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大澤鄉

作者:古楓山獨秀
走進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大澤鄉

大澤鄉,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得名于行道途中的一片低窪湖泊,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發生地,也是以聞名古今。常有訪古問津者到訪,緬懷“涉故台”。站在涉故台前,仿佛又看到了陳勝吳廣起義帶領農民揭竿而起的壯烈場面。

走進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大澤鄉

  陳勝吳廣起義舊址,如今已被修建為一個公園。景區内陳勝吳廣起義雕像、篝火狐鳴處,魚腹丹書灣、龍眼井、七十二連營、鴻浩苑、柘龍樹、連片櫻花等景點,雖已千年歲月去,風雷猶在耳耳邊鳴。走進景區大門,迎面是陳勝、吳廣起義大型浮雕像。陳勝右手持劍指向蕲縣,左手振臂呼喚起義軍,吳廣怒目舉棒,首沖在前。雕像外圍為火炬形,象征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熊熊烈火。

走進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大澤鄉

  繼續向前便來到了涉故台,據說該台是當年起義時起義軍所築。整座高台呈覆鬥形,高約三四米,東西南北長約六七十米。高台之上長滿了小草,有幾株古柏。涉故台的東部還有一口古井,據說是當年起義的農民挖掘的,用于在此處生活所用。現在水井儲存完好,被稱為“龍眼井”。在台階之上還有一棵古樹,古樹旁有石刻“柘龍樹”,據專家考證,這棵樹已有2000多年,應是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時期栽種的。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争的一部分。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王侯将相甯有種乎!”振聾發聩,開中國曆史上農民起義之先河。“天下之端,自涉發難”司馬遷敢于為陳勝立傳,并破格将其事迹列入“世家”,表明他對陳勝吳廣曆史地位及起義作用的重視和肯定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讀中學時,課本中文言文《陳涉世家》,不過現在聽說新教材删除了,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關于起義背景過程等在這裡就不講了,在這裡順便講講與此次起義相關成語吧,如鴻鹄之志、篝火狐鳴、揭竿而起等,傳播最廣、給人們最深的應該是“王侯将相甯有種乎!”。此話為陳勝所說,其原意為:那些稱王侯拜将相的人,難道天生就是好命貴種嗎?這是一句非常帶有反抗精神的話。 表現了陳勝不甘心自己的命運,對命運不公平的不滿和對抗。

走進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大澤鄉

  當然,在了解“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這句話的意義之前,先要去了解陳勝吳廣喊出這句口号的背景。這句口号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時喊出來的。這個時候是處于秦朝,秦始皇剛剛去世,秦二世胡亥繼位不久。陳勝吳廣是要跟着去漁陽戍邊,因為下大雨耽誤了時間,于是在大澤鄉起義。在這個時候及之前基本上都是實行世卿世祿制,講究血脈,貴族統治,是以王侯将相,甯有種乎?這句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激發了人們的反抗精神。以此為口号産生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句話也告訴人們,不要被太多的社會屬性如階層出身等在思想上束縛了,而忽視了主觀能動性對自己的創造,“我命由我不由天”,莫信鬼神莫聽天由命,要敢于抗争敢于創造,“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走進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地——大澤鄉

  當今社會是和平的年代,人人生而平等,不分高低貴賤,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為自己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明天。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都不是天生就有的,每一個人的成績都是努力的結果,“幸福是奮鬥來的”。#妙筆生花創作挑戰###秋日生活打卡季##用微頭條分享身邊事#

(部分照片源于網絡,如侵則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