機以及高端旗艦手機用的是OLED螢幕,隻有一些百元和千元價位的手機用的是LCD螢幕。現在的OLED螢幕做的應該要好一些,在調光模式上盡可能讓螢幕不那麼閃爍,不必非得為了追求LCD螢幕,降低自己的預算,或者刻意更換一塊不怎麼樣的LCD螢幕,護眼不成反而傷眼。
LCD與OLED
大多數使用者對OLED螢幕很敏感,換成LCD螢幕後就好多了。有的使用者則是反過來,長時間看OLED螢幕感覺很舒服,而換成LCD螢幕,沒一會就感覺眼睛不舒服。如果你的預算可以選擇LCD或者OLED螢幕的手機,建議入手前去實體店體驗一下,看看哪種螢幕更适合。
6.同價位到底選擇蘋果還是安卓?
每當換手機時,總有一部分使用者糾結這個問題。對于安卓使用者來說,換成蘋果就意味着有更好的應用體驗,但蘋果的系統相對封閉,選擇蘋果意味着之前在安卓上面的各種自由會被嚴格限制;對于蘋果使用者來說,換成安卓就意味着使用更為開放的系統,可以自由折騰,但安卓的開放性意味着應用參差不齊,沒有統一标準,甚至有可能下載下傳到惡意應用。
蘋果安卓遊戲資料不互通
此外無論是從蘋果換成安卓,還是從蘋果換成安卓,有的遊戲資料在兩個平台并不互通,如騰訊遊戲。即使互通,由于蘋果在充值上的30%抽成,以原神為例,從安卓換到蘋果,在蘋果上給原神充值就會報錯。
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蘋果或安卓,畢竟這種“千年難題”,他人的意見僅供參考,真正做出決策的是你自己。
說了那麼多,基本上是有關選購成本效益手機和高端旗艦手機的問題。下面我會推薦各個價位值得入手的手機。價格可能有變動,請以實際為準。此外這些手機都是在售狀态,有些過時的手機我并未将其列出,如果有需要可以在評論區提出。
1.1000元以下:紅米12C、iQOO U5x、紅米Note 12 5G、華為暢享60
這四部手機有的主打日常使用,有的主打大電池大續航。
紅米12C
京東參考價格:599元
處理器:聯發科G85
缺點:可能無法應對當今臃腫的軟體生态。
适用人群:中老年人;對性能不是那麼追求,隻滿足日常使用的使用者。
紅米12C
推薦理由:幾百元就可選購一部滿足日常使用的手機,特别适合長輩使用。當然這部手機可能無法适應現在臃腫的軟體生态,可以把預算再加一加。
iQOO U5x
京東參考價格:899元
處理器:骁龍680
缺點:沒有快充,電池大一些,充電慢
适用人群:中老年人;對性能沒有過高追求的使用者
iQOO U5x
推薦理由:同為骁龍680,一個敢賣1999元,一個隻賣899元,顯然899元才是它的合理價位。可能拍照、充電比不過那部1999元的,但1999元在同價位可以買到更好的,這就是追求成本效益。
紅米Note 12
京東參考價格:969元
處理器:骁龍4Gen1
缺點:沒有小米快傳
适用人群:中老年人;對性能沒有過高追求的使用者
紅米Note 12
推薦理由:處理器性能相當于之前的骁龍835水準,無論是長輩用還是預算嚴重不足的使用者來說都可以考慮。不過有數位部落客實測這部手機沒有小米快傳,可能也沒有小米妙享,不過這都不是問題,畢竟我本人也沒用過幾次小米快傳。
華為暢享60
京東參考價格:979元
處理器:未知(大機率是麒麟710F)
缺點:雖然有快充,但充的是6000毫安大電池
适用人群:對續航有一定需求的使用者,如外賣小哥
華為暢享60
推薦理由:雖然很多人吐槽華為暢享系列成本效益不高,但我覺得華為暢享60對得起這個價位。這部手機的賣點就在于大電池上,畢竟很多老年機的電池也很大,一定程度上适合長輩使用,也适合外賣小哥長期跑腿使用。就是快充功率不高,但比那些沒有快充的好些。
2.1000-1500元:紅米Note11T Pro、OPPO K10、一加ACE競速版、榮耀X50
1500元是一個分水嶺,在1500元以上的手機體驗會相對較好一些,而1500元以下1000元以上的手機性能可能不是那麼出色,但也有幾個“硬貨”推薦入手。
紅米Note 11T Pro
京東參考價格:1199元
處理器:天玑8100
缺點:紅米對天玑的優化可能不是很積極
适用人群:追求極緻成本效益但預算吃緊的使用者
紅米Note11T Pro
推薦理由:曾經的成本效益之王,即使到了現在,天玑8100的性能還是夠用的。LCD螢幕也迎合不少使用者的護眼需求。
