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統萊希墜機遇難,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作者:正觀新聞

當地時間19日,一架載有伊朗總統易蔔拉欣·萊希和進階官員的直升機發生墜機事故。20日,伊朗官方确認,萊希在事故中遇難。

萊希2021年當選伊朗總統,他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關系密切,一直以來被外界視作其接班人。萊希上任以來,伊朗面臨美國的嚴厲制裁、國内的經濟民生壓力及地區緊張局勢等問題。據英國網站“中東觀察”(Middle East Monitor)報道,在外交政策上,萊希積極關注“全球南方”國家,努力擴大其在世界範圍内的影響力。

外媒普遍認為,他的去世将給哈梅内伊帶來重要考驗。

最高領袖的“潛在繼任者”

萊希1960年出生于伊朗什葉派穆斯林聖城馬什哈德的一個宗教家庭,父親是一名神職人員,自幼受到宗教熏陶。15歲時,他追随父親的腳步,開始在聖城庫姆的神學院就讀。其間,萊希積極參與時任最高領袖霍梅尼上司的“伊斯蘭革命運動”,并擔任“伊斯蘭革命”後期重要司法職位。

萊希從20世紀80年代起進入伊朗司法體系工作,1985年,年僅25歲的他成為了首都德黑蘭的副檢察官。

總統萊希墜機遇難,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伊朗總統賽義德·易蔔拉欣·萊希(資料圖)

半島電視台稱,萊希與哈梅内伊關系十分密切。早在“伊斯蘭革命”期間,二人就已經相識。霍梅尼去世後,哈梅内伊成為伊朗最高領袖,萊希在他的提拔下,先後擔任德黑蘭總檢察長、國家總檢察長、司法總監等職。

2016年,萊希被哈梅内伊任命為伊馬姆·禮薩聖地監護人,并掌管伊朗财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會。他同時設法與政府、軍隊、立法部門和神權統治階級都保持着良好的關系。這極大鞏固了他在伊朗政教界的地位。

2021年,萊希被哈梅内伊任命為伊朗總統。《紐約時報》稱,萊希在擔任總統期間,監督執行了擴大伊朗地區影響力的戰略,目前被外界廣泛視作哈梅内伊的“潛在繼任者”。

5月20日,路透社釋出一組事故發生前,載有伊朗總統萊希的直升機在伊朗與阿塞拜疆邊境附近起飛的圖檔。當地時間19日下午,一架載有伊朗總統、外長以及其他随行人員的直升機在東阿塞拜疆省瓦爾紮甘地區發生事故。

總統萊希墜機遇難,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對美态度強硬 關注“全球南方”

2018年,美國違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定,恢複了對伊朗的嚴厲制裁,給伊朗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萊希上台後,對西方的态度變得強硬。他和哈梅内伊都認為,解決伊朗經濟問題的主要方法并不是讓美國取消制裁,而是實行自給自足的經濟政策,降低伊朗應對外部制裁的脆弱性。

在萊希任期内,伊朗積極關注“全球南方”國家,與亞非拉多國簽署了經濟、政治、文旅方面的多項合作檔案,并主動加入國際組織。

2023年,萊希開啟繁忙的外交工作。2月,萊希在其任期内首次通路中國。4月,在中方及伊朗、沙特共同努力下,伊沙實作和解,促進了中東地區安全穩定。此後,萊希又先後到訪拉美三國和非洲三國。“中東觀察”網站評論說,盡管伊朗的對手和西方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伊朗,但這種企圖并沒有實作。

在多邊合作上,伊朗也取得進展。2023年7月,伊朗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同年8月,伊朗加入金磚合作機制,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

今年4月,作為對以色列空襲伊朗大使館的回擊,伊朗首次從其領土向以色列發動襲擊,但其巧妙地控制了打擊力度。在經過幾輪交鋒後,伊以之間的平衡暫時未被打破。有媒體認為,哈梅内伊和萊希一直緻力于保持微妙的平衡,既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以色列施壓,又要避免與以色列和美國産生直接對抗。

