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軍名将,就是他當年賣弄小聰明,才有了後來太平天國的鼎盛局面

清軍名将,就是他當年賣弄小聰明,才有了後來太平天國的鼎盛局面

(電視連續劇《太平天國》)

在近代史的教科書上,琦善的形象頗為不堪,但他其實并非無能之輩。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琦善主持籌建江北大營,建營不到一年,即迫使揚州的太平軍陷入絕境,在北上援軍的救助下,這批太平軍才得以突圍而出,至此,太平天國在江北的據點僅剩下一個小小瓜洲。

江北大營的捷報,無異于在把江南大營往狹道裡逼。江南大營的統帥是向榮。江忠源曾經評價這位名重一時的兩朝大将:“心機太過,若不是在廣西時賣弄小聰明,網開一面放跑了太平軍,怎麼會出現後來那種不可收拾的局面?”

因為這個錯,向榮背了一輩子的包袱,甚至鹹豐都忘不了經常拿這個把柄來敲打他。

鹹豐對向榮說:“你要是趕快把金陵打下來,我就給你記天下第一大功,以前的錯誤全部豁免,但要還是拿不下來,對不起,老帳新帳一起算,我一定會提刀殺了你。”

與已普遍趨向于庸碌的官軍将領相比,向榮至少還有一個長處,那就是他比較自覺,不會回避責任,該他做到的事,不會躺在地上耍賴,但打下太平天國的都城,哪裡是輕輕巧巧就能做到的?

江南大營的兵力比江北大營略多,但也不過萬餘人,自太平天國發起北伐西征後,先後調出三千餘人尾追,加上當時上海爆發了小刀會起義,又得分兵攻剿,剩下來的幾千号人根本就圍不住一座偌大的南京城。

清軍名将,就是他當年賣弄小聰明,才有了後來太平天國的鼎盛局面

向榮曾一度想把南方戰場上的江忠源和北方戰場上的勝保調過來,可是江忠源半途被江西巡撫留住,對付西征軍去了,而勝保也正跟北伐軍來來回回兜着圈子,亦無可能南下。

無奈之下,向榮隻好打琦善的主意,提出先從江北大營抽一千人的馬隊赴援。江北大營還嫌人不夠呢,如何能調兵給你?接到向榮的請折,鹹豐回了一句話:“你要江北兵是吧?可以,先把你的腦袋寄給朕!”

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向榮很難從陸上對南京造成威脅,這時候他就想到了從水面發起攻勢。

從當初沿江東下,追擊太平軍起,向榮便飽受缺乏水師之苦,一直計劃打造戰船,但他出身行伍,除了打仗,所知有限,根本不可能像曾國藩在衡陽時那樣辦船廠,造戰船。

好不容易,朝廷從廣東給他調派了五十隻“紅單船”。

紅單船據傳是廣東順德人的發明。順德商人經常到南洋販貨,沿路不僅要經受驚濤駭浪的考驗,還得跟窮兇極惡的海盜打交道,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就下工夫獨立研發和制造船隻。因私人造船需報海關準許,給予紅單後才可開工,是以這種船隻被外界稱為紅單船。

廣東的紅單船每艘可裝二到三十門炮,而在鴉片戰争中,即便水師提督關天培坐的旗艦,也不過才裝了十多門炮。此外,從船隻的牢度、速度,到船員發炮的娴熟程度,一應名額都超過了當時的廣東水師。更值得一提的是,紅單船上的舵工和水手都是父子兄弟,一家人,作戰時他們能夠做到攻則合力向前,退則你幫我扶,沒有通常水師官兵互相推诿潰散的情況。

得到紅單船相助,向榮喜出望外,他趕快将紅單船部署于南京附近江面,以切斷南京與長江上遊的聯系。

紅單船現身後果然不同凡響,盡管楊秀清使用了沿江設定鐵鍊、派水營出擊等各種辦法,但無一能夠奏效——上鐵鍊,鐵鍊被斬斷,出水營,水營被擊退。

清軍名将,就是他當年賣弄小聰明,才有了後來太平天國的鼎盛局面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晚清帝國風雲》)

實體書《晚清帝國風雲》已出版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