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美施壓沙特與以和解,中東争鬥走向白熱化

作者:孫緒聞

據伊朗媒體報道,一架載有伊朗總統萊希及外長阿蔔杜拉希揚的專機在5月19日發生事故,該直升機在大霧中航行發生事故,最終在距離德黑蘭約670公裡的阿塞拜疆省瓦爾紮甘縣發生硬着陸。

随後,伊朗救援團隊在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伊朗總統萊希乘坐的直升機墜毀所在位置,而通過現場搜查,以及通過對事故區域的搜尋,未發現有人員生還的迹象,伊朗總統萊希等人全部遇難。

對于外界來說,這一事件無疑是不幸的,但外界也十分關注萊希等人遇難後,伊朗政府該如何運作,比如誰将接任萊希的伊朗總統之位,以及伊朗國家戰略政策是否會有所調整。目前來看,按照伊朗憲法規定,當總統突然離世後,第一副總統将臨時接任此位,然後在局勢穩定後重新舉行選舉。

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美施壓沙特與以和解,中東争鬥走向白熱化

伊朗總統萊希

目前伊朗第一副總統為穆罕默德·穆赫貝爾,他是由萊希親自任命,雙方政治理念比較接近,是以即使伊朗短時間内面臨總統換人,但其大體的國家政策不會有所變化。

目前的中東局勢十分緊張,巴以沖突的繼續,以及伊朗和以色列互相扔飛彈,使得地區局勢敏感且緊張。是以目前的伊朗所面臨國際環境和形勢,需要萊希這樣的強硬派,什葉派之弧也需要伊朗站在前面上司,是以不論是将接任的穆罕默德·穆赫貝爾,以及之後重新選舉的下一任總統,都會是從強硬派産生。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随着伊朗總統萊希在直升機事故中遇難,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動作卻也沒有停手。根據聯合早報5月20日報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向以色列總理進行了簡短地說明,稱他已經與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舉行了具有建設性的會晤,讨論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采取的地面軍事行動。

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美施壓沙特與以和解,中東争鬥走向白熱化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沙利文與内塔尼亞胡的會晤,讨論了以色列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平民的潛在選項,以及要求以色列盡最大可能性降低平民死亡的可能性。

沙利文的這兩場會晤,實際上是一個目的,一個是對以色列進行施壓,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平民的傷亡。除此之外,對沙特施壓,要求沙特同意接受美國斡旋阿拉伯遜尼派與以色列進行和解,加入美國主導推出的《亞伯拉罕協定》,與以色列建交,推動中東的所謂和平化程序。

沙特也發表聲明表示,在沙利文與穆罕默德的會晤中,審議了雙方戰略協定的草案,同時也審議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動的軍事行動。

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美施壓沙特與以和解,中東争鬥走向白熱化

沙利文

是以,沙利文與以色列的會晤是施壓,要求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要控制在阿拉伯世界能夠承受的範圍。而沙利文與沙特的會晤,則是要求接受美國推動的沙伊和解。

盡管美國試圖推動中東的和解并不是什麼壞事,畢竟中東保持和平的狀态,将對全球能源安全以及貿易航線的安全和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問題在于,現在的中東問題,其實核心是穆斯林什葉派與以色列之間的沖突。穆斯林遜尼派也就是阿拉伯國家雖然和以色列存在芥蒂,但實際上雙方的沖突并不算大。現在中東局勢緊張的根源,其實就是以色列與什葉派之弧國家之間的沖突,比如叙利亞、黎巴嫩和伊朗、葉門胡塞武裝等。

伊朗總統和外長遇難,美施壓沙特與以和解,中東争鬥走向白熱化

換句話來說,在不解決以色列與什葉派國家之間沖突的情況下,美國強行推動以色列與沙特之間的和解,實際上隻會導緻穆斯林國家内部的分裂和對抗。在某種程度上,這甚至可能導緻穆斯林國家之間的内部沖突,這在以色列與什葉派國家沖突的基礎上,可能導緻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沖突,反而是不利于中東的和平穩定。

但站在美國的角度上來說,這可能正是美國和以色列的目的,如果美國能夠穩住阿拉伯世界,就意味着以色列将多一層安全保障,加上利用穆斯林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對立,這也将有利于緩解以色列所面臨的地區戰略壓力。

綜上所述,美國的這種動作不切實際,甚至有故意推動中東鬥争的更新。如果美國真的想要推動中東和平,應該在中國推動沙伊大和解的基礎上,推動沙特和伊朗在加沙地帶問題上立場的和解,在通過整個穆斯林國家與以色列進行談判,積極落實兩國方案,讓巴勒斯坦獨立建國。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確定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而美國的做法目前來看卻是恰恰與此相反,完全是為了美國與以色列的利益考慮,在伊朗政局迎來變化之際,美國在中東施壓沙特,這必然會導緻中東争鬥走向白熱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