OPPO K10
京東參考價格:1308元(百億補貼價)
處理器:天玑8000-MAX
缺點:成本效益不如紅米Note 11T Pro
适用人群:隻認可OPPO大品牌的使用者
OPPO K10
推薦理由:也許有的使用者不認可紅米這個品牌,那麼可以選擇這款手機,尤其是長輩。在天玑的優化上,vivo要好一些,其次是OPPO,最後是紅米。
一加ACE競速版
京東參考價格:1499元
處理器:天玑8100-MAX
缺點:還算均衡,暫無
适用人群:想加點預算體驗更好配置的使用者;不想在這個價位選擇紅米的使用者
一加ACE競速版
推薦理由:相比紅米Note 11T Pro,一加ACE競速版使用了MAX版本的天玑8100。雖然二者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少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想必有的使用者不想再入手紅米,轉而選擇其他品牌,是以可以考慮這款手機。
榮耀X50
京東參考價格:1399元
處理器:骁龍6Gen1
缺點:同價位有更好配置的手機
适用人群:隻認可華為或者榮耀的使用者
榮耀X50
推薦理由:給長輩選這個價位的手機時,如果長輩非得要華為或者榮耀,可以考慮這款,性能相當于之前的骁龍845水準。其實同價位前面幾款手機的成本效益都很高,怎奈一個品牌導緻“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3.1500-2000元:紅米Note 12 Turbo、真我GT Neo5 SE、iQOO Neo7 SE、iQOO Neo8、一加ACE 2V、紅米K60
在這個價位,總算有一些性能很不錯的手機了。
紅米Note 12 Turbo
京東參考價:1699元
處理器:骁龍7+Gen2
缺點:狂暴引擎似乎在後面的版本裡被砍了
适用人群:日常使用,追求拍照,偶爾遊戲的使用者
紅米Note12 Turbo
推薦理由:在這個價位你可以買到一部性能僅次于骁龍8+降頻版,且拍照帶有防抖的手機。相比于紅米Note 13系列,紅米Note 12 Turbo在性能上有很大優勢。
真我GT Neo5 SE
京東參考價:1499元
處理器:骁龍7+Gen2
缺點:拍照沒有防抖;有螢幕支架;調教沒有紅米激進
适用人群:不考慮紅米的使用者
真我GT Neo5 SE
推薦理由:這部手機看似将紅米Note 12 Turbo焊死的大門又重新打開了,但跟紅米比起來,它多了螢幕支架,且沒有拍照防抖,調教沒有紅米激進。除非你特别避諱紅米這個品牌,否則同樣的處理器最好選擇紅米。
真我GT Neo5
京東參考價:1799元
處理器:骁龍8+(降頻)
缺點:處理器是降頻的骁龍8+
适用人群:追求快充和大記憶體的使用者
真我GT Neo5
推薦理由:真我GT Neo5系列的亮點在于快充和大記憶體。不過處理器是降頻的骁龍8+,盡管性能是緊挨着标準版的骁龍8+,但這個降頻總會讓使用者感覺哪裡不舒服。
iQOO Neo7 SE
京東參考價:1499元
處理器:天玑8200
缺點:王者開最高時幀數跑不滿
适用人群:有一定遊戲需求的使用者
iQOO Neo7 SE
推薦理由:對于遊戲愛好者來說,iQOO也許是他們的最好選擇。而對于追求成本效益的使用者來說,iQOO同樣适合他們選擇。但我看到評價說系統越更新越拉,以至于遊戲體驗都出問題。可能與天玑8200有一定關系,好在後續可以更新到OriginOS4,希望問題能有所改善。
iQOO Neo8
京東參考價:1799元
處理器:骁龍8+(降頻)
缺點:V1+影像晶片似乎沒有發揮出全部能力
适用人群:有一定遊戲和拍照需求的使用者
iQOO Neo8
推薦理由:雖然骁龍8+是降頻版本,V1+影像晶片宣傳時出現了一點風波,但性能相比于骁龍7+Gen2和天玑8200這樣的處理器來說還是比較高的。
一加ACE 2V
京東參考價:1699元
處理器:天玑9000
缺點:性能略低于骁龍8+(降頻)
适用人群:均衡日常和遊戲的使用者
一加ACE 2V
