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伊朗總統遇難後,中方回應措辭不簡單,伊朗表示感謝并做出保證

作者:孫緒聞

#MCN首發激勵計劃#

作為伊朗的“二号人物”,伊朗總統萊希于19号乘坐直升機前往地方進行視察期間遭遇墜機事故,經過伊朗應急部門的全力搜救,最終宣布總統萊希以及包括外長阿蔔杜拉希揚在内的全體機組人員不幸罹難。根據伊朗方面給出的解釋,事故起因是源于大霧天氣。事實上,事故直升機當時恰好處于山區地帶,複雜地形結合惡劣的天氣條件,再加上萊希乘坐的直升機過于老舊,且由于美國的長年制裁始終無法及時更換老舊損壞的零部件,種種不利因素互相疊加,最終釀出這場慘劇。

在得知萊希總統遇難之後,大陸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措辭不一般。據環球時報援引外交部網站20号釋出的消息,發言人在回應萊希總統去世時明确表示,萊希總統就任以來,為維護伊朗安全,促進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作出了積極努力。萊希總統不幸遇難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損失,也讓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伊朗總統遇難後,中方回應措辭不簡單,伊朗表示感謝并做出保證

發言人強調,中方将繼續支援伊朗維護獨立、穩定和發展,願同伊方進一步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幾乎是同一時間,伊朗駐華大使館官博發文,在悼念萊希總統、阿蔔杜拉希揚外長以及陪同人員遇難的同時,向中國政府以及人民的哀悼和同情表示感謝,并且作出了“伊朗國家行政管理不會受到影響”的保證。

關于這起空難事故的具體原因目前還在分析之中,而國際輿論場已經出現了陰謀論的影子。但相比起探尋事實真相,伊朗真正的當務之急,是必須確定國内的社會運轉以及政治安排不會因為萊希總統的突然去世而遭到沖擊。值得慶幸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在國内陷入一片悲痛之際,再次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安慰群眾“無需擔心”,政府不會是以而受到影響。而依照伊朗的憲法規定,當總統去世或者喪失履職能力時,第一副總統就将接過總統職務,并且在最長50天之内舉行選舉。

伊朗總統遇難後,中方回應措辭不簡單,伊朗表示感謝并做出保證

這意味着,在2021年被萊希任命的現任第一副總統穆赫貝爾将臨危受命成為伊朗總統,但這并不意味最終的人選确定。萊希作為伊朗的“二号人物”,生前普遍被視為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内伊的接班人之一。而他的突然離去,代表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内,伊朗很難抽出精力去應對外部挑戰,轉而尋找新的總統人選以及哈梅内伊的接班人人選,甚至不排除伊朗内部會是以出現新的政治鬥争的可能性。

可以說,隻要哈梅内伊本人一天沒有公布新的人選,不确定性就将一直伴随着伊朗。而作為旁觀者的中國,倒也無需擔心中伊關系會是以而生變,伊朗目前的國内政治環境,不具備“改顔換色”的基礎,有的隻是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間的分歧,有哈梅内伊負責坐鎮,伊朗最終還是可以實作平穩的權力過渡。

伊朗總統遇難後,中方回應措辭不簡單,伊朗表示感謝并做出保證

真正的風險,在于伊朗的“對手們”,會不會老老實實的坐等結果出爐。倘若此時伊朗面臨重大的外部挑戰,将極有可能帶動中東局勢走向一個不可知,更不可控的局面,這對于中東各國來說才是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繼續閱讀