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的乐趣

读《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的乐趣

读《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的乐趣

村上春树和他的新著《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CFP图/图)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喜欢收藏,其中一样他收藏的东西就是古典音乐唱片,特别是黑胶唱片,早前出版的《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就是写他所收藏的唱片精选。在这本把书的开本做成跟唱片封套一样的小书里,他说自己在过去60年来,在世界各地逛唱片店,买回来的旧唱片有过万张,他特别挑选一些最喜欢的,写一下喜欢的原因。

村上开宗明义说,这书“充其量就是一本个人偏好与兴趣的书,不具任何系统性、实用性目的,没有‘这张是这首曲子的必听盘!’之类的推荐意图”。这书就像早前《村上T》的延续,读者很喜欢村上春树,想知道他穿什么的衣服,也想知道他听什么的唱片,如此而已。

当然,古典音乐的每首曲子都有无数的录音版本,不同的指挥、乐团、演奏时间,甚至是同一首乐曲但不同的录制压制技术,都令每个唱片版本独一无二。在今天浩瀚的各个串流音乐平台,也只有不同录音版本的冰山一角。读村上这书的时候,总会有:啊!原来这首曲子还有这个版本,真想找来听听的冲动。不过,想要按图索骥把书里介绍的唱片找回来,很不容易,毕竟村上在书里介绍的唱片,很多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物,要么在旧唱片店里碰运气,也可到著名的唱片交易网站discogs寻宝。

村上说他挑选唱片都是个人偏好,也因此有不少古典乐迷对他的选择都有意见,但讲到明底个人偏好,自然各人所见所喜都有不同。就像村上自己说他不太喜欢钢琴家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但布伦德尔本来就有很多人喜欢。喜欢哪个版本、哪个指挥,很多时候都是和自己的经验有关,而村上跟著名指挥小泽征尔是好朋友,他就自然更偏好小泽征尔的版本。

在个人经验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对乐曲诠释的偏好,有些时候音乐家对乐曲的演绎手法都很有特色(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程度),乐迷不埋单(或反过来很喜欢)的原因也相对容易可以说出来。举个例吧:马勒的第七交响曲,如果听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的版本(跟大部分版本比较,全曲长了差不多20分钟),那种极度缓慢的风格,感觉就像看着远处的火车驶进月台,火车逐渐靠近但又总是永远没到达似的,有人说这是一种张力,但我自己就很不喜欢。

无论怎样,村上在写这些乐评的时候,始终有他独到的手法,让读者即使只是在读村上的古典唱片短评,也一样有读村上春树文字的乐趣。就如他说钢琴家古尔达(Friedrich Gulda)跟维也纳爱乐(阿巴多指挥)录制的莫扎特第25号钢琴协奏曲,听起来“有一种像是在大阪乌龙面店吃清汤乌冬面般不可思议的安心感”;又或是Thomas Beecham爵士指挥海顿的第94号交响曲,总是有种“风度翩翩的旧时代英国绅士印象,就连第二乐章的‘惊愕’(surprise)部分,惊吓方式也是稳健又高雅,这种程度的惊吓就连端着茶杯的妇女也不会吓到红茶溢出来”。这些比喻,非常独到,非常的村上春树。莫扎特也好,古尔达也好,怎会想过自己的作品,竟然变成了一碗大阪的清汤乌冬?

当然,回到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听古典音乐,为何还要听黑胶唱片?又或者更大的疑问是:黑胶唱片怎么会起死回生?黑胶唱片的回归,是人类发展史上其中一个最励志的故事。明明已给时代淘汰,笨重又脆弱,承载量少得可怜,但事实证明:只要有价值,哪怕满满缺点,还是有存在的意义。

村上春树在《村上私藏:怀旧美好的古典乐唱片》中说,听黑胶唱片是“那种只要悉心对待,就会有所回应的东西”。在一切都是数位的年代,付出和回应早已变成非常公式的交换,什么都是一个按钮换来一个反应,失去了用心付出所换来的满足。就像你再小心温柔地轻触手机上的串流音乐平台、播放乐曲,播出来的音乐,也绝对不会有任何分别(所以实际上我们也自然不会怎样温柔地轻触手机)。“有所回应”的特质在现今冰冷的世界已经变得稀有,也因此才会令黑胶唱片在今天复兴起来。

听黑胶唱片,从买唱片到播放,每一步都讲求“悉心对待”的付出。其中之一是音响播放,无论是听黑胶唱片还是听串流平台,本来就是深似海的学问。像最基本的唱盘、前级后级功放(音讯扩大机)、喇叭,或唱盘所用的唱头和唱针、连接设备的线材和接头,甚至是唱盘上放唱片的唱片垫,全部都讲究。村上春树也说,音响是个“行有余力才能培养的兴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有此觉悟”。话虽如此,只要不是买几百元货色、只有外表的那种一体化播放唱盘,简单一套像样的入门音响设备,价钱其实也是亲民的,并且已经可反映出黑胶唱片的珍贵。

不只是音响设备,买(和找)黑胶碟也是讲求付出的活动。像在欧美等地方,不同社区都有救世军、乐思会等卖二手旧物的店,在这些旧物店里,总会有个角落,放满一箱箱的旧唱片,如果有负责任一点的店员(或是整齐一点的物主),都会把唱片分类放好。这个时候,慢慢蹲下来,把唱片逐张翻一翻、看一看,每一张都是未知,随时遇上心头好。这些旧唱片,很多时候都只是十元八块的价钱,便宜到不得了。跟一般旧唱片店不一样,这些旧物店都是非牟利的,负责人既无暇慢慢定价,也通常没有内行人一样懂得行情,了解货品的价值。所以,很容易在这些旧物店找到宝藏。

不过,在旧物店买到的唱片,唱片的状态不一,通常要花更多时间来好好清洁,有时也会买到损毁了的唱片,这些都没法避免,只好在买的时候再仔细检查看看。但像村上春树所说,即使是旧的唱片,只要用心去清洁(清洁唱片也一样有学问),清洁前后的播放音质,还是有显著的分别,至少唱针不会在播完唱片之后积起一堆尘垢。

相较之下,专卖旧唱片的商店,很多时候都对唱片做基本的清洁,并清楚标明唱片的状态、品相,相应地,定价也会相应地昂贵。比较世界各地不同的唱片店,日本的唱片店,往往是最整齐和最清洁的。难怪好朋友焦元溥老师说,他去日本的中古唱片店,每一次进去就是7个小时,每次都是天光逛到天黑。听他的分享,无论是精神还是财力,都是非常大的付出,当然每次也是换来大丰收吧。

亚然

责编 刘小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