推薦理由: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部手機率先取消了螢幕支架,随後才有各種成本效益手機将去掉塑膠支架當成了賣點。追求各方面均衡的使用者可以考慮入手。
紅米K60
京東參考價:1799元
處理器:骁龍8+(降頻)
缺點:降價前成本效益不高,存在感低
适用人群:日常使用偶爾遊戲;有無線充電需求的使用者。
紅米K60
推薦理由:想當初紅米K60釋出的時候,我個人感覺它的成本效益不是非常高,存在感很低,不過現在它來到了這個價位,想體驗無線充電,日常使用偶爾遊戲的使用者可以考慮入手。
4.2000-4000元價位:一加ACE2、一加ACE2 Pro、紅米K60至尊版、真我GT5、小米13、vivo X90s、iQOO 11
成本效益手機建議的價位最好不要超過4000元。此外在3000元價位,是可以買到部分高端旗艦機的。
一加ACE2
京東參考價:2299元(百億補貼價)
處理器:骁龍8+
缺點:還算均衡,暫無
适用人群:兩千價位追求日常和遊戲,不在意曲面屏影響的使用者
一加ACE2
推薦理由:當初在兩千元價位,很多成本效益手機用的是降頻版8+,而一加ACE2是标準版的骁龍8+。此外一加與原神有過合作,針對原神會有優化,是以一加ACE2既适合日常使用,也适合經常玩原神的使用者使用。
一加ACE2 Pro
京東參考價:27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2
缺點:還算均衡,暫無
适用人群:追求遊戲體驗的使用者
一加ACE2 Pro
推薦理由:這款手機與紅米K60至尊版和真我GT5并稱為“三雄”,都有獨立顯示晶片,主打遊戲體驗。關于這三款手機如何選擇,我之前分析過,打遊戲優先直面屏,再根據實際預算選骁龍還是天玑。此外還是一加與原神的合作,經常玩原神可以優先選擇一加。
紅米K60至尊版
京東參考價:2599元
處理器:天玑9200+
缺點:有的使用者不喜歡天玑以及紅米對天玑的調教
适用人群:預算不多想體驗遊戲的使用者
紅米K60至尊版
推薦理由:紅米K60至尊版是“三雄”中最便宜的一個,對于預算不是很多但想體驗遊戲的使用者來說還是值得入手的。當初紅米K60至尊版釋出時,還“背刺”了一波紅米K60和K60 Pro的使用者。
真我GT5
京東參考價:27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2
缺點:真我的調教不是很激進
适用人群:不考慮紅米且不想用曲面屏的使用者
真我GT5
推薦理由:紅米K60至尊版的天玑可能有的使用者因為紅米的調教問題而不會選擇,一加ACE2 Pro因為曲面屏對遊戲不是很友好,那麼可以考慮真我GT5。但真我的調教不是很激進。
小米13
京東參考價:35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2
缺點:螢幕比較小
适用人群:追求小屏和拍照的使用者
小米13
推薦理由:自從小米14系列釋出後,小米13系列就開始降價,這是正常操作。三千多元的價格買一款高端旗艦确實很值,就是螢幕小一些。
vivo X90s
京東參考價:3699元
處理器:天玑9200+
缺點:還算均衡,暫無
适用人群:追求拍照的使用者
vivo X90s
推薦理由:vivo X系列從之前的低配高價,變成了高端旗艦。雖然vivo X100系列釋出在即,但之前的旗艦也會有人入手,這跟小米14釋出後,仍然有人選擇小米13系列以及12s系列一個道理。
iQOO 11S
京東參考價:35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2
缺點:還算均衡,暫無
适用人群:重度遊戲使用者
iQOO 11S
推薦理由:144Hz直面2K三星E6螢幕與骁龍8Gen2的配置,配置确實适合打遊戲。
5.4000-6000元:小米14、OPPO Find X6、蘋果15、蘋果14、小米13 Ultra
這個價位以高端旗艦為主,不僅可以選擇安卓的高端旗艦,也可以選擇蘋果。
小米14
京東參考價:39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3
缺點:後置主攝用的是國産豪威,部分使用者不認可
适用人群:追求拍照,日常使用和遊戲均衡的使用者
