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一對“情侶”躲進谷倉中擁吻

作者:熱血青年浩子哥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雨果曾說:“人生是花,愛情便是花蜜”。

愛情,讓兩顆心緊緊相連,讓平凡的生活有了浪漫與甜蜜。

古往今來,中外典籍中,記載了許多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藝術源于現實,人們心中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促就了一段段佳話。

曆史的長河中,有一對情侶,看似平凡卻格外耀眼,他們的生命定格在擁吻的瞬間,他們的愛穿越千年……

一、浪漫的發現

這對情侶,便是考古史上最浪漫的發現——哈桑魯戀人。

伊朗一對“情侶”躲進谷倉中擁吻

哈桑魯戀人故事的流傳,要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

1972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考古團隊,來到伊朗西北部的一座小鎮,找到一個千年前的谷倉遺址考察研究。

一天中午,考古團緊鑼密鼓地展開工作。一位工作者正操作機器清除土層,随着挖掘深度的變大,他突然發現土壤上有一塊凸起,摸上去硬硬的,裡面可能埋有重要文物。他急忙叫來同行專家,告訴他們自己的發現。

專家們快速整理好專業工具,來到凸起前,小心翼翼地鏟開表面土層,泛白的硬物慢慢裸露。随着挖掘的進行,人們驚奇的發現這是一具人體骨骸,結構完整。專家們正是以發現而欣喜若狂時,更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伊朗一對“情侶”躲進谷倉中擁吻

這具人體骨骸旁,還有另外一具人體骨骸。清理完周邊土層,可以清晰的發現: 兩人舉止親密。一人側躺着,看向對方,手輕輕的撫摸對方的臉。另一人則平躺着,臉轉向右邊,與對方相視,右手摟住對方的腰。兩人緊緊相擁,熱烈親吻。

這兩具骨骸引來了全體成員的注意,大家紛紛跑來圍觀,其中有人好奇地問道:“這兩人這麼親密,生前會什麼關系呢?”

有人猜測可能是一對伉俪情深的夫婦,有人則認為是一對連枝帶葉的手足,衆人議論紛紛。

伊朗一對“情侶”躲進谷倉中擁吻

傍晚,專家通過對骨骼形狀的鑒定,發現兩具骨骸的骨盆形狀相差甚遠,排除同性的可能,一具骨骼完好,一具頭部有明顯裂痕,應是生前受到過重創。

結合曆史資料及骨齡,又發現兩人生于公元前800年,所在地是當時的哈桑魯古城,離世時大概19歲。

是以,兩人應是一對年輕情侶,在生命的最後,女生撫摸着受傷的男生,男生摟腰将其擁入懷中,甜蜜親吻。這一吻,便在地下埋藏了近2800年。

考古團将這對情侶命名為哈桑魯戀人,帶回大學博物館,并将這一發現告知媒體。一時間,他們的的存在引發了全球廣泛關注。人們紛紛湧向博物館,想要一睹真容。

伊朗一對“情侶”躲進谷倉中擁吻

往來遊客,絡繹不絕。每個看到這件展品的人,都不由地肅立,為這定格千年的愛而感動。感動之外,人們心中又不免好奇:這對戀人究竟有怎樣的故事?為何會以這樣的姿勢結束生命呢?

二、烽火中的相擁

結合曆史背景及相關資料,人們推測這對情侶的故事是這樣的……

公元前800年,如今的伊朗正處于埃蘭文明中的新埃蘭時期。

時任埃蘭領袖昏庸無能,國内政治内鬥嚴重,多地起義鬧獨立,國外勢力虎視眈眈,亞述帝國屢次侵犯。一時間,埃蘭内憂外患,風雨飄搖。

伊朗一對“情侶”躲進谷倉中擁吻

這對情侶正是生活在這個烽火四起的年代。

有一天,亞述軍隊闖入小鎮。連年戰火,已讓小鎮不堪一擊,很快就被亞述占領。

亞述士兵在小鎮裡燒殺搶掠,殘忍至極。有的士兵舉着火把點燃谷堆,試圖将小鎮滅為灰燼;有的士兵喪心病狂,見到逃離的婦女就搶來施暴,淩辱完又一刀奪命;

有的則踹破大門,沖進埃蘭群眾家中,搶奪糧食财寶。小鎮上,哀嚎四起,血流成河,無數無辜的生命屈辱離世。

混亂中,一個19歲的男孩牽着女孩的手,一路小跑,躲避敵軍,沖向一個廢棄的谷倉。

一路上,男孩跨越重重障礙,抵禦多次襲擊,頭部已被敵軍用兵器攻擊挫傷,鮮血淋淋。但他始終将女孩護在懷裡,讓女孩沒有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終于,他們進入了谷倉,躲在其中。男孩看着懷中女子安然無恙,長舒了一口氣,安慰道:“不怕,等敵軍走了,一切就都好了”,說着輕輕拍撫着瑟瑟發抖的女孩。