當地時間5月20日,伊朗官方通訊社、伊朗國家電視台确認,伊朗總統萊希等進階官員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圖為墜機現場的直升機殘骸。

推動伊朗經濟艱難複蘇

2021年6月,萊希在伊朗第一輪總統選舉中就獲得了62%的選票,取得了壓倒性勝利。

同年8月,萊希宣誓就職。他戴着黑色頭巾,身披黑色長袍,一如既往表情嚴肅。他向伊朗8800萬群眾承諾,新一屆政府将通過解決經濟問題改善民生,與此同時,他向西方喊話,必須解除對伊朗的所有制裁。

2012年開始,歐盟跟進美國對伊朗制裁,歐盟全面禁止成員國從伊朗進口和轉運石油。同年年底,歐盟還将制裁範圍擴大到金融交易,出售船運裝置和鋼鐵,以及進口天然氣等領域。

上述制裁一直持續到2015年。随着《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伊核協定)的實施,針對伊朗的大部分制裁被解除。然而,這僅持續了兩年。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

2021年總統選舉之時,伊朗經曆了長達10年的經濟停滞。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12年至2020年期間,伊朗國内生産總值(GDP)平均增長率僅為0.37%。如果排除2016年和2017年伊朗被解除制裁的兩年,這項平均增長率則為負值,低至-1.96%。

這十年裡,伊朗通貨膨脹率超過40%,家庭購買力大幅下降,就業機會不足。因為對經濟狀況不滿,抗議活動在全國各地頻繁發生。

在經濟理念上,萊希倡導“抵抗經濟”,通過經濟保護主義,減少因制裁而帶來的影響。他的目标是增加國内生産、擴大出口并盡量減少進口,最終實作自給自足的經濟。2021年12月,就職4個月後,萊希向議會送出了一份預算草案,包括預期石油收入、現金補貼水準以及赤字規模等。

在上述理念下,萊希優先考慮經濟外交,重點關注伊朗的15個鄰國和亞洲大國。從經濟角度來看,萊希的政策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世界銀行在2022年10月釋出的報告中表示,伊朗經濟已經“開始複蘇”。

當時,有分析人士評論稱,萊希是一位“務實的保守派人士”。

牛新春認為,2019年,伊朗遭受制裁最厲害的時候,每天的石油出口僅有30萬桶。2021年之後,伊朗的石油出口持續上升。萊希在2023年介紹本國經濟名額時稱,2022年石油收入達54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今年4月的報道指出,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創下六年來的新高。石油分析公司Vortexa的資料顯示,今年前3個月,伊朗平均每天出售156萬桶石油。

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當地時間20日,在确認萊希遇難後,伊朗政府内閣發表聲明說:“我們向國家和人民保證,将繼續萊希總統的前進道路,國家治理不會受到幹擾”。

在伊朗政治架構中,擔任宗教領袖的哈梅内伊是最高掌權者,總統萊希則負責具體行政事務。《金融時報》認為,在哈梅内伊的掌控下,萊希的去世不會對伊朗内政外交上的關鍵政策産生顯著影響。

當地時間20日,哈梅内伊宣布為萊希進行為期5天的全國哀悼,同時指令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暫時管理政府。

伊朗組建進階别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

總統萊希墜機遇難,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資料圖)

當地時間20日淩晨,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裡組建了一個由伊朗武裝力量副協調員阿裡·阿蔔杜拉希負責的進階别調查組,其中包括伊朗技術專家。

該調查組已經抵達東阿塞拜疆省直升機事故現場,正在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

總統萊希墜機遇難,伊朗如何應對突發挑戰?

伊朗新一屆總統選舉定于6月28日舉行

當地時間5月20日,由伊朗第一副總統、伊朗議會議長、伊朗司法總監組成委員會舉行會議,并對伊朗總統選舉做出安排。

會議決定,總統候選人登記時間為5月30日至6月3日,競選活動将在6月12日至6月27日展開,并定于6月28日舉行總統大選。

(來源:綜合中國新聞社、央視新聞、中國新聞周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