小米14
推薦理由:首發骁龍8Gen3的手機,性能僅次于蘋果的M1(iPad)。但後置主攝是國産豪威,而不是索尼,是以有的使用者并不認可,畢竟豪威通常出現在成本效益手機上,出現在高端旗艦上是第一次。但就像國産屏那樣,也許過一段時間使用者就能逐漸接受國産主攝。
OPPO Find X6
京東參考價:4299元
處理器:天玑9200
缺點:OPPO對天玑調教的程度
适用人群:追求拍照,偏向于使用ColorOS的使用者
OPPO Find X6
推薦理由:除vivo X90系列後的又一選擇。vivo與OPPO,分别代表藍廠和綠廠。在步步高時期,OPPO是組建的,而vivo是原步步高音樂手機項目演化而來的。也許vivo離步步高最近,但習慣上我們将vivo與OPPO都看成是步步高的。vivo的OriginOS與綠廠的ColorOS不是一個風格,就看你更喜歡誰家的系統了。此外大家對徕卡、蔡司的印象也許比哈蘇深一些,但各家有各家的風格。
蘋果15
京東參考價:5999元
處理器:A16
缺點:目前價格還是偏貴
适用人群:想體驗蘋果iOS系統和拍照的使用者
蘋果15
推薦理由:選蘋果與選安卓一直是很多使用者糾結的一個問題,而價格經常左右使用者的選擇。有的使用者會選擇海外版本,但現在蘋果15系列有的海外版本與國行版本主機闆不太一樣,也就意味着要改成插卡版本,不能像以前的蘋果14系列那樣,直接把原本卡槽位置的塑膠片拆掉,再安裝卡槽,而是要把卡内置到手機裡,無法自由更換,或者使用類似于“蘋果皮”的工具。要注意拆機改裝會影響到二手價格。是以在eSIM普及之前,最好使用國行機型。
蘋果14
京東參考價:4699元
處理器:A15
缺點:處理器可能還不如蘋果13系列
适用人群:想體驗蘋果但預算不夠的使用者
蘋果14
推薦理由:相比于昂貴的蘋果15系列,蘋果14系列對于預算不夠的使用者來說,确實是高成本效益的選擇。
小米13 Ultra
京東參考價:58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2
缺點:價格可能是硬傷,等小米14 Ultra釋出後也許價格會再降
适用人群:追求極緻徕卡攝影的使用者
小米13 Ultra
推薦理由:在等小米14 Ultra釋出前,如果想急着體驗極緻徕卡攝影,可以選擇這款手機,畢竟小米14 Ultra釋出也許是在明年。
6.6000元以上:華為Mate 60 Pro、蘋果15 Pro、三星S23 Ultra
高價格不用多說,仍然是高端旗艦的主戰場。
華為Mate 60 Pro
京東參考價:6499元
處理器:可能為麒麟9000S
缺點:處理器性能不是最頂尖的,但還是“遙遙領先”;經常沒貨,但還是“遙遙領先”
适用人群:不好定義(隻要你喜歡就可以入
華為Mate 60 Pro
推薦理由:“遙遙領先”。經常沒貨,線下實體店同樣火熱,以至于樓上的小米之家冷冷清清,樓下的華為卻有一大批顧客。
蘋果15 Pro
京東參考價:7399元
處理器:A17 Pro
缺點:還算均衡,暫無
适用人群:追求極緻拍照和性能的使用者
蘋果15 Pro
推薦理由:既然有充足的預算,是時候嘗試一下蘋果的頂尖機型是什麼樣的了。
三星S23 Ultra
京東參考價:7299元
處理器:骁龍8Gen2(定制版)
缺點:充電功率小(但充電速度不是問題);系統本土化不是很好
适用人群:預算充足願意體驗頂尖旗艦配置的使用者
三星S23 Ultra
推薦理由:現在大家對三星的印象多半是“爆炸”,即使現在三星降低了充電功率,改變了電池的結構也是如此。不過國内仍然有一批粉絲在用三星,畢竟三星的部配置設定置确實很頂尖,比如拍照,還有防水。隻要你願意嘗試,是可以入手的。這款手機還有一支觸控筆,是從三星Note系列繼承下來的,給手機配觸控筆,可能很少有手機廠商這樣做,盡管觸控筆适合在平闆這種大屏裝置上使用,但在手機上算得上是一種特色了。
以上就是各價位所有值得購買的手機推薦了。可能因為時間關系,推薦的并不是很全面。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或者在選購時遇到問題,可随時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