女孩點了點頭,心情逐漸平複,找來衣服上相對幹淨的布料,心疼地擦拭着男孩臉上的血迹,眼淚止不住地流淌。

随着時間的流逝,陰暗的谷倉内空氣愈加稀薄,兩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意識也逐漸迷糊。他們沒有等到敵軍的離去,反而等到了敵軍投來的火把。

熊熊大火無情燃燒,濃煙滾滾湧進谷倉,倉内的兩人已被逼入絕境,無路可逃。

短暫的恐慌後,兩人平靜下來,他們明白自己等不到未來了。濃煙已讓兩人的身體極度虛弱,無力掙紮。男孩将女孩護在懷裡,為自己不能護女孩安全而懊惱,神色失落。

女孩緊緊抱住男孩,想到生命的最後能與心愛之人在一起,她輕柔地撫摸着男孩的臉龐,甜甜地笑了。有了夫妻的鼓勵,男孩的眼中也多了幾分釋然。他看向女孩,目光溫柔深情,低頭輕輕親吻。

這一刻,仿佛時間凝固,外界的兵荒馬亂似乎都不再重要,他們心中隻有彼此,他們感受着彼此的溫度,緊緊相依,讓生命沉浸在這最後的溫暖柔情裡。

倉外萬物在燃燒殆盡,倉内他們深深相愛,至死不渝。

這對本可以白首不相離的情侶,就這樣在戰火中悄然離世。

滄海桑田,朝代更疊,這對出身平凡的情侶,在千年曆史上沒有留下任何影子。平凡的生命或許如滄海之一粟,但熾烈的情感跨越時空,偉大而浪漫。

哈桑魯戀人在烽火中的擁吻,讓愛在世事浮沉中得到永恒,為後人歌頌敬仰。

三、生生不息的愛

世事無常,但愛,生生不息。

千年前的伊朗,有在烽火中相愛的哈桑魯戀人,同時期的大陸,亦有一段美好佳話。

那時,大陸正處于西周時期,農業繁茂,文化昌明,百姓安居樂業。

有一次,周文王姬昌外出遊曆,途徑渭水。他停下腳步,坐在河邊小憩,擡頭間,瞥見一位女子在對岸漫步。

隻見那女子衣袂飄飄,明媚皓齒,清麗脫俗,走起路來,腰肢款擺,風姿綽約,一颦一笑,動人心懷。姬昌一時看入了迷,坐在河岸觀賞許久。

他被女子的美貌吸引,但喜愛之情不浮于此。他想了解女子的品性,于是換上便服,以百姓的身份前往女子的故鄉莘國。

他了解到該女子名為太姒,是當地名聲遠揚的美人。太姒才德兼修,心地善良,寬厚仁愛,對窮苦之人施以援手,對富貴之人不谄媚求榮,有自己的處世原則。

姬昌被太姒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渴望與她共度餘生。但比起用霸權強求太姒納入宮中,他更希望能讓太姒心甘情願地與他相守。

于是,他想盡各種方法吸引太姒的注意。有時搬來古琴彈奏一曲當地民謠,有時鳴鐘擊鼓奏響恢宏樂章,日曬雨淋,從不停歇,隻為留得太姒的片刻駐足。

太姒終于被姬昌的一片赤誠打動,願意與他攜手前行。姬昌欣喜若狂,連忙上書向父親彙報情況,請求聯姻。兩大家族對二人的婚事都非常贊同,親朋好友紛紛送上祝福。

迎娶當天,豔陽高照,天地清明。渭水上沒有橋梁,為了迎娶對岸的太姒,姬昌下令造船隻若幹,船隻彼此相連,形成通道,友善迎親隊伍通行。舉國歡慶,百姓們高歌祝福,場面恢宏。

姬昌滿心歡喜地将太姒迎入宮中,一路開心地向她介紹宮中情況,勾畫美好未來。還特地準備了太姒的家鄉美食,讓太姒一解思鄉情。

婚後,姬昌與太姒更是相敬如賓,恩愛一生。在當時的奴隸制社會環境下,姬昌可謂給予了太姒極大的愛與尊崇。宮中人心似海,但二人從不互相猜疑,深愛彼此。姬昌更是命史官記錄描述太姒的美德,讓後世歌頌敬仰。

他們二人的相知相愛,被《詩經·大明》描述成“文王初載,天作之合”,被《詩經·關雎》描繪成“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和平年代,平靜長久的愛,最是療愈人心。

姬昌與太姒的時代,已被曆史塵封;但他們的愛,跨越千年,生生不息,成為後人心中的傳世佳話。

四、總結

秦觀在《鵲橋仙》中寫下:“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真摯的愛情,暖人心懷,讓人心有了牽絆與挂念,讓生命有了深度與升華。

世事無常,唯有愛可以永恒。

烽火中相戀的哈桑魯戀人、和平年代相守一生的姬昌太姒,都用他們的相守不離,訴說着愛的偉大。

這愛的力量,跨越時空,熠熠生輝。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