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的樂趣

讀《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的樂趣

讀《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的樂趣

村上春樹和他的新著《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CFP圖/圖)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喜歡收藏,其中一樣他收藏的東西就是古典音樂唱片,特别是黑膠唱片,早前出版的《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就是寫他所收藏的唱片精選。在這本把書的開本做成跟唱片封套一樣的小書裡,他說自己在過去60年來,在世界各地逛唱片店,買回來的舊唱片有過萬張,他特别挑選一些最喜歡的,寫一下喜歡的原因。

村上開宗明義說,這書“充其量就是一本個人偏好與興趣的書,不具任何系統性、實用性目的,沒有‘這張是這首曲子的必聽盤!’之類的推薦意圖”。這書就像早前《村上T》的延續,讀者很喜歡村上春樹,想知道他穿什麼的衣服,也想知道他聽什麼的唱片,如此而已。

當然,古典音樂的每首曲子都有無數的錄音版本,不同的指揮、樂團、演奏時間,甚至是同一首樂曲但不同的錄制壓制技術,都令每個唱片版本獨一無二。在今天浩瀚的各個串流音樂平台,也隻有不同錄音版本的冰山一角。讀村上這書的時候,總會有:啊!原來這首曲子還有這個版本,真想找來聽聽的沖動。不過,想要按圖索骥把書裡介紹的唱片找回來,很不容易,畢竟村上在書裡介紹的唱片,很多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産物,要麼在舊唱片店裡碰運氣,也可到著名的唱片交易網站discogs尋寶。

村上說他挑選唱片都是個人偏好,也是以有不少古典樂迷對他的選擇都有意見,但講到明底個人偏好,自然各人所見所喜都有不同。就像村上自己說他不太喜歡鋼琴家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但布倫德爾本來就有很多人喜歡。喜歡哪個版本、哪個指揮,很多時候都是和自己的經驗有關,而村上跟著名指揮小澤征爾是好朋友,他就自然更偏好小澤征爾的版本。

在個人經驗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對樂曲诠釋的偏好,有些時候音樂家對樂曲的演繹手法都很有特色(甚至到了嘩衆取寵的程度),樂迷不埋單(或反過來很喜歡)的原因也相對容易可以說出來。舉個例吧:馬勒的第七交響曲,如果聽克倫佩勒(Otto Klemperer)的版本(跟大部分版本比較,全曲長了差不多20分鐘),那種極度緩慢的風格,感覺就像看着遠處的火車駛進月台,火車逐漸靠近但又總是永遠沒到達似的,有人說這是一種張力,但我自己就很不喜歡。

無論怎樣,村上在寫這些樂評的時候,始終有他獨到的手法,讓讀者即使隻是在讀村上的古典唱片短評,也一樣有讀村上春樹文字的樂趣。就如他說鋼琴家古爾達(Friedrich Gulda)跟維也納愛樂(阿巴多指揮)錄制的莫紮特第25号鋼琴協奏曲,聽起來“有一種像是在大阪烏龍面店吃清湯烏冬面般不可思議的安心感”;又或是Thomas Beecham爵士指揮海頓的第94号交響曲,總是有種“風度翩翩的舊時代英國紳士印象,就連第二樂章的‘驚愕’(surprise)部分,驚吓方式也是穩健又高雅,這種程度的驚吓就連端着茶杯的婦女也不會吓到紅茶溢出來”。這些比喻,非常獨到,非常的村上春樹。莫紮特也好,古爾達也好,怎會想過自己的作品,竟然變成了一碗大阪的清湯烏冬?

當然,回到一個重要問題:現在聽古典音樂,為何還要聽黑膠唱片?又或者更大的疑問是:黑膠唱片怎麼會起死回生?黑膠唱片的回歸,是人類發展史上其中一個最勵志的故事。明明已給時代淘汰,笨重又脆弱,承載量少得可憐,但事實證明:隻要有價值,哪怕滿滿缺點,還是有存在的意義。

村上春樹在《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中說,聽黑膠唱片是“那種隻要悉心對待,就會有所回應的東西”。在一切都是數位的年代,付出和回應早已變成非常公式的交換,什麼都是一個按鈕換來一個反應,失去了用心付出所換來的滿足。就像你再小心溫柔地輕觸手機上的串流音樂平台、播放樂曲,播出來的音樂,也絕對不會有任何分别(是以實際上我們也自然不會怎樣溫柔地輕觸手機)。“有所回應”的特質在現今冰冷的世界已經變得稀有,也是以才會令黑膠唱片在今天複興起來。

聽黑膠唱片,從買唱片到播放,每一步都講求“悉心對待”的付出。其中之一是音響播放,無論是聽黑膠唱片還是聽串流平台,本來就是深似海的學問。像最基本的唱盤、前級後級功放(音訊擴大機)、喇叭,或唱盤所用的唱頭和唱針、連接配接裝置的線材和接頭,甚至是唱盤上放唱片的唱片墊,全部都講究。村上春樹也說,音響是個“行有餘力才能培養的興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隻能有此覺悟”。話雖如此,隻要不是買幾百元貨色、隻有外表的那種一體化播放唱盤,簡單一套像樣的入門音響裝置,價錢其實也是親民的,并且已經可反映出黑膠唱片的珍貴。

不隻是音響裝置,買(和找)黑膠碟也是講求付出的活動。像在歐美等地方,不同社群都有救世軍、樂思會等賣二手舊物的店,在這些舊物店裡,總會有個角落,放滿一箱箱的舊唱片,如果有負責任一點的店員(或是整齊一點的物主),都會把唱片分類放好。這個時候,慢慢蹲下來,把唱片逐張翻一翻、看一看,每一張都是未知,随時遇上心頭好。這些舊唱片,很多時候都隻是十元八塊的價錢,便宜到不得了。跟一般舊唱片店不一樣,這些舊物店都是非牟利的,負責人既無暇慢慢定價,也通常沒有内行人一樣懂得行情,了解貨品的價值。是以,很容易在這些舊物店找到寶藏。

不過,在舊物店買到的唱片,唱片的狀态不一,通常要花更多時間來好好清潔,有時也會買到損毀了的唱片,這些都沒法避免,隻好在買的時候再仔細檢檢視看。但像村上春樹所說,即使是舊的唱片,隻要用心去清潔(清潔唱片也一樣有學問),清潔前後的播放音質,還是有顯著的分别,至少唱針不會在播完唱片之後積起一堆塵垢。

相較之下,專賣舊唱片的商店,很多時候都對唱片做基本的清潔,并清楚标明唱片的狀态、品相,相應地,定價也會相應地昂貴。比較世界各地不同的唱片店,日本的唱片店,往往是最整齊和最清潔的。難怪好朋友焦元溥老師說,他去日本的中古唱片店,每一次進去就是7個小時,每次都是天光逛到天黑。聽他的分享,無論是精神還是财力,都是非常大的付出,當然每次也是換來大豐收吧。

亞然

責編 